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互联网 > 正文

TechCrunch挑战媒体格局 Web2.0先生遭到质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2日 11:30 新浪科技
科技时代_TechCrunch挑战媒体格局 Web2.0先生遭到质疑
著名IT博客TechCrunch创始人迈克尔·阿灵顿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导语:国外媒体近日发表分析文章称,凭借著名IT博客TechCrunch,迈克尔·阿灵顿(Michael Arrington)成为了业界的风云人物,更被冠以“Web2.0先生”的美誉。当然,在成名的同时他也受到很多质疑。

  阿灵顿今年36岁,是一位律师、广告客户、以及投资者,但真正让他出名的却是TechCrunch。TechCrunch是阿灵顿一手打造的博客,以在第一时间发布业界重大消息著称。推出
TechCrunch之后的18个月里,阿灵顿迅速“窜红”为科技领域的重量级人物,并向传统的媒体格局发起挑战。得益于内部消息和全天候发布的优势,博客发布重大新闻时经常可以赶在传统媒体的前面,特别是后者还需要将新闻稿从硅谷传送到华盛顿。

    与媒体分庭抗礼

  虽然在很多时候都能同专业媒体分庭抗礼,但由于没有受过专业培训,很多博客并没有掌握新闻报道的技巧。事实上,阿灵顿也曾多次因此遭到批评。例如,《纽约时报》曾就新闻道德问题同他发生争论,也曾有人质疑他在报道新闻事件时涉嫌“徇私”,偏袒自己或朋友投资的公司。

  对于业界的质疑,阿灵顿全部予以否认,并表示自己所做的工作与其它新闻记者没有区别。当然,他并不能完全确定是否可以将自己称为新闻记者。在快速窜红之后,阿灵顿也不知道下一步应当怎样做。他唯一确定的是自己需要好好休息,唯一要做的工作就是考虑自己未来将走向何方。

  大概在下个月,阿灵顿将停止通宵达旦的工作,暂时褪下硅谷风云人物的光环。他将前往美国华盛顿州贝克山滑雪,这里距离他父母家不远。不过,阿灵顿此行并非只是为了休息,他暂时离开喧嚣的博客圈还有另一个重要目的,那就是观察高速增长的本地公司。阿灵顿上月表示,他从TechCrunch的赞助商获得了18万美元。创建仅仅18个月,TechCrunch的帐上已经有了50万美元资金。50万美元对于大媒体公司来说不值一提,但对于一个博客网站已经是不小的数字。

  从某种程度上讲,互联网企业家永远无法完全脱离互联网,阿灵顿也是如此。他上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未来两个月内,我将只用一半的时间写博客,把更多时间用于考虑业务,包括新增加哪一类网站,以及网站内容的方向。”同原来的广告经理“分手”之后,阿灵顿还需要招聘一位总经理,主要工作是处理广告和赞助商关系。聘请总经理之后,TechCrunch可以像传统媒体那样将编辑与广告分离,阿灵顿认为这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迈出的一步。

  在休假期间,阿灵顿将暂时离开自己在Atherton租住的房子,这是他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同时也是Web2.0精英的聚集地,很多风险投资者、勇往直前的企业家、以及来自硅谷巨头的高管都曾造访过这里。有趣的是,尽管这所房子位于富人聚居的Atherton,但却再平常不过,墙上没有悬挂任何艺术品,没有宜家的家具,桌子上堆满了技术设备,甚至供热系统不能保证室内温度。

  不过,更有趣的是阿灵顿离开的时机。过去两个月里,阿灵顿接连不断地遭到批评,他在博客中将此称为“‘TechCrunch黑’兴风作浪”。例如,旧金山育儿网站Mothersclick一直质疑阿灵顿在写博客时涉嫌“徇私”,因为后者用很大篇幅介绍其竞争对手Maya's Mom,而完全忽视了该网站的存在。Mothersclick认为,阿灵顿这样做是因为Maya's Mom的创始人曾经与他共事。阿灵顿最初曾在博客中披露他与Maya's Mom创始人的关系,但后来又将这段注释文字去掉,因此招致了更多的批评。

    Web2.0先生遭质疑

  一些“学院派”新闻记者对于阿灵顿的新闻道德提出了质疑。在今年10月举办的网络新闻协会会议上,阿灵顿甚至同《纽约时报》发生了直接争吵。他在会上指责《纽约时报》道德沦丧,但后来又收回了自己的话。著名博客、作家尼克·卡尔(Nick Carr)表示,在介绍自己投资的公司时,阿灵顿通常不会隐瞒;但在介绍自己投资公司的竞争对手,特别是包含竞争对手的负面信息时,他有时并不披露自己同相关公司的投资关系。

