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老媒体竞合中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9日 10:11  新周刊

  在新老媒体双手互搏的过程中,看起来是承载信息的介质发生了改变,实际上在商业、文化、生活方式等领域存在更为深刻的变革。

  文/黄俊杰

  "他们具有传统报纸领导人的一些共同特征,且中老年居多,沉稳中流露着一丝清高,成熟中透着一些暮气。每当看到来了新的一拨,我就想,这又是哪个国家的‘过时了的无冕之王’?”

  2006年6月6日,在莫斯科举行的世界报业大会,一位中国都市报老总发挥记者本能,在接待大厅观察着前来报到的报社掌门们,并写成文章。他用的是个人立场,发表的时间正值大会进行时,利用的媒介是国内的论坛——西祠胡同对“世界报业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盛会”进行率先报道,一切都符合新媒体精神。

  相比之下,正儿八经的新闻报道反而没有这篇论坛文章及时:“大会上,来自111个国家的超过1700名主编、发行人和高级执行官在世界报业大会一同聆听了世界报协总干事鲍尔丁题为《报业的世界发展趋势》的总报告。其中指出,随着网络的成熟,报纸的读者和广告不断分流,尤其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陷于停滞。”

  在莫斯科,一曲加入了记者打字表演的乐曲《打字机》负责欢迎这些媒体老总们。在打字机早已被PC取代而成为古董的时代,门户网站、虚拟社区、博客、播客(视频分享)、搜索引擎、简易聚合、数字电视、移动电视、网络电视、楼宇视屏、移动多媒体(短信、手机彩信、手机游戏、手机电视、手机电台、手机报纸)、网上即时通信群组……带着“新媒体”标签的名词,正如轰炸机般掠过传统媒体的上空——10年前,谁想过这就是今天的传媒世界?

  2006年,中国有1.23亿网民,新浪成为全球最大的中文门户网站;2006年,专家称中国移动电话用户数将超过4.4亿,并购了凤凰卫视的中移动,开启了“第五媒体梦”的重要一站。新媒体留下的更多是悬念:新闻的高度聚集地新浪会成为中国最大的媒体吗?又或者拥有中国最庞大的手机用户群、掌握着新媒体产业政策和命脉的中国移动会成为中国最大的媒体吗?——悬念产生的同时,偶然有人记起,上一届世界报业大会,美国学者迈尔关于“报纸即将消亡”的预言曾传遍世界。

  新媒体:从破门而入到兵临城下

  “传统媒体真的、真的、真的是无可救药了。”——这是Gawker.com打出的“标语”。纽约网站Gawker.com在今年3月开始增加“实时追星”专版,邀请所有Fans做狗仔,只要他们在街上看到明星,便可立即将讯息发放到网站,还会自动标示星踪地点与时间,并附上地图以供参考。当然,网站承诺消息会过15分钟才放上网,让明星们有充分时间逃离现场。

  有了Gawker.com这样的网站,你完全可以把拿着320万像素手机拍照的、胡子还没有长出来的表弟当作你的摄影师,在厨房里做蛋炒饭的老婆当作总编辑,而你就是以自己为中心的、半径10米内一切新闻事件的总主笔。在21世纪,你可以通过博客、播客、掘客的方式来完成你“媒体工作者”或狗仔队的身份,如果不懂英文,可以去中国的Cndigg.com(这个网站号称是集民主投票模式发掘新闻的Web2.0网络社区)获得“掘客”的新头衔,足以让你有傲视时代同群,将Blog视为落后之物的错觉。

  一切都是“新媒体”带给个人的满足感。零成本、零技术、零时差、零许可、零编辑的个人意见平台,无论叫个人网站、个人网络杂志、博客还是掘客,它的优点和趣味都显而易见,都有一种对传统媒体的颠覆性力量。

  2006年7月11日,美国一家专业调查机构发布的报告显示,“我的空间”网站访问量超过雅虎,正成为美国最受欢迎的网站。《数位时代》总主笔王志仁描述这个网站成功的原因是:“它塑造了每一个小民众在网络上新的身份。”

  由《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而起的文化事件,由BBS猫扑发起的虐猫事件调查、由《魔兽争霸》而起的“铜须门”——网络上富娱乐性的新闻消解了我们的社会压力,在网络上产生的事件一再成为传统报纸连续的版面。新媒体随全球化而来,随草根精神而来,随共享的Web2.0精神而来,打破了传统媒体对信息的垄断。新媒体以它的开放、它的纵情、它的无处不在和英勇表达,改变了传媒的秩序,改变了全球人类的生活方式,甚至改变了过去谨行慎言的中国人的国民性。

  2000年,国际奥委会发表声明说,互联网和其他新媒体在短期内不可能取代传统媒体;2006年,MindShare和PulseGroup发起了一项5国网上调查,结果显示,32%的人表示将会通过手机跟进世界杯比赛。我们相信,新媒体由当年的破门而入,到现在已经兵临城下了。

