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橡再裁员 好一个随行就市的陈一舟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5日 15:23 ChinaByte | ||||||||||
据千橡集团内部人士透露,公司为节约成本将进行第二轮裁员,计划取消在线事业部,负责媒体对外宣传的部门也将取消。就裁员的具体做法,该集团董事长陈一舟将在下周通过自己的博客正式对外发表看法。此次裁员员工的补偿将采取N+1措施,而上次裁员采用的是N+2措施。现在,该公司很多员工都奔着赔偿开始办离职。 这是中国互联网在第二波高潮之后,有关web2.0主题的持续降温。9月27日,千橡宣布
在这轮网络冲击波中,陈一舟无愧于擎起国内web2.0标杆的旗手。很多情况下,业内人士认为他是个资本运作高手。曾记得一位房地产商人阐述他的运作法则,在行市热涨时卖房不买地,而行业走向低谷时则买地不卖房。如果说Mop、Donews等网站是陈一舟的一亩三分地,现在web2.0概念很不景气,他会选择卖地吗? 今年3月,千橡获得4800万美元风险投资,之后开始向各个领域大肆扩张、购并。但随着下半年市场环境的改变,千橡实施战线收缩并进一步节约成本开支。尽管千橡的银根紧缩不是一家问题,各家web2.0网站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就算之前陈一舟预料到暴风雪会来的,可是2006年冬天的风寒仍是超出了他的估计。 作为资本运作高手的陈一舟,能否成为一个随行就市的好商人?或许,这个冬天他会给期待的各方人士一个答案。且说陈一舟曾是个经典的IT创业英雄,他与两位斯坦福校友周云帆和杨宁创立chinaren成为1.0网络潮的神话。然后,他又尝尽泡末散尽的消沉。在互联网第一波高潮断粮后,不得不连人带网站一起委身于搜狐。 这是一个深刻且惨痛的教训,陈一舟与搭档们都被热潮冲昏了头脑。事实上,一家国际知名互联网公司曾经开价1亿美元收购ChinaRen,但被陈一舟们拒绝了。结果呢,大股东高盛给了出售或关门两条路,仅折价3000万美元以换取搜狐12.5%的股份。这是陈一舟第一次舍身卖房。确切地说,应该是装修过的商品房,包括公司、品牌和员工。 2002年3月,周云帆和杨宁再次搭档创立了空中网。从搜狐辞职时,他们卖掉了各自在搜狐的股票并放弃了全部期权,但此时搜狐的股价已暴跌至1美元/股。在交纳了注册空中网的50万美元后,两人几乎已经山穷水尽。同在2002年,陈一舟收购的猫扑还只是个有两台主机和60兆带宽的小网站。这么看,陈一舟表现的更像一个商人。 不过,正是周云帆和杨宁置之绝境而后生的魄力,终于使得他们掘到了另一桶金。2004年7月9日,继TOM、腾讯、携程、掌上灵通之后,空中网以纯SP概念成为互联网复苏后第五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互联网企业。较之美国同学张朝阳也好,校友周云帆和杨宁也罢,陈一舟的落寞又有几人知?猫扑不会待价而沽,只能有一个结果。 而在Web2.0光环笼罩下的中国网站明星,非猫扑和奇虎莫属。两个论坛模式的Web2.0的公司,掌门人都是中国第一代互联网创业者的典型人物。周鸿祎把3721卖给了雅虎,拿到了上亿美元的真金白银。他们不满足,最大的遗憾便是没有亲自登顶纳斯达克。那么,猫扑及主人的唯一目标,就是奔赴纳斯达克上市。 陈一舟很清楚资本的意志与要求,千橡狂飙突进式的青春期已经过去了,正处于运作上市及背负利润目标的发展期。千像首次裁员10%,还宣布把猫扑和Donews分拆上市的战略改变。陈一舟不再允许做短期挣不到钱的事情,不再允许痛快淋漓四处突进,求的就是“走得更快一点”。他采取的公司减肥措施,无疑是节约成本的开源之举。 面对资本市场的寒潮到来,千橡暂缓上市的趋势是必然的。对于陈一舟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情。目前陈一舟已拥有九大门户形成一个整合型的互联网公司,分布在网站、无线互联网、客户端三条线,一度被形容为“千橡矩阵”。陈一舟应该冷静下来,他需要时间整理大杂烩一般的千橡业务,更需要钻研如何做一家大公司。 况且,赶Web2.0时髦包装下的中国互联网,全部都有美国先行者的影子。陈一舟熟悉美国资本市场的口味,他的猫扑很像My space,UUME要做中国的Youtube等。时光流转下,陈一舟将会印证自己还是IT英雄之一。他乘着Web 2.0展翅高飞,破解着“千橡能不能在纳斯达克上市”的谜题。而眼下,在千橡的地皮上把房建好是当务之急。 作者:彭行洋 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