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Wind看中小企业国际化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7日 16:10 电子经理世界 | ||||||||||
本刊记者 孙俊杰 作为6Wind公司——一个中小企业的CEO,Alain当初并没有想过公司会走向国际化。借助于前沿的嵌入式IP-Agnostic(互联网协议无关)网络软件技术授权,6Wind分别在加州、马萨诸赛州和印度设有研发中心。虽然仅仅成立了6个年头,它的客户已经囊括阿尔卡特、Samsung、Thales以及法国电信、KDDI、韩国电信等众多系统集成商和设备制造商。一个在人
按照Alain的说法,作为欧洲第一个获得国际Ipv6-ready Logo的公司,在2000年6Wind成立的时候,6Wind只是要开发可在IP基础设施上实现无缝网络功能的软件技术,该技术支持双IP(IPv6-IPv4)的需要。也许是由于所开发的业务本身就需要接触到一些国际化的大公司如Sumsung、阿尔卡特等,6Wind自然而然就带有了国际化的一些色彩。但真正意识到公司必须走向国际,实际上还是在3年前,那时Alain回到他的故乡,一个在法国和西班牙交界处的非常偏远的地方。在那里,他发现人们已经在用www.⋯.com/net来联系业务,销售产品。这次经历让Alain意识到,一个要真正壮大起来的公司,国际化早晚要走,而且必须要走。从那时起,Alain打起把6Wind的业务做到其他国家去的算盘。而中国就是Alain的目标之一。 随着中国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中国的系统集成和网络设备制造正在蓬勃发展。随之而来日益增多的IP服务、多功能IP网关和系统,使系统集成和网络设备制造商必须具备更多、更复杂的网络功能,才能使得数以百万计的软件编码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作用。也正因为此,集成商和制造商往往被无休止的软件集成和管理折磨的筋疲力尽,因为他们要根据不同的开源渠道、不同的商用和专有软件进行编码,同时还要考虑Ipv4与Ipv6的共存及共同作用时各种复杂的标准。这让6Wind看到了商机,因为提供使整个软件体系的集成更开放、更易于管理的嵌入式软件,正是6Wind的拿手好戏。 现在,6Wind在中国北京的清华同方广场建立起了一个研发中心,原来的销售部门也将搬迁,与新的研发中心进行会师。Alain清楚地看到,在中国市场巨大的市场潜力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驱动下,不到中国来,Alain认为,那与放弃机会差不多。 作为一个中小型国际化企业,对于国际化的成长历程,Alain认为他有几点经验分享给中国的中小企业:首先是语言关。一个国际化运作的公司应该做到的基本功课就是与国际市场沟通顺畅,否则全球化工作将会相当艰涩。其次是本地化,就是对当地的市场具有相当程度的了解,才能善于发现商机。三是产品的质量要有保证。如果公司不能够提供质量可靠的产品,它就无法获得客户和合作伙伴的信赖,而没有他们的支持,全球化的梦想几乎不可能实现。最后是团队的协作。就像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一样,一个公司必须要有强有力的合作伙伴才能成功。Alain说,池塘里的鱼是否长的大,要看池塘够不够大,也就是生态链的大小决定了公司是否能够做的足够大,而不是公司本身来决定的。虽然6Wind是一个中小公司,但它在全球都有合作伙伴和子公司,以更加靠近客户,并对市场需求作出反应。 一个有趣的插曲是,午宴上,Alain依次询问在座的女士在家里的拿手好菜是什么,他说,我知道了你们精于做什么菜,也许我们就可以一起开饭店!看来,他的野心已经不止于做国际化的嵌入式网络软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