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手机电视:方寸之间的较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9日 10:12  南方日报

 

  广电类:技术标准近期颁布,2008年商用

  通信类:服务早已商用,用户数超过百万

  从3G这个名词出现开始,手机电视就是一项被集体看好的3G应用,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手机电视已经不再局限于通信领域,数字广播电视技术也盯上了手机。

  上周,广电总局广播科学院(以下简称广科院)的相关专家透露,我国目前已经研发成功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手机电视标准——STiMi。同时,数字广播式的手机电视产业化时间表也已经确定,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手机电视将会全面投入商业运营。

  手机看奥运直播,这已经不再是梦想。

  北京奥运有望手机直播

  8月22日,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表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多媒体广播技术标准规范(即手机电视标准)将会在近期颁布。据其介绍,这一名为STiMi的数字广播技术标准是由广科院自行研发成功的,目前已经完成了广播信道编码、调制等工作,相关芯片也接近完成,正在进行国际频率协调、技术测试、产业开发等各项准备工作。

  国家广电总局方面进行研发的就是广电类的手机电视标准。

  张海涛表示,广科院目前开发的这个手机电视标准,在技术上已经基本过关,目前处于芯片试产的阶段。

  根据目前的进度,广科院初步制定了一个国产手机电视技术标准的产业化时间进度表:2006年底完成地面补点试验网建设,进行系统实验;2007年中完成地面补点示范网建设,开始商用试验;2008年上半年启用卫星系统,形成全国网络,开始正式运营,为2008年奥运会提供服务。

  其实在此次国产手机电视标准出台之前,国内的一些获得手机电视业务运营牌照的厂商就曾经进行过相关的网络商用试验,其中开展较早的上海文广集团已经成功获得了17万的用户,不过其采用的是韩国的T-DMB标准。此外,诺基亚、高通也曾纷纷大力向中国推广其各自的手机电视技术标准——DVB-H和MediaFLO 。

  对于这种情况,广电总局科技司司长王效杰强调,中国采用何种标准“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单用一种手段或单一照搬国外的标准不能满足我国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的要求”。而中国制定移动多媒体广播标准的原则是:坚持自主创新;全国统一标准;通过新兴产业、新兴媒体的发展促进“三网融合”。

  电信广电竞逐新兴市场

  广电总局提出的手机电视技术标准是基于数字电视广播网,从目前来看,它离正式商用还有至少一两年的时间。

  相比之下,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手机电视却领先了一大步。比如,移动在其GSM网络上,联通在其CDMA网络上,都已经推出相应的手机电视服务。目前,通信类手机电视已拥有上百万的用户,这也使得广电部门的手机电视业务将会面临巨大挑战。

  广电重申将加强主导权

  对于电信运营商在手机电视业务上先行一步,广电部门不以为然。国家广电总局办公厅主任朱虹表示,任何一种新事物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手机电视这种新媒体的发展也是一样的。“在手机电视的技术标准上,目前主要还是国外厂商掌控,而采用国外标准,将会面临巨额的专利费问题,这显然对我国的广播电视发展形成威胁,因此广电总局积极研发和推动自主的技术标准。”

  不仅如此,朱虹还表示,目前电信运营商积极推动电信网向广电网络的发展,希望转型成为综合服务提供商也是一种潮流。“电信加快了与广电行业的融合,并试图通过把电视这个全国最为普及的家庭终端发展成为其用户,这也对广播电视形成了新的挑战。”朱虹称,“广播电视行政区域化,难于统一管理,而电信运营商全程全网,这也是我们广电系统的一大劣势。”

  但是,她强调:“在新兴媒体的发展问题上,广电的主导权不能变,还是要坚持广电主导、广电主审,开辟广播电视行业新的领域。”

  电信运营商加快市场抢夺

  其实,广电部门已经在行动上开始夺回主导权,目前成功获颁手机电视业务牌照的上海文广、北京广播集团、南广传媒、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几家厂商都是广电系背景。同时,依托移动通信网络的几家SP——掌景无限、3G门户网、腾讯等,虽然早在2004年就开始开展手机电视商用服务,但却和手机电视牌照无缘。这意味着,它们只能通过与已经获得牌照的厂商合作才能进入到数字广播类的手机电视领域。

  不过,这并未让电信运营商放慢在手机电信领域跑马圈地的步伐。以中国移动为例,其不仅将“手机电视”服务放入了移动梦网的WAP门户上进行重点推广,还在众多的定制智能手机中内置了播放手机电视业务的软件。此外,针对目前2.5G的GPRS传输速度较慢,无法达到十分理想视频播放效果的弱点,中国移动还联合华为的系统设备厂商开发基于通信网络的专用的广播技术。

  最重要的是,以中国移动、联通为代表的电信运营商的市场推广活动还在不断加强,只要能够在数字广播类的手机电视正式投入商用之前,尽量获得更多的用户,其发展的潜力仍然不容小觑。

  专家建议

  融合发展方能壮大产业

  对于在手机电视业务上的电信、广电两大体系可能出现的对峙局面,不少专家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多进行一些协调工作,融合发展才是手机电视业务真正发展壮大的途径。

  据北京邮电大学的曾剑秋教授介绍,目前世界上开展手机电视业务的国家和地区不少,大多也都存在广电和电信部门“争权”的事情。其中,英国和韩国方面处理得比较好,值得我们学习。

  据了解,英国政府在2000年12月将电信规制局、独立电视委员会、广播管制局、广播标准委员会和无线通信管制局等5家主要的规制机构合并起来,成立了新的规制机构OFCOM,对电信和有线电视等进行统一监管,就很好地解决了手机电视业务的发展、管理和规划问题。而韩国在手机电视业务推出之初,韩国广播委员会和韩国情报通信部也曾出现了冲突,但韩国国会很快通过了新修订的《广播法》,该法允许电信运营商进行卫星数字多媒体广播,这也对广电与电信之间的融合起到了积极作用。

  曾剑秋表示,目前手机电视业务在中国还在起步阶段,用户的使用习惯都还没有培养起来。根据易观国际的调查数据,目前国内只有0.29%的手机用户经常使用手机电视功能,而且相应的商业模式还未确立,这些才是产业发展最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本报记者 程鹏

  根据底层技术的不同,手机电视其实分为两类:一类是利用移动通信网络进行传输的通信类手机电视,比如中国移动目前已经推出的“手机电视”业务,在智能手机上即可使用;另一类则是使用数字广播技术进行信号传输的广电类手机电视,这和传统的电视接收很相似,需要专门定制的手机作为接收。

  两大类手机电视对比
  
        通信类手机电视            广电类手机电视

  网络条件  现有的GSM、CDMA网皆可应用,采用    需要重新搭建数字卫星广播网,涉及频率划分问

        3G网络将会有更好的电视效果。     题,需要较长时间来布置。
  
  终端要求  需要能够安装视频播放软件的智能手机, 现有手机不能使用,用户要更换加入了卫星信号接

        目前此类产品的价格多在3000元以上。  收器的手机,目前价格在6000元以上。
  
  显示效果  一般。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延迟现象,如果 效果和传统无线电视近似,好于现有的通信类手机

        采用 3G 网络将会有一定改善。     电视。
  
  内容资源  十多个电视台,具体频道要看内容服务商 理论上支持30套电视节目和20套收音节目,目

        的签约情况。             前试商用网络上频道还较少。
  
  资费水平  运营商收取数据流量费。目前内容大多免 试运行期间免费,正式商用后每月30-40元

        费,个别内容服务商要收取内容定制费或 功费 (上海文广介绍的资费标准),内容点播另

        点播费。               外收费。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