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互联网 > 新浪科技评论空间专题 > 正文

江江:Google的网上图书馆有多值得期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1日 14:20 ChinaByte

  作者:江江

  企业大了,难免会有自负感,说好听点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说不好听点就是“不到南墙心不死”。这是通病。但是靠企业发展积累起来的自负,与天生的自负不同,前者在挫折前会“向后转”,像中搜在“流氓软件”一事上的前倨后恭;后者则会一如既往,即使碰到南墙、走到黄河照样不死不休,像Google与司法部的PK,在网上图书馆一事上的
坚持。

  近日,有消息表明,Google已经推出了完整的图书搜索业务,并可以浏览数量不等的内容、甚至全书。Google此举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空间事实上,不久前Google在出版商和著作权人的两厢夹攻下顾此失彼呢!

  去年的8月11日,受到有关方面的质疑和威胁,Google尚属于空中楼阁的“网上

图书馆”工程一度被迫停工,原因是版权问题未予解决。Google方面对外宣称,“网上图书馆”将在三个月后,最早在十一月一日重新开工。然而,问题的解决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深度拷问起来,“网上图书馆”的纷争源于两大触发点,一是显性的利益机制,一是隐性的产业发展。就产业发展而言,“网上图书馆”无疑会对图书馆业、出版业,甚至印刷业产生冲击。美国大学出版社协会最近在给Google公司的一封书信中说,这家公司的“网上图书馆”计划将对125家非赢利的学术杂志和书籍出版社构成一个棘手的财务威胁。信中说,这一计划将大规模、系统性地带来侵犯版权的问题。

  然而,就在一片喊打声中,Google依然高举“不作恶”的文化大旗,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悄悄地实施着“网上图书馆”的大计。而在Google的鼓舞下,雅虎公司也宣布加入旨在提供免费图书内容的“开源内容联盟”,并提供其后台搜索技术。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图书产业链都反对Google的做法。密歇根大学图书馆管理员约翰·威尔金所说:“有人会担心,这是图书馆终结的开始。但我们必须这么做,这样才能使图书馆业恢复活力,更有意义。”而除了雅虎之外,亚马逊和微软也在“网上图书馆”上作出了努力。去年的11月3日,亚马逊宣布正在开发一种新的服务,可以使用户有选择地或者全部地在线购买和阅读图书;11月5日,微软宣布,与英国国家图书馆合作,将其10万册图书数字化。显然,无论是IT巨子还是传统产业巨头,对“网上图书馆”都抱有或大或小的信心和希望。在笔者看来,这样的信心或希望有着较大的现实基础。据部分社会学家分析,人类学习方式和教育方式都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改变。一个基本的预测是,网上学习和网上教育将会成为现有的学习和教育方式的补充,甚至于在某种程度上代替传统的学习和教育方式。当前,实际上很大一部分人在日常学习中已经放弃了传统的学习方式,因为网络的便利性更加符合人们的阅读口味和生活风格。就此而言,“网上图书馆”的前景应该是比较光明的。

  当然,考虑到版权问题和“网上图书馆”面临的一系列技术难题,其前景的实现又显得那么的虚无缥缈。众所周知,人类字有文字和图片记载以来,成册的图书和纸张实在是无法计数,要想以人工去慢慢地登记、扫描和上载,非得要愚公移山的精神不可。据Google预测,以其实力,预计花费10年时间,可以将美国

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密歇根大学、牛津大学和纽约公立图书馆的共1500多万册图书扫描入电脑。而这还只不过是扫描五家图书馆的书籍资料。

  问题是显而易见的,但是Google能顶着社会各界的压力推出图书搜索业务,为“网上图书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那么,作为读者,我们为什么不能天真点,幻想一下翻阅牛津、剑桥、哈佛馆藏手抄本的乐趣?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