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互联网专家谢文发言。(骆磊 摄)
2006年10月16日13:30,由中国反流氓软件联盟主办的关于“流氓软件定义标准”的研讨会在北京赛迪大厦2层召开。本次研讨会围绕“流氓软件定义标准”的主题展开了讨论,会议听取了各方面对“定义流氓软件”的意见。会后将形成的草案公布在国内各大门户网站及媒体上,由网友及社会各界进行补充评议。
图为:互联网专家谢文发言。(骆磊 摄)
以下为谢文发言全文:
很高兴看到终于有这么一天,政府部门、从业人员、广大的网民,正在初步的形成一个共识,就是互联网应该是一个生气勃勃的、对社会影响越来越大的平台和沟通渠道、服务工具。
我本人现在暂时是闲散江湖人士,从2月份开始有媒体找我,我就公开的、明确的反对流氓软件。我现在认为有一个流氓产业链,流氓产业链比流氓软件定义更广大一些。太多的人卷入,其影响、作为已经极大危害互联网产业的健康发展。对广大网民最直接的是我们现在说的“流氓软件”这一类,其实对产业的影响各种流氓行为,目前直接开始到公司的业务层面。据我观察,至少近两年已到了肆无忌惮的程度,现在不是讲和谐社会吗,不是讲保护弱势群体吗,我们广大网民就在这些流氓活动当中深受其害。
我记得两个月前讲过一次这个问题,很高兴半个月左右,他们就搞了反流氓软件联盟。最近董海平找我比较多,我们探讨一些事,我个人并不特别在乎,比如有人说联盟背后有什么商业目的,我不管这个,我只问反流氓软件联盟是不是在凝聚业内共识、引起政府有关方面注意、网民有地方和种种流氓行为对阵,可以用各种办法,不管成功还是不成功,让有些人注意收敛一些,抛弃一些不好的东西,今天能够开这么一个规模的会议,我等很久了,所以不避嫌疑,我知道很多老总注意商业上的问题还避嫌疑,我有一个考虑,如果有一天回到一线做公司的话,我所做的公司一定全力反对一切不正当的竞争行为、商业行为,包括“流氓软件”这一类的。今天我看到有很多知名公司的人有代表来,回去跟各位的CEO打个招呼。我觉得“流氓软件”有三类,是广义的,“流氓软件”有一点像没有判刑前先戴了一个帽子。一类是有些行为根本就是犯罪,属于刑事犯罪类的,偷人家的帐号、钱包、网上虚拟货币或者真实货币,现有《刑法》就管的,这类东西其实不用讨论,无非是公安、检察需要有相应的规矩取证判决,民间组织是管不了的,我们是不可以自设法庭的。
第二类,一些公司、一些个人有意识的出于某种商业目的作一些不规范的行为,明知故犯,让你不能卸载、收集你隐私拿出去卖钱,乱弹广告、不尊重用户,这一类上到刑法说不清楚,我们社会上有很多的行为,随地吐痰、小广告等等,你说是犯罪还说不上,但是的确很讨厌,侵犯了人民的正当利益。
第三类,没有经验、技术水平有限,自己是一个正派公司,但别人利用你平台上的某些热点插进来胡作非为你受牵连,这一类也是有的,现在由于联盟的作用正在形成共识,我看有很多的报纸都有社论性的都是,主要靠舆论来压制他们。我们业内公司,特别是业内排名前十名的公司,我呼吁大家让CEO们聚聚,发表一个共同的声明,就像前一段时间扫黄打非声明一样,把这个包含进去,我们一定主动参与和政府、网民合作打击他们,如果条件再好一点的话,大家都出一点人、出一点钱,可能是很小一点的人力,我们做这样一个认证系统,大家下载这个东西的时候先到那儿认证一下,发一个证书之类的,有证书的话我们就推荐,没有证书的话这个平台就不让用。
全世界范围“流氓软件”哪儿都有,包括美国,但是都在很边缘的地方,不会影响社会的主流。我们现在由于过去种种原因,对这个东西已经变得你不做,你就要倒霉,大家都自觉不自觉做了一些,大家赶快达成共识。我觉得反流氓软件联盟不是董海平这样志愿工作者出面、自己搭功夫、搭钱,不可能长期这样做下去,一定要变成综合的、有政府的力量、有民间的力量,特别是从业者的力量,大家一起来做。
如果能够逐渐的形成这样的机制,我本人或者将来我所代表的公司都会积极的参与、配合,当然首先要以身作则,现在再去争历史上的对错没有必要,现在已经上了有关的法律程序,对了就对了,错了就错了,改正就可以了。
最后我要说一下,要防止有个人和公司利用反流氓软件的风潮搞一己之私,我说过要防止有些人用流氓的手段搅这趟浑水,其实业内有公认,你声音再大、能力再强,搅来搅去最后吃亏的是自己,包括很多反杀毒软件公司都不太敢做这个,都有这个顾虑,你真把职业流氓得罪了,弄得你觉都睡不好,他会使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来弄你,我在业内出名了,我是“乌鸦嘴”,我不太忌讳说得罪人的话。也要防止这些人从这中得利,如果把这个品牌再毁了我们就没有办法了,反流氓的人是流氓怎么办?这也是一个过来人的想法。
我们这个队伍有很多的法律专家,大家洁身自好建立公信力,紧紧的和政府部门沟通,和社会媒体沟通,形成真正的正派、健康的力量成为广大网民的利益保护者。这是我对海平他们的希望。谢谢大家。
提问:谢老师,您作为资深的互联网专家,下一步有什么打算或者计划吗?
