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开始发行首批RFID护照 安全隐忧仍是焦点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6日 14:15 ZDNet China | ||||||||||
CNET科技资讯网8月16日国际报道 美国政府周一表示,虽然外界还有一些安全隐忧,但第一批采用RFID的美国护照即将开始正式发行。 美国国务院周一坚称采用RFID的护照难以伪造,目前已经开始在科罗拉多领事局接受申请发放,对象是科罗拉多州以及洛矶山脉地区的居民。
该领事局表示计划在未来数个月内开始在其他护照申请机关开放申请,依照原先进度,最迟在十月前,所有新申请护照都会电子化。国务院周一表示,预估至今年底将发放1300万本电子护照。 目前已有部分美国外交官拿到新本护照,其中的RFID(无线设频识别芯片)可发送个人信息,包括名字、国籍、性别、出生日期、出生地与护照持有人的数字照片。领事局表示,他们运用多层手法来保护个人隐私,降低信息外泄的可能性。 “国务院有信心这本新版电子护照可兼顾旅游的便利性与信息安全性。”领事局在新闻稿中如此表示。 国务院官员表示,护照封面有加装了一层防止窃取信息的金属材料,只要护照完全阂起来,外人就无法隔空读取信息。该本新护照同时也采用所谓的“Basic Access Control”(基本存取控管)加密技术,只有通过验证的机器才能读取到芯片内容。 国务院发言人Kurtis Cooper驳斥外传安全专家指称护照有可能被“clone”(复制)的说法,他指出,领事局有绝对信心护照内建的安全功能可完全达到防伪效果。 上周安全专家在拉斯维加斯示范的clone技术相当容易:只需一台笔记本电脑、200美元的RFID读卡机、以及智能卡程序人员即可。 笔记本电脑的软件会扫瞄RFID芯片内的信息,然后写入智能卡中,然后再安装至伪造的护照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