  创办杂志是为了消灭它

  “消费者不再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来消费媒体,而且要自己创造媒体。”2006年3月2日,路透集团总裁汤姆·格罗瑟在伦敦举行的网络出版商协会大会发表演讲说,传统媒体必须意识到小网站、博客及其他新内容提供者等新媒体的巨大影响,对这些事物“保护主义行不通,完全举手投降也不行”。“作为媒体机构,我们现在面临丰富的资源,不要将所有这些具有巨大潜力的新媒体拒之门外,而要理解它们,利用它们”。

  在国外的报纸,《纽约时报》早就在网络战略上实行“鼠标加水泥”的模式,采取新旧媒体、网上网下的结合;在中国的报纸,“鼠标加水泥”的模式更多地体现三板斧:推出报纸网络版,推出手机版,要不,将各大论坛的滋事八卦分子收编为自己的报料人。

  “博客将杀死传统媒体?”是《新闻周刊》一篇重头报道的标题,一个问句。传统媒体感受到新媒体的挑战,网络版、手机报、网络来料加工都在往“新媒体“的概念靠拢,利用新媒体介质应对挑战。但这很容易引发一个哲学问题: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说明新媒体和传统媒体正成为一体,还是取而代之的前奏?

  王志仁回忆《数位时代》在当年创刊时,他们有过这样的一个想法:创办这本杂志的目的是为了将来消灭这本杂志。“当《数位时代》真的成真的时候,我们希望大家不再需要透过纸媒去了解这样的一个信息,而是更多透过互联网或者其他形式的媒体。”——这个想法非常超前,1997年,中国电信(香港)公司在香港、纽约成功上市,但人们还不知道什么是手机短信;中国的互联网刚刚起步,网络名人仍是Yahoo的杨致远,改变中国人网络生活和情爱态度的QQ还没有诞生,人们依旧习惯在早上买豆浆的时候顺带买一份报纸。

  也许这种超前是正确的——当超女用短信投票带来了草根的疯狂,名人博客依然吸引眼球, BBS还在继续伸张正义,群发机在不法分子手中成为让人烦恼的传播利器时,没有人想起,1996年才在上海出现的第一家网吧;打出过“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还有多远?向北1500米”广告的、中国第一家商业网站赢海威,已经消失于互联网世界。

  新媒体的自身悬念

  2000年,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宣布合并组建世界最大的跨媒体集团,评论说“美国在线为时代华纳安上了腾飞的翅膀,时代华纳则成为美国在线飞跃的发动机”。但两年后,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债券的信用评级就被下调为垃圾级。——人们又评论:“并购之后的拙劣表演几乎毁掉了一个活生生的传媒帝国。”

  传统媒体前赴后继,不惜代价地往新媒体的道路上狂奔,只为了抢占高地。在中国,老大央视也按捺不住,高调宣称: “中央电视台不仅仅是一个电视媒体,现在也是一个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来说,在这场新旧交替的游戏中,谁能和新媒体结合并盈利,谁就是胜利者。

  但是,IT观察家Tom Foremski的文章《如果旧媒体很快死去,传媒世界会发生什么?》却表达了一种担忧:《纽约时报》光在巴格达设立一个办事处每年就要花125万美元,而新媒体依靠的Google广告根本不足以支持一个全球新闻网络。Google、Yahoo和eBay正破坏旧媒体的商业模式,但新媒体的商业模式还没“长大成人”,还不足以支持我们这个社会所需要的新闻质量。——蓝海战略、扁平世界、Web2.0、全球化2.0……市面上有足够多的理论为新媒体的成功提供技术支持。有人举例和迅网已经开先河在著名IT人士洪波的个人博客上投放了广告,但这样的杯水车薪并不代表新媒体可以盈利。

  王志仁提出思路,认为新媒体可以如国外的通讯社提供股市金融信息的方法来获取收益。如股民一年付10万美金的,他就能在记者写完稿的同时得到信息;付钱比较少或不付费的,则会在30秒后、3分钟甚至消息30分钟后在网络发布时才得到。在比别人优先的3分钟之内,你可以决定是买进还是卖出,赚到差价。事实上,美国投资网站的总编辑理查德·海夫特已经开始向其网站的访问者收取订阅费;丹麦的医务信息站点《网络医生》网站开始通过销售由350名医生组成的一个虚拟社团提供的内容来取得收入。

  在新老媒体双手互搏的过程中,看起来是承载信息的介质发生了改变,实际上在商业、文化、生活方式等领域存在更为深刻的变革。互动、免费、即时、博大、人人都是记者的新媒体有望接过传统媒体的接力棒,用新的气质、内涵和文化,继续推动社会和知识的进步。但在新旧媒体的交替时刻,传统媒体受到新媒体挑战,作为生命线的发行和广告停滞不前;新媒体又在迷惘中找不到自己的盈利模式——在新媒体干掉传统媒体前,没有人知道这一尴尬的状况会持续多久。

  本期封面报道其它文章:

  上帝之手 新媒体核变新世界

  新媒体宣言

  新老媒体竞合中发展

  新旧媒体人纵论媒体竞合

  用钱去找想象力

  中国新媒体公司top30

  新媒体的22条中国军规

  中国新媒体发展速度超欧美

  人人都是新媒体 人人都是爆料王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