谢文:这个问题超出这个会议的主题了,总之我不离开互联网,我还希望把自己的余热发挥在互联网产业当中,特别是希望互联网产业能够少走弯路,能够健康的成长起来,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会尽可能的发挥作用。
顺便说一下,因为董海平发材料我看了一下,如何定义“流氓软件”,我觉得既然人家是流氓,你随便用什么定义人家都已经找出办法了,这是一个博弈的过程,我们之所以具体一条条死抠,就是说有一条怎么怎么做是错的,与其这样做我们不如建立一个强大的舆论压力,如果有这两条大家算一下,因为流氓软件获得的利益,和由此带来的损失,用户是绝对会投票的。在一个网站玩儿的不爽,用户会放弃的,我们都有一些深深的体会,有些人不做,在一些平台上胡搞,如果你不管的话老百姓就走了,希望大家算帐聪明一些,机会主义、以流氓方式反流氓软件方式不可取。
提问:目前互联网企业做的原因,您刚才提到的是不是还有什么更深层次的原因?
谢文:从我接触的有几种,我公开说过,02年以后中国移动、联通大家出于好意作了一个行业模式,让移动的发展和各家互联网SP共同成长。但是,由于钱赚得太容易了,由于管理体制在一开始是放水养鱼,不用讳言,有一批流氓混进这个圈子,要说互联网行业流氓成风、流氓成灾,流氓在一种意义上甚至成了一种公用的方式来帮助公司成长或者发展,是一批流氓在SP里面先带的头,很高兴看到中国移动、联通包括信息产业部最近一年多的时间,其实快两年了,持续不断的打这个风。但是,由于那边受阻的,不少人转到互联网平台上来了,这是真正有意识这么做的。也有一些公司,由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行、经验不行、资源不行,被迫的、不得以的、遮遮盖盖做一些上不了台的事,也有很多小公司,很多人没有公司,作的东西没有做好,所以下载不干净,或者作一件事情自己是这么想的,结果留一个大的后门让别人胡搞,也有一些好人做了一些不好的事。
我想主要的矛头应该主要对着那些有意为之的,以他们的技术水平、以他们的综合能力,包括他们操作这些事的手法看他们是有意为之,我刚才看的选的六七个案子都是这类的公司。当然也不排除这类事情过去没有人管,现在已经改了,改了也就可以了,我相信董海平他们没有想把谁整死的想法。但是对广大从业者在后两者,你改了,这个时候就不要苦心钻研再找漏洞,变成职业流氓就麻烦了,现在有一些小公司,我知道一些Web2.0的公司日子不好过,有一些被VC压的,老跟你要排名,所以搞了这个联盟、那个联盟,这些东西真的没用。没有必要,在整个社会形成共识的时候冒天下之大不韪。我可以肯定,不管怎么做肯定还是有流氓问题,我们希望尽量控制一个小的范围内,不要影响整个产业的发展。
提问:您刚才说防止反流氓的人是流氓,并且说以流氓的方式反流氓不能长久,不知道您能否具体说一下?
谢文:大家扪心自问,如果你做这件事情本身有强烈的“江湖恩怨”、经济利益,以及主观上有欺骗用户、欺骗投资者、欺骗管理部门,你有这些动机在内,你怎么掩盖?我们业内的老兵一眼就可以看出。我希望大家有一个鉴别,不是高举反流氓软件大旗的人本身都是正人君子,打着红旗反红旗的人有的是。所以这个时候应该有公安部、信息产业部这些政府部门,反流氓软件联盟等第三方来承担,要靠大家的眼睛,如果别的事情大家没有感觉,在座的记者自己上网查证、感受一下,你可以感受出来。
另外,在做这个事的时候要小心,不要没有根据的时候乱给人扣帽子,还要给人家改正的机会,现在是叫“流氓软件”,没有叫“犯罪软件”,“犯罪软件”需要刑事追究的,流氓是教育教育就是变成好人了,再坏起来就抓起来了,特别是业内,比如百度等等,我们尽可能公正,尽可能不要把这个搞成江湖恩怨,业内发展就更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