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互联网 > 正文

淘宝发布第三季度网络购物报告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8日 10:37 江南时报

  近日,亚洲最大的购物网站淘宝网和国内权威调研机构易观国际共同发布了《2006年第三季度淘宝网上购物报告》。

  数据显示,在截至9月30日的2006年第3季度,淘宝网会员数达到2670万人,和2006年2季度相比,新增近420万用户,增幅达到20%;和去年同期相比,新增近1700万用户,增幅为170%。

  淘宝网的在线商品数达到3900万件,和2006年2季度相比,增长了22%;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60%;该商品数相当于北京(上海)所有中大型商厦全部商品数的总和。

  总成交商品金额是业界普遍公认的衡量业绩的一个合理标准。淘宝网第3季度总成交金额达到43.5亿元,比中国C2C整体市场2004年全年41.6亿元的成交额还多,遥遥领先于网络购物领域的其他同行。

  人均网上购物金额也出现了令人欣喜的增长。2006年第3季度,人均网上购物金额为572元;而2005年同期人均年网上购物金额为273元,增长了109%。

  本次调查认为,网购人数的稳步增长、人均网上购物金额令人欣喜的增长,主要得益于第三方电子支付工具的普及。由于第三方电子支付工具很好地起到中介监督的作用,因此在相当程度上解决了此前困扰网络购物的诚信问题。在2季度进行的一次网络用户调查显示,99.7%的异地交易客买家、99%的同城交易买家考虑优先使用第三方电子支付。

  受其影响,卖家也普遍优先推荐使用第三方电子支付,以期树立自身诚信,提高网店交易额。比如在淘宝上面,截至2006年第3季度,支持第三方电子支付的商品比率超过98%。

  本次调查同时表明,中国网络购物用户在区域分布、消费习惯等方面发生了一些有趣的变化。

  1.多数人将增加网购开支:

  相比于庞大的交易人数,网上购物的购物频率让人越来越乐观。

  在2006年第3季度,淘宝用户在淘宝网上购物频率占比最高的是2到5次,最主要成交交易额为500元至1000元。

  在未来一季,表示自己的购买费用和次数的明显增多的比率也让人相当乐观——北京有71.3%的用户,上海有57.8%的用户;而二线城市不确定的用户占据比较大的份额,有66.5%的用户表示不确定。

  2.上海网购比率最高:

  网络购物渗透率最高的是上海,达到了80.9%,其次是北京和广州的73.1%和57.1%,最低的是深圳(46.5%)。

  二线城市(深圳、青岛、成都)浏览过购物网站但没购买过用户均占比40%至45%之间,网络购物发展具有上升潜力。

  3.网上开店持续升温

  绝大多数C2C网上售物卖家在未来半年内打算扩张现有店铺或新开网上店铺。不包括不以赚钱或经营为目的的卖家,淘宝网有四分之三的卖家表示要扩张在淘宝网上的现有店铺。

  4.价格不再那么敏感:

  对比2005年10月关于网络购物调查的数据,淘宝发现,2005年有70%以上的用户认为价格比较便宜是他们选择网络购物的原因,方便和商品种类选择的占比分别为56.4%和47.5%;到2006年9月,价格虽然仍是主要原因,但占比明显下降,比例为40.1%,方便和商品种类分别为31.1%和12.3%。这说明网络购物者在逐步走向成熟,左右网络购物用户的不再是单一的因素,用户考虑的因素会更加综合。

  这对网络购物网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价格优势的基础上,努力提升其他服务的品质,才可能更好地留住用户。

  5.日常用品购买比例增高

  日常生活用品比例大增,成为网上购物主流。预计,这一趋势将持续下去。

  2006年第1季度前,网上购物的成交商品主要集中在数码、服饰、化妆品、珠宝上面;而到了2006年第3季度,奶粉、尿布等母婴用品,床品布艺、厨房用品、家具、家电、建材五金等家居用品,甚至我们平时只在线下购买的电话充值卡都成为热销产品。比如,电话充值卡,仅在在淘宝网上,日交易量就接近150万。

  易观观点

  易观认为,随着市场竞争差异性的逐步明朗,淘宝在交易额上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增加。同时淘宝会通过提供物流接口等附加值服务,提升用户满意度及活跃度,进一步提升C2C市场的竞争壁垒,逐步布局商业盈利。

  本报记者 王云燕 王建红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