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互联网 > 正文

博客上锁:网络空间重归理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0日 14:47 解放日报

  人不是简单的动物,寻求解释生命意义的压力本质性地存在于人的内心深处,当泛娱乐膨胀到巅峰,人们会更加渴求摆脱喧闹,回归宁静的思考。就像西方“垮掉的一代”之后,出现了“两代人的拥抱”等回归潮流,我们也会有这一天。

  ●主持人:龚丹韵●嘉宾:梁永安(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新闻背景:上半年博客还大有蔓延之势,近日却挫折连连:一些博客经营网站倒闭不说,有些地方反而流行给博客“上锁”,让博客真的由“公众客厅”退回成了私家日志。从“今天你博了吗”到“今天你博客上锁了吗”两个流行语的变更印证了博客时代的纷纷扰扰。有“韩白之争”中的势不两立;有“易葛之辩”中的粉丝群架;还有池莉惊呼:博客这个“公共领域的秀场”俨然一个“疯人院”。近来众多名人的撤博事件,都为博客闹剧的行将结束提供了注脚。究竟是网络的自我净化功能在发挥作用,还是博客泡沫破灭之后的理性回归?

  主持人:《中国博客宣言》曾这么写道:博客使互联网第一次有了知识积累、文化指向,使人类由粗放的数字化生存,过渡为精确的目录化生存。然而带来如此冲击力的博客如今却面临着上锁、撤博,您怎么看这些网络空间里的微妙转变?

  梁永安:我觉得上锁、撤博是一种逃避行为,对博客的发展、互联网的进化未必是好事情。当初博客之所以引起那么大的关注,正是因为它与传统日记的性质不一样,突破个人空间,进入到公共视野,这样的过程包含了人们自我意识的孕育、觉醒和张扬。不同于过去的宏大叙事,如今个体生命的价值得到了更多的阐发和认同,博客的出现可以说填补了传统中的某些不足。而且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博客看作网络新工具,它更是一种文化资本、文化资源,通过在公共空间内的言说、反馈,个体可以获得与陌生个体、陌生群体之间的交往机会。中国传统比较偏重熟人社会,不太擅长现代化要求的陌生人社会之间的相处规则。博客对这些规则的建立、调整而言是块很好的试验田,博客上折射出的争论和反思无异于大社会中的小缩影,有探讨的必要和意义。上锁、撤博就失去了对社会的建设意义,那不是网络集体的自我净化,只是一关了事、独善其身的懒人思维方式。运动中的事物总是尘土飞扬。尚在发展阶段的新东西难免暴露丑陋的一面,有能力的文化人应该需要正面迎接挑战,退出不是好办法,反而说明自身力量的疲软无力。而且某些人可能更是出于文化傲慢而采取这些行为,觉得自己的言说才是权威,容不下批评,撤博也许是摆摆姿态,看似个人无奈,实则也是一种强势反应,说不定还会再回来。

  主持人:由于对博客上的污言秽语、“沙发族”、“哄客”积累了太多不满,有人甚至说互联网、博客迎来的是个“群氓时代”。在这片喧嚣中,上锁、撤博虽然有些消极,但也算难得的冷静之举。这是不是意味着博客开始渐渐萌发了自我反省、回归理性的幼芽?

  梁永安:理性不是撤回去屏蔽一切交流。公共性、交互性始终不能丧失。不然人与人之间天天冷漠以对,老死不相往来,争吵是没有了,但成了一潭死水,社会反而停滞不前。博客泡沫的破灭,不在于数量的减少,上锁、撤博,而应该是开博的人越来越多,但内容和讨论的态度本身回归理性。

  大家总觉得网络、博客发扬了“想说就说”的草根精神,是从精英那里抢回个人话语权的有利平台,其实这些平台也有可能依然强化文化强权。说归说,那么谁说了算?在博客的平台上,名人博客把持着话语权,也是一种强势的精英文化,他们会争夺社会的注意力,无形中覆盖底层写作。文化资源在博客的结构上依然是不对称的。拥有了相对强势的身份和注意力之后,博客精英们可以把一些无聊的个人琐事炮制成轰动一时的新闻事件,商业利用任何一种新的技术、媒介的可能,几乎形成了一份“微型产业”。博客的泡沫就此产生。因此,想要挤掉泡沫,回归理性,最起码应该做到在文化资源和关注力上的相对平等,人们对博客的阅读能分散在底层、普通人的一个个小博客中,以平视的态度探讨问题,关注人生。从这个标准看,现在离泡沫的破灭、理性的回归还有不小的距离。

  主持人:美国《时代》周刊等诸多机构都满怀信心,认为21世纪将可能是博客的世纪。可是与西方注重社会性写作的记者博客不同,搜狐的一份中文博客调查报告表明,72.8%的中国用户喜欢阅读情感生活类的博客,因而中国博客被更多地认为是用来满足人们的“私窥欲”罢了。由此观之,博客在中国的发展余地能有多大?

  梁永安:潜力还是很大,不过中国博客在发展之初有两个先天不足需要克服。一是中国传统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界限就很模糊,对别人的私事很感兴趣,因此中国博客很容易形成文化上的乱看现象,如对别人指手画脚,给别人下判断,不懂得如何在博客等公共舆论环境中立言。二是中国博客的用户大多为学生、白领等年轻人,他们恰好是面临情感困惑比较多的一个群体,对现实既有期待又难以把握,有种心理上的漂泊感,这与博客产生结构性的暗合,体现在博客内容上就是比较倾向于抒发个人的情感生活,而不那么视野宏大。因此,中国的互联网打开自我意识大门之后,更需要上升到自我社会意识。前者只是自恋性的个人感想,无助于社会环境的净化和进步,而后者是外力对自我的冲撞产生的反应,自己对社会的观察、参与以及与整个世界的交互过程。由多番回应、辩论中反思调整人际交往的规则———互动对社会的建设性意义正是在这里。

  我相信文化的自调节功能。人不是简单的动物,寻求解释生命意义的压力本质性地存在于人的内心深处,当泛娱乐膨胀到巅峰,人们会更加渴求摆脱喧闹,回归宁静的思考。就像西方“垮掉的一代”之后,出现了“两代人的拥抱”等回归潮流,我们也会有这一天。所以面对博客纷纷扰扰,互联网的沉沉浮浮,都不必过分焦虑、担忧。对待新事物,不能仅仅拿第一反应下判断,还需要自我否定的第二反应,理性思考的第三反应。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