  科技八卦博客Valleywag几乎报道了有关阿灵顿的种种负面消息,并吸引了大量的读者。阿灵顿则在博客中予以反击,称企业家和投资者的身份帮助自己获得了很多内部信息。他说:“TechCrunch并非没有任何目的或利益冲突。”尽管阿灵顿也会对一些公司提出批评,但大多数时候他都是新技术的坚定支持者和鼓吹者。他曾经同微软董事会主席比尔·盖茨共进晚餐,曾经率先披露Google收购YouTube的重大消息,他的博客也因此成为了硅谷企业家的每日必读。

  GigaOm博客的创始人奥姆·马里克(Om Malik)表示:“阿灵顿非常具有影响力。从某种意义上讲,他推动了博客的普及。也正是因为这一原因,他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获得了‘Web2.0先生’的赞誉。”阿灵顿在博客中描述了硅谷的运作模式,以及这种模式给传统业务带来的巨大冲击。这是一种包含复杂关系网络的“部落”文化,风险投资者、天使投资者和企业家聚集在一起,在互相猜疑和算计中共同发展。

  TechCrunch等博客给主流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威胁。近年来,随着读者和广告客户的减少,报纸的业绩持续下滑。与此同时,大量的广告预算转向了互联网媒体。虽然很多博客并没有受过专门培训,甚至不明白新闻规则,但仍然吸引力大量读者和广告客户的关注。在这样的环境下,阿灵顿脱颖而出也就不足为奇。凭借TechCrunch“大红大紫”之前,阿灵顿在硅谷已经小有名气,他曾经在一家知名律师事务所任职,并投资了多家新兴公司。

    阿灵顿与TechCrunch

  2004年,阿灵顿在南加州休息了一年,过着每天冲浪、看电影的悠闲日子。2005年3月,他和以前的一位同事创建了一家名为“Edgeio”的公司,主要提供分类广告服务。当他通过互联网查询近年来涌现的新兴公司时,却发现没有覆盖这些内容的网站。因此,阿灵顿于2005年6月创建了TechCrunch。最初他只是将此当作一个业余爱好,但没想到TechCrunch迅速走红。

  据阿灵顿称,TechCrunch每月的页面浏览次数已经超过200万,拥有超过100万名唯一访问者和10万名注册用户。很多新兴公司都迫切希望自己的网站出现在TechCrunch上,因为这样可以为它们带来大量高端用户。TechCrunch率先披露了很多重大业绩消息,其中包括Google以价值16.5亿美元的股票收购视频共享网站YouTube。与此同时,阿灵顿还不断扩大着TechCrunch的规模,例如加入了MobileCrunch和CrunchGear等网站。

  互联网影响力分析公司Buzzlogic公布的数据显示,TechCrunch的影响力在所有博客中排名第二位,仅次于史蒂夫·拉贝尔(Steve Rubell)的博客MicroPersuasion。《华尔街日报》将阿灵顿称为“权力掮客”,但他本人表示:“这个标题的确很吸引人,但事实上,硅谷至少有1万个人关系圈远远超过我。”

  随着TechCrunch获得成功,阿灵顿逐步退出了Edgeio的日常管理,但仍然是Edgeio的重要股东和董事会成员。阿灵顿在自己的网站上披露,他还是上市公司Foldera的董事会成员,纽约新兴公司Daylife和旧金山社交网站Dogster的投资者,以及以色列个人新闻跟踪服务提供商Spotback的顾问。

  在遭到多方批评的同时,阿灵顿也有不少坚定的支持者。风险投资公司Benchmark Capital的合伙人迈克尔·埃森伯格(Michael Eisenberg)就在自己的博客中称:“阿灵顿是所有博客的榜样,他总是在第一时间披露读者想了解的信息。”阿灵顿的朋友、天使投资者杰夫·克拉维尔(Jeff Clavier)表示:“阿灵顿必须做到高度专业和正直,因为在博客圈里,一个小错误就可能成为众矢之的。”

  克拉维尔同时称,尽管同阿灵顿有着特殊的关系,但他并没有受到特殊照顾。他说:“我投资的多家公司都曾被阿灵顿公开批判,Feedster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但是,我仍然尊敬他。”克拉维尔还表示,阿灵顿的确应当好好休息一下。他说:“阿灵顿实在太疲倦了,他决定休息一段时间是一个好消息。”(奥托)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