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互联网 > 正文

张帆:高成长未必高科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0日 16:34 互联网周刊

  红杉中国正在成长的森林里,猎人们已经开始积极搜寻“猎物”了。

  作者:户才和

  “我我们投资的核心标准就是企业必须具备高成长的潜能。”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创始合伙人张帆对于外界的一些质疑并不认同。“到2010年再往回头看,你会发现有些机构和人
可能已经从中国创投市场上消失了,就像我们现在回顾2000年时的情景一样。”

  “到那时红杉中国一定会显现出创投帝国雏形。”张帆自信地表示,“因为我们更加致力于解决战略、团队、文化哲学等基本问题。” 

  能量释放

  创业投资本质上是一项需要各种不同观点、意见的事业。讨论项目的时候,虽然从法律层面上来讲是由合伙人组成的投资委员会做最后的决定,但是鼓励不同层面的人提出自己的观点同样非常重要。

  “我们的团队虽然背景各异,但大多都有一定的行业资源积累。”张帆强调,MBA所有的课程甚至很多人生经历都能够在创业投资过程中派上用场。

  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在红杉资本中国基金的官方网站上,包括沈南鹏、张帆在内的投资团队成员是按照其姓氏的汉语拼音字母顺序进行排列的。这跟红杉美国的做法一模一样。在国内企业等机构当中,常见的排列方法则是职务高低决定名字的先后顺序。

  周逵、计越等人在汇集到红杉中国之前大部分都在投资领域浸淫了很久,加入红杉后大部分人的职务还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升。此前由于投资决策机制和市场大环境等方面的原因,张帆在德丰杰的五年期间一共也就投资了六个项目,投资规模大概也就二千万美元的样子(详见本刊2006年第9期《红杉资本演绎中国版》)。

  沈南鹏、张帆为首的管理团队取得本地决策权后,合伙人们长期积累的能量终于获得了一次集中爆发的机会。 

  果断抢点

  红杉中国的策略就是要尽可能地把具有高成长潜能的产业领域内的好苗子都抓到手。张帆表示,“目前中国很多行业都很‘火’,未来5年~10年可能都有很好的机会,但是这种情况会延续到10年之后吗?”

  与Sequoia Capital在美国把握住了每一次技术创新风口浪尖上的投资机会不同,红杉资本在中国的投资分布具有更加多元化的特点。“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将近三十年的发展,过去的12-15个月当中,中国的很多领域,比如消费服务类、互联网、媒体等产业都处在暴发性增长的节点;而在美国,这些行业的投资机会已经很难找到了。”

  市场机会决定了投资策略。“红杉在中国的投资线路不同于美国。”在张帆看来,现在美国不大可能再看到类似如家等经济型连锁酒店这样的投资机会了。

  “我们不是在投资项目等形式上复制Sequoia Capital,这也是不现实的。”张帆说。

  在投资领域上,沈南鹏和张帆之间没有明确具体的分工,但是就两人的背景而言似乎又各有所长:张帆此前的投资经验集中在互联网等IT领域,而沈南鹏的创业经验中消费产业的色彩则要浓厚一些。

  背景的不同会不会影响到对对方关注项目的判断并进而影响到投资决策的速度?

  “投资机会是会随着市场条件的改变而变化的。”沈南鹏笑称,“我投资的奇虎(详见本刊2006年第10期《奇虎下注社区搜索》)、51.com(详见本刊2006年第15期《视频,51.com的新玩法》)等项目怎么说也都算是互联网企业吧。”

  在互联网之外,张帆也投资了媒体领域的亚洲传媒和能源领域的亚申科技。 

  中国棋局

  自2005年9月完成在中国的第一个投资项目---亚洲传媒以来,截至2006年10月31日,红杉中国已经相继投资了悠视网(详见本刊2006年第15期《悠视网:重走互联网路线?》)、奇虎、穗彩、大众点评网、利农、宏梦、万普世纪、康盛创想、互动通、文思创新、51.com、众合、点视传媒、占座网、高德等二十多家企业,投资范围从热门的Web2.0 等TMT(电信、媒体、技术)领域一直延伸到了农业、保险、动漫、福彩、汽车等行业,项目分布也从传统的北京、上海、深圳等热点地区扩展到了福建、湖南等国际VC极少光顾的省份。

  仅仅在布局阶段,红杉中国就已经有了诸多开篇之作,例如,宏梦是中国卡通行业也是湖南省引入的第一笔规模性国际创业资本;福建利农更是Sequoia Capital成立三十多年来第一次投资农业企业。

  “过去一年多的时间,对于红杉资本中国基金来说,基本上是一个阶段。”张帆说,“在希望进入的领域,我们都找到了一些好苗子。”

  沈南鹏则强调,红杉在中国从来没有因为强调速度而降低投资标准。“我现在说的你可能不信,但是5年后事实本身会站出来说话。”

  “现在的投资速度仍然在我们可以掌控的范围之内。”沈南鹏和张帆都以此来回应外界有关红杉资本中国基金投资是否过快的疑问。 

  重演还是超越?

  红杉中国在成立之初也曾经研究过红杉美国的投资记录,结果却并没有发现其18支基金投资的速度和收益率之间有特别明显的特征。

  来自红杉的数字显示,其在中国的累计投资总额大概在6000万美元到7000万美元的样子,“占红杉资本中国基金的比例还不到40%”。即使按照创投界的惯例,这也绝对是一个正常值。

  而且,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在单一项目上的投资额还从来没有超过1000万美元。

  尽管红杉在中国投资的企业有的年收入已经超过了2000万美元,比如文思软件;也有的像占座网一样还根本就没什么收入,“但红杉大都是在企业进行第一轮融资时就进去了”。张帆的搭档沈南鹏解释道,这是红杉中国基金投资时的一项策略。作为一支10年期的基金,“我们红杉希望能够尽早帮助企业成长”。

  “国内比较活跃的几家VC,比如IDGVC、赛富、鼎晖,相信他们同时期的投资不会比我们少。”IDGVC是携程的第一轮投资者。6年前,很多人都认为IDGVC是个疯子,但如今IDGVC已经被证明是中国创投界的赚钱机器和标杆。

  历史不会重演,但也许会惊人的相似!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