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互联网 > 正文

网络有限实名面临得与失的考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6日 19:11 通信信息报

  本报记者 邱桂奇

  11月28日,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胡启恒院士透露,中国正在探讨和逐步试行在网络世界实行有限实名,也就是后台实名、前台匿名,以平衡个人隐私和公众利益与国家利益。

  网民对网络有限实名反应不一

  此言一出,就在网上的BBS上引起了网友的巨大反响,广大网友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有网友说:“若这样的话,那广大老百姓还敢说真话吗,还能发出呼声吗?”有的网友则反问:“不做亏心事为什么害怕后台实名呢?”还有的网友担心:“如果用实名的话,谁来保证网站不会把个人隐私泄露出去呢?”网友“女眼看IT”称:“实名制应该一步一步来,后台实名制既有助于国家有关部门监管,也不影响网友的个性化发帖,还是可以接受的。”

  网络实名制之争由来已久

  关于网络实名制的争议由来已久,2003年,清华大学教授李希光2002年的一个谈话被爆出,谈话中他建议人大禁止网上匿名,推行网络实名制。争议顿起,其间不乏支持意见,而反对者也不在少数。

  2004年底,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校园网络管理工作的意见》中,“网络实名制”被正式写进文件。2005年3月,清华大学“水木清华”BBS被教育部树立为高校BBS向实名制校内交流平台转变的典型。随后,北京大学“未名”、南京大学“小百合”、复旦大学“日月光华”等高校BBS都开始按照实名制进行操作。一年半后各个大学的BBS“围墙”正在悄然松动,只有少数几个论坛开放了匿名注册。

  2005年末,深圳市公安局下文强令深圳腾讯公司对群创建者和管理员进行实名登记工作,由于网民的消极抵制,后不了了之。

  今年6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又提出《网络游戏实名制方案》,要求网游玩家必须进行实名注册,以区分成年人与未成年人。其结果是大量未成年人转投不需身份验证的“私服”,网游公司损失惨重,实名制方案效果并不理想。

  因此,有专家分析认为,网络有限实名制根本不能解决网上侵权问题,而且有可能导致个人信息被盗,言论自由也会因为民众的恐惧而无从谈起。

  而一家知名社区网站的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后台实名对网络管理者来说是有一定好处的,网友会有所顾忌和自我约束。最近两年,网络中不负责任的攻击谩骂非常泛滥,使得像我们这样希望通过网络交流的人,轻易不敢发言了。后台实名对约束这种语言暴力的泛滥是有好处的。”

  其实,网络有限实名最关键的是可能会降低虚拟世界里的天马行空无拘无束之感,网民须时常注意自己的言论是否“规矩”,这就像总有人在一旁监视你的一举一动,如此状况下网民又怎会有每天在BBS发发帖、吹吹牛、扯扯淡的兴趣与积极性呢?

  再者,网络的有限实名可能影响网络的互动性。比如某网民今天在某个论坛里“逛”,看到一个帖子想回复,而之前没有注册,临时注册的话不一定马上通过,可能一天两天,甚至五六天,那时候已经没有兴致了。

  规范网络行为需要多管齐下

  网络本质上就是自由、开放的大卖场,实名制并不是维护健康的网络环境的“尚方宝剑”,提高网民的自身素质才是关键。

  几年来,看到的身边的MSN、QQ上的网友,大多已经开始实名,昵称不再更换得如此频繁。因为随着互联的发展,网民们对网络这一虚拟世界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也逐步意识到网络世界也需要遵纪守法的重要性,他们并不介意是否实施实名制,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但是对于另一些网民来说,还需要实名制来规范其网络行为,因此网络实名制的实施应该平衡好个人隐私与大众利益。

  况且,随着网络进入WEB2.0时代,互联网对用户的相互重新发现与角色良性互换,用户逐渐的从被动受众而成为Web的主体。

  作为Web的真正主人,他们必然有追求个性的要求,有展示自我、表达自我、彼此分享和沟通的需求,这一点在BLOG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一个即使是使用匿名或笔名注册的博客,随着自我言说、表达、塑造、描述文字、图片、声音等各种方式的越来越多、越来越全、越来越细,必然会自觉或不自觉的勾勒与烘托出一个几近真实的自我,几近实名的自我。

  总之,网络有限实名制存在着得与失的较量,这就需要决策者能够出台一个行之有效,既不影响互联网健康有序的蓬勃发展,又能够杜绝网络虚假有害信息和网络犯罪,逐步形成灵活的、有弹性的、高明的、科学的、安全的具有建设性和战略性的网络实名制!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