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互联网 > 正文

封面故事:互联网寡头时代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9日 10:49 互联网周刊

  来源: 互联网周刊   作者:辛云勇

  这是一个有别于以往几波互联网浪潮的大整合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也是最好的时代。

  两个月前,Google宣布以16.5亿美元收购YouTube,引发的集体狂欢仍犹在耳。如果一
定要给YouTube扣上Web2.0的标签,那现在看来,这场狂热实际上是被站在它后面的互联网新生代们赋予了过多意义。

  在新经济史中,一直不乏商业新贵们以破坏式创新的姿态挑战既有权威并取得成功的案例,一度喧嚣尘上的各种新经济理论让更多人相信在这一领域存在着无限可能性,互联网的空气里,总是弥漫着新生群体伺机颠覆的气氛。

  但如果认为YouTube的16.5亿美元的身价就代表着网络业重新洗牌时刻的到来,那可能会是一个万劫不复的误会。也许将历史镜头再往后拉长一点,我们就会发现,过去几年全球互联网界对Google的追捧就是这场误会的起点。

  短短几年成长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公司,Google不断挑战权威的同时也是树立自身权威的过程,不同的是,现在这种权威已经到了足够强大的程度,强大到占据产业链的核心位置,使得新进入者已经难以脱离这一链条。

  这似乎标志着互联网一个新的霸权时代已经悄然来临。 

  寡头时代

  不必惊讶发生在互联网业内部的大手笔收购。

  事实上,类似Google收购YouTube的案例并不孤立。几乎与此同时,雅虎正在进行对Facebook这家同样带有Web2.0特质的社交网络公司的收购谈判,而在此之前的2005年,雅虎刚刚以16.3亿美元将搜索引擎提供商Overture收入囊中,发生更多的还有其他区域性或者相对“小手笔”的收购。

  尽管从表面上看起来,收购和被收购似乎与人们想象中的互联网自由、开放的世界背道而驰,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互联网的商业化角逐开始跻身社会经济生活的主流行列,没有人能够否认,摆在蜂拥而至的资本家和技术天才们面前的,是赤裸裸的财富臆想。

  另一家网络巨头eBay公司则早在2001年就收购了在线支付工具提供商PayPal,2005年更是将被认为“有可能颠覆传统电信业”的网络电话公司Skype纳入eBay体系。

  商业世界里有着朴素的游戏规则,所谓的整合不过是一场商业价值谋求最大化配置的博弈。没有例外的,互联网公司也会像传统企业那样,在同一领域内寻求优势互补的公司展开兼并,只是这样学习传统行业对规模效应的追捧,多少让人一时难以习惯。

  在这些被收购的新兴互联网公司中,并不乏像Skype这样有可能改变一个行业的案例。PayPal从网上支付起家,现在已经发展成为最具竞争力的金融公司之一;YouTube则存在着成为全球最大个人电视媒体的可能性。如果按照互联网既往的商业惯例,这样美好的预期可以吸引足够强大的支持来支撑它们的独立发展。

  但很不幸的是,在经历了10年发展之后,互联网产业开始进入大公司时代,以Google、雅虎、eBay等为代表的网络寡头无论在资本、品牌还是客户资源上都占据了有利位置,对于创新的模式或公司而言,“一夜成名”的门槛已经越来越高。是归附新的母体还是独立发展?YouTube们用选择做出了回答。 

  无间道

  这就像是一场无间道式的商业游戏。

  2006年9月,全球传媒巨头维亚康姆CEO汤姆·费雷斯通 (Tom Freston)被老板雷石东解除了职务,理由是2005年未能收购社区网络公司MySpace,而将机会拱手让给了竞争对手新闻集团。

  互联网对传统媒体的影响已经是讨论多年的话题,对于未来的传媒生态现在还难以提供一个明确的界定,但如果说现在传媒业“正处在从模拟世界到数字世界演变的倾转点上”,那对于多数传媒公司而言,都将不得不试图去适应这个快速变革的时代,将自己的传统生意向手机平台、宽带互联网平台以及全新的数字电视平台迁移。

  不仅传媒业,互联网的影响力在几乎所有的传统行业都无所不在。开放源社区引发的软件业开源运动,使得每一家软件公司固守产品秘密成为过去式,而不得不考虑向服务转型;互联网与手机模式下的音乐服务使得传统唱片业不得不面对向单曲购买的数字音乐模式的转变。

  过去多年来,传统商业的生意形态很大程度上维持在“信息不对称法则”上。但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内容的数字化和网络浏览器的推广极大的促进了商业世界的沟通和协作,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技术动力正在“铲平世界”,悄然推动着全球化的趋势。由信息提供和通讯交流上的突破带来的冲击,一度让传统商业实体们猝不及防。

  而带有典型互联网特质的“个人化”、“客户力量”以及“小利润大市场”、“长尾效应”等商业关键词的广为接受,则将传统行业的大佬们推向另一场变革的边缘,不得不对原有商业意识形态和方法论进行全新修正。

  已经开始有人惊呼这是互联网对传统商业无休无止的“反噬”,但如果就此认为传统商业巨头束手无策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

  在新闻集团花5.8亿美元重金收购MySpace背后,更多的传统商业巨头们正在以或收购、或独立运营的方式进行着自己的网络计划。从IT、电信,到金融、零售,以及其他的传统行业,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开始对互联网商业战略提起兴趣,并以前所未有的激情涌入其中,分食原有网络公司的地盘,抑或创造新的蛋糕。

  如果换个角度来看,这似乎更像是互联网行业发展“拨乱反正”的一次机会。

  过去一直为人诟病的是,互联网业过多地集中在单一的“将流量转换成收入”盈利模式上,对“注意力经济”的过于热衷造就了“概念”在互联网行业过多渲染,这种后现代主义式的方法论超越了现实,而忽视了互联网商业本身。

  商业世界里的根本逻辑在于如何实现盈利,降低成本和扩大收入规模是两个基础途径,这都要求互联网界的每家公司要开始学会。

  可能让人感到欣慰的是,双方对这种相互介入的局面不再非此即彼,都似乎乐见其成—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传统领域或许才是真正的一座“金山”;而传统商业要充分挖掘自己山头的商业价值,目前看来最好的方式莫过于借道互联网。 

  挖掘价值

  由《互联网周刊》评选的“中国商业网站100强”,到今年为止已经是第四届。从2003年起,我们关注着网络从泡沫后复苏的全部历程,而这一历程也正是技术革命将商业变革、社会进步和国家经济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过程。从互联网应用本身所发生的结构性变化,到网络经济和传统产业经济的深度融合,直至网络成为国家

信息化和生产力提高的关键因素,对网络价值的讨论连绵不息,互联网渐成主流。

  在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之外,技术行业“大鱼吃小鱼”的局面已不可避免。这与那些经常拿来与互联网对比的传统产业轨迹似曾相识。

  但显然,现在还仅仅是拉开序幕,寡头横行的时代已初显雏形,将来这些互联网界的寡头公司与新生代,以及寡头与寡头之间或战争、或媾和的路径最终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但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一个有别于以往几波互联网浪潮的大整合时代,传统商业巨头们的加入正在改变互联网的商业基因,新经济规律与传统商业规则的融合将是这一时代主题。

  我们将这些错综复杂的融合领域,打了15个不同的标签(tag),通过群众的力量挑出那些领先者以及他们的挑战者,逐个叙述每一个类别不同的特质,我们知道,即使是在寡头时代,那些反水和造反的大戏也将层出不穷。这就是互联网,这就是商业。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