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时报:还会有多少个网盛科技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5日 22:42 财经时报 | ||||||||||
本报记者 牛丽静 对于大盘走势的茫然,迫使私募基金将投资重点放在新股上,这种操作在不断创造中国A股神话的同时,也使得中国股市的风险日增。对此证券监管是否应该再多一些有效的作为?
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加强股价异动监管”的话音刚落,中国A股市场的第一只网络股网盛科技(002095)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首日,出现股价剧烈异动,开盘后短短三十分钟内就被两次强制停牌。 一位消息人士透露,爆炒网盛科技的是一些私募基金,他们已经赚得盆满钵满。 就在半年前,“全流通IPO第一股”中工国际(002051)在深交所挂牌上市,首日表现令人咋舌,股价异动曾引发深交所展开调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中工国际事件”的最终调查结果还未公布,网盛科技又掀起A股市场的更大波澜。 屡禁不止的股价异动的背后原因究竟是什么?面对新股发行不断创造股市神话,中国证券监管部门是否应该考虑多一些更有效的监管措施? 三度停牌 12月15日,网盛科技登陆深交所,开盘即冲高至68.1元,较发行价14.09元涨383.32%,动态市盈率达到146倍。 9时30分02秒,网盛科技被深交所第一次强制停牌。深交所发布公告称,网盛科技盘中涨幅与开盘涨幅之差已达到50%,对该股实施临时停牌15分钟,于9时46分复牌。此时,网盛科技开盘后仅成交两笔。 9时46分复牌后三分钟,网盛科技即下跌至61.01元,随即再度被强制停牌15分钟。 二次复牌后仅一分钟,网盛科技下跌至56.00元时,盘中涨幅与开盘涨幅之差已达到90%,因此第三次被深交所强制停牌。 就这样,在开盘后短短三十多分钟内,网盛科技被三次停牌。 10时21分复牌后,网盛科技单边上扬,最高攀升至68.50元。 最终,网盛科技报收62.80元,全天涨幅345.71%,换手率高达73.70%。 神话还是泡沫 网盛科技上市首日的表现,大大超出此前证券专业研究机构的预期。 网盛科技是中国A股市场上的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网络股票。对于有“炒新股”习惯的中国股市来说,网盛科技无疑很有诱惑力。各投资机构对网盛科技也表示了充分的信心。 但网盛上市第一天的走势,让这些机构感觉自己还是有些保守。 著名互联网分析师吕伯望则警告说,中国证券市场对技术前沿了解的投资者很少,容易受到庄家"忽悠"而造成公司股价的波动。 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对《财经时报》透露,一些私募基金是网盛科技的庄家,该股上市首日的股价异动,是这些私募基金所为。 这位人士不愿透露这些私募基金的名称。对此他的解释是,不应对这些基金进行过多的指责,因为这些基金除炒作新股外,别无投资途径。 就在网盛科技上市当日,上证指数创下了2273.91的历史高位。面对如此火爆的股市,私募基金感到有些茫然:今后一段时期中国股市是否还会延续牛市行情?即使这种牛市继续,应该投资那只股票也是一个问题。在私募基金眼中,中国股市除了新股外,已经没有可投资的对象。蓝筹股盘子过大,不易操作;其他一些大盘股则效益不好,无法炒作。 监管作为 不仅私募基金如此,很多公募基金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在大盘持续走高的背景下,如何建仓。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流动性过剩和投资机会相对较少的共同作用下,在中国股市中,股价异动还将会发生。 如果股价异动变得频繁,对于广大中小投资者而言,中国股市的风险将激增。 而流动性过剩以及投资机会过少,在短时期内不会发生改变。因此为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也为了中国股市的健康稳定发展,中国证券监管层是否应该采取更多有效的措施? 12月14日,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其公开讲话中,强调今后证监会的工作将以监管股价异动为重点。此前,相关主管机构对于中工国际的股价异动已进行调查。 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一位人士此前曾向《财经时报》记者透露,证券交易所的系统可以实时监控整个市场的交易,各个证券公司营业部的“一举一动”都在交易所的视线之内。 但截止目前,新股股价异动频繁,证券交易所虽有监管作为,但监管有效性显然不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