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财产交易网友频频受骗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8日 12:59 深圳晚报 | ||
-淘宝网上低价售卖QQ号、Q币等真假难辨-网络交易平台备受指责,政府拟颁牌照监管虚拟财产交易 本报记者卢舒倩 近段时间,淘宝网存在大规模出售游戏虚拟货币致网友上当受骗的现象引发多方指责 一位对淘宝颇为了解的买家还告诉记者,“像淘宝这样的网络交易平台,有许多走私货和盗来的账号充斥其中,有一些商品甚至假的比真的多得多。没有相当的鉴别能力,用户很容易上当受骗。很多用户在投诉淘宝监管不力,简直是纵容犯罪。” 个案 百位网友购买QQ服务被骗 12月23日,记者登录名为“淘宝维权群”的QQ群,这里的100多位网友都是因为在淘宝网上低价购买QQ会员服务被骗后而自发加入的。据QQ群创建者小程介绍,12月6日晚,他在淘宝网上看到名为“我们的故事永恒”的卖家出售QQ会员服务。终身服务只要30元,并承诺丢了可以马上补,小程买了两个号的会员服务,用“支付宝”付了钱。哪知仅3天,会员资格就没有了,对方开始说会尽快补上,但至今未补,如今每次联系时对方已经不回话了。 小程告诉记者,他组建这个维权群时只有70多人,仅半天就增至110人。因为群已经满了,还有很多人无法加入。网友中最少的被骗几十元,最多的买了十多个号的会员服务,被骗了几百元。而在该卖家购买会员服务的总人数为1400多人,据小程推断,这1400人都可能是受骗者,受骗金额至少数万元。小程表示,网友们正在全国范围征集受害者,同时正在收集相关证据,准备起诉卖家和淘宝网。 据了解互联网的人士透露,小程的经历只是目前网络众多虚拟财产盗窃和非法买卖损害用户权益现象的一个缩影,同样的、甚至更严重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在中国最大的C2C交易网站淘宝网上,大量来源可疑的Q号Q币及《传奇》、《魔兽世界》等网络游戏账号、装备都在被低价出售,是真是假,受害者也并非仅是小程和“淘宝维权群”里的其他网友。 现状 淘宝网上“销赃”日渐增多 12月14日,深圳警方对外宣布打掉一个网上盗销QQ号、Q币等虚拟财产的犯罪团伙,抓获涉案嫌疑人44名,该团伙已盗取QQ号、游戏账号数百万个,涉案金额数百万元,其中通过淘宝网销赃非法获利70多万元。 深圳市公安局相关人员表示,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淘宝这样的网上交易平台并不核实产品的来源,只提供一个交易场所,所以在查证过程中有很大的难度。很多不法分子充分利用这样的漏洞,从而形成一条集毒、盗、销于一体的颇为完整的灰色产业链,并已经具备相当规模。销赃的便利极大刺激了虚拟财产盗窃者的冒险心态。从淘宝网四处投放的“Q币5折起”、虚拟物品交易专区和上万条Q币出售等信息来看,对这种来源不明的虚拟物品交易显然是持积极支持的态度。 争论 网上虚拟财产交易该不该管? 面对众多媒体和用户的质疑,淘宝有关方面对每天近百万Q币的大批量低价销售情况声称 “由于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网站还没有对此做出特别的限制”。一些支持淘宝的人士认为,淘宝网为上网用户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和交易平台,供用户自行发布交易信息,“只有被证明是违法、侵权的信息,才应该且必须被删除”。他们还认为,卖家销售何种产品,或者以何种价格出售,这都是由卖家自主决定的,卖家拥有自主、合理处分名下财产(虚拟财产)的权利。 对于淘宝网的表态,腾讯公司回应表示,如果淘宝网放任这种无序的交易行为,势必将会鼓励网络盗窃分子利用其平台进行销赃,继续伤害那些被盗窃网络游戏账号、游戏道具、QQ号码的用户,使他们的正当权益无法得到保障;而另一方面,这种行为实际上把风险转嫁到了买家身上。卖家出售腾讯明文禁止交易的QQ号码侵犯了腾讯的著作权,而以不符合市场价格的低价销售Q币也侵犯了其财产权;淘宝网的交易平台助长了盗取QQ号码行为的蔓延,增加了腾讯的系统运行风险和运营成本。 