|
著名电信专家、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曾剑秋(新浪科技配图/资料图片)
通信世界网 (记者 丛亮) 近日,由于我国台湾南部海域26日晚至27日凌晨发生强烈地震,电信和网通的多条海底通信光缆均受到地震影响,发生不同程度的中断,导致国内部分用户的国际长途、国际互联网网站访问受到严重影响。
毫无疑问,由于网络中断给网民和企业所带来的各方面损失是巨大的,但相应的赔偿问题将如何解决呢?著名电信专家、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曾剑秋教授认为,由于地震属不可抗力的范畴,因此,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诸如此次由于地震而引发的网络中断而造成的各方面损失,包括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在内的电信运营商无需作出经济赔偿。
曾剑秋教授认为,近年来我国电信产业经历了“跨越式”的大发展,网络容量与质量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与保证,尤其是在光缆等传输网络方面,我国的网络质量是全球领先的,而且相关电信运营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金投入。
据了解,截至2005年底,中国网通的国际带宽总容量达250G,参与投资的国际海底光缆超过5条以上,而中国电信目前先后参与了28条国际陆地和海底光缆的建设和投资。此前不久,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网通及中国台湾地区的中华电信等六家运营商表示,将联手建设国内首条跨洋直达美国的光缆线路,这一点也表明了我国电信运营商在提高网络传输容量与质量方面所作出的努力。正是运营商在这些投资建设项目方面的努力,保证了目前我国网民与企业能够拥有相对较为稳定方便的互联网接入服务。
另外,曾剑秋教授强调,虽然大地震属于不可抗拒力量,但由此造成的我国与全球范围内多国家和地区的网络中断也给我国通信网络安全敲响了警钟,我们不敢保证今后不会发生除地震影响以外的其他有可能破坏我国通信安全方面的问题发生。
在如何解决此类问题的层面上,曾剑秋教授认为,加强与国际运营商及相关组织的合作是首当其冲的问题。据他了解,电信技术发展到今天,从国际范围内来看,修复海底光缆在技术上绝对不存在问题。解决此类问题的核心与重点,应该放在如何加强我国电信运营商国际战略合作上。
欢迎参与调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