游戏厂商 淘宝网平台成就盗号产业链 暴雪公司不久前针对网游《魔兽世界》的大规模封号行动就是源于肆虐的盗号和非法交易行为,其公司总裁公开表示,暴雪反对一切破坏游戏秩序的行为,包括第三方支付平台上虚拟物品的现金交易,并强调游戏中的所有数据(包括虚拟装备和金币)理论上的所有权都属于运营商自己。互联网业内人士黄鑫在对总结近年来的盗号问题时,指出:“目前淘宝上的Q号、游戏账号大多来自盗号集团,由此形成的产业链,已经跟以前的一些盗车集团很相近了。正是淘宝这样的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在整个产业链中的起到了承前启后、畅通销路的作用,使得整个盗号产业迅速壮大起来,盗窃、销赃的不法分子越来越多。” 用户 我们需要安全的网络空间 近日新浪网游戏频道上,也赫然登出“声讨无耻网游盗号者”的横幅,截至目前已经有将近14000多名用户签名。很多用户的博客上也写着“别让我们的账号再被盗了!”,“为什么那些大的交易网站也会允许我们的账号被大肆倒卖!?”这样愤怒而无奈的标题。 记者采访中发现,越来越多的用户也开始意识到淘宝在号码被盗中所起的作用。在某网站发起的民意调查中,对于较早前题为“你认为淘宝上出售QQ是否对腾讯侵权?”的调查,绝大多数网友认为淘宝不侵权。而在几天后题为“您认为Q币交易的流行是否诱发了QQ盗号等不法行为?”的网络民意调查中,大部分网民都选择了“淘宝是在助长盗号气焰,让盗号变成直接的利益”的选项。 专家 网络平台提供者不能免责 上海律协信息网络法研究会特邀委员、互联网法律专家赵福军认为,违禁品在C2C平台出现,既有虚拟二手市场监管缺失的原因,更多的是卖家与平台提供者共同过错造成,因此应从卖家资质与平台信息审核两方面把关防范。 有律师建议,在网络盗窃案中遭受损失的网游企业和游戏玩家可以向第三方交易平台主张连带责任。既然在近期的多起判例中,盗窃者均被以财产相关罪名被起诉,那么淘宝等销赃平台也不能免责。根据我国刑法第312条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的赃物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或者代为销售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后患 虚拟财产交易引来“洗钱” 上周,央行反洗钱局表态,互联网洗钱将是明年重点打击的方向。有关人士表示,淘宝等网络交易平台由于提供了将虚拟货币直接转化为人民币的便利场所,正逐渐成为洗钱最大的平台,已引起政府关注。 据媒体报道,韩国文化部已于近日向国会递交禁止虚拟货币中介之法案,一旦获得通过,包括专门的虚拟物品交易网站、C2C电子商务网站等都必须停止虚拟财产以及虚拟货币交易的中介服务,否则当事人将被判处5年以下或5000万韩币的惩罚。记者从公安部了解到,去年底今年初以来,盗窃网络账号和虚拟物品也已成为重点打击的新型犯罪行为之一。而与虚拟财产和被盗账号、装备交易相关的网络交易平台,也将成为需要规范的重点。 相关法律学者也指出,强制禁止虚拟财产的发展也许不符合时代发展潮流,但解决虚拟财产对市场和产业秩序造成混乱方法,可以借鉴韩国的经验,立法对第三方网络平台的无序交易进行禁止,淘宝是国内最大的虚拟交易的集散地,将必须受到监管。 记者调查 Q币备受争议竞争对手攻击? 记者调查中还了解到,近来,虚拟货币因“冲击人民币市场”、“洗钱”等频受质疑,央行制定的《支付结算组织管理办法》即将出台,央行将以发放牌照的形式,提高这一行业的准入门槛,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的重组与洗牌将在所难免。 易观国际的分析师则认为,在目前国内40家左右的第三方支付服务商中,至少有一半会出局。其中将确立第三方支付结算属于支付清算组织提供的非银行类金融业务,同时,规模不断扩大的第三方支付服务商,已经进入央行的监管视野。 有内幕人士透露,正是由于这种激烈竞争,而腾讯也极有可能获得第三方支付结算牌照,在腾讯的第三方支付产品“财付通”与国内大多数第三方支付产品没什么太多区别的情况下,“竞争对手先是攻击Q币是虚拟货币冲击人民币,继而造舆论将原本只属于虚拟物品的Q币虚拟货币化,并且与洗钱相联系,都是竞争对手刻意操作以打击腾讯的结果”。(卢舒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