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捷:从工行网银新限额说起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7日 10:46 ChinaByte | ||||||||||
作者:小捷 日前工商银行推出了网上银行交易的新政:自9月1日起,在银行网点柜面注册的没有申请U盾或口令卡的网上银行客户,如果没有使用工行新推出的动态口令卡,每日网上交易额、单笔支付限额和日累计支付限额都下调至300元。
联系到之前央行《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推网银支付限额的事件,不难理解工行这一新举措的用意在于改善网上银行中日趋严峻的安全形势。但是,对于电子商务的不同参与者而言,新限额的推出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意义…… 影响:有人欢喜有人愁 影响一、苦了IT产品 在央行《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以下简称《指引》)规定了网上支付单笔不超过1000元,每日累积不超过5000元的限额之后,就有媒体指出IT商城可能会沦为支付限额最直接的受害者。当时曾有媒体记者在易趣网上通过商品搜索发现,在搜索到的13208件全新GSM手机货品中,1000元以下的只有5079件。而笔者在工行推出新限额之后也有意在淘宝上搜索了一下:在搜索到的105468件全新的手机货品中,300元以下的只有1070件。至于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等产品,更是鲜有低于300元限额的产品。 尽管有电子商务网站的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不少交易还大量使用邮政汇款、见面交易等方式,所以目前对业务的影响不大。”但是,如果联想到eBay易趣、阿里巴巴、Google等在网上支付环节的竞争,或许会发现这一表态多少有些言不由衷的滋味——毋庸置疑,工行的这一新政显然避免地给IT产品的网上交易带来了冲击。 影响二、肥了数字证书 工行在给出新限额的同时,也给出了解决之道——口令卡和U盾。工行宣布,将于8月10日在北京地区首家推出网银口令卡。网银支付时密码随机变换,每次输入时密码都不一样,从而解决固定密码容易被虚假网站或木马病毒窃取的弊病。口令卡客户单笔支付限额为1000元,日累计支付限额5000元,总支付额度没有上限。由于U盾安全性更高,所以使用U盾用户没有任何限额限制,可享受24小时大额转帐等各项服务。 但是,安全性更高的口令卡和U盾并非是免费的午餐。一张口令卡的价格为2元,一个U盾的价格按型号不同,价格从从75元到98元不等。但工行称,在明年1月31日之前,口令卡可以免费申请。考虑到工行在网上支付领域的领先优势,口令卡和U盾的销售可以给工行带来一笔不菲的收入。 2005年4月1日《指引》出台伊始,就有评论预测,推广不力的电子签名自此被一举推到了前台。而工行的新限额很显然将会让数字证书的市场再度扩容…… 趋势:向专业版看齐? 在宣布网上支付新限额的同时,工行也对“大众版”网银作出了限制。 从8月1日起,工行网上银行存折版客户只能办理查询业务,不能进行对外转账支付。网上银行自助注册客户除了可以在工行认定的特殊限额特约网站上进行消费支付外,不能办理其他对外转账支付业务。这是国内银行首次叫停大众版网银的交易功能。 而此前的《指引》也有“打压”大众版,“鼓励”专业版的倾向。《指引》在对大众版网上银行设限的同时,却并没有对安全性相对更高的专业版网上银行进行设限。这也导致了部分网银用户放弃了对于开通更便利的大众版网银的追捧——而在此之前,“20个来办理网上证书的顾客中也碰不到一个,全是开大众版证书的”,一银行工作人员如是说。 这也让我们不禁思考一个问题:国内网银是不是正在开始全面向“专业版”看齐? 由于国情的原因,国内各银行的网上银行大都有大众版和专业版之分。专业版银行虽好,但是开通相对复杂、用户需负担的成本也相对略高,不利于推广。而大众版网上银行呢?正如上文所述,以其开通方便、用户需负担的成本相对低廉等特点,成为了不少网民开通网上银行的首选。在各大银行在网上支付领域跑马圈地的时代,也得到了银行本身的青睐。 但是,在安全环节的相对薄弱是它的硬伤。尤其是在“网银大盗”等不少威胁网银交易安全的病毒出现之后,大众版网银的局限性更是暴露无遗。而这一尴尬就需要专业版网银来打破…… 网上购物的流行恰好给了专业版网银登场的契机。CNNIC的第1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上网购物人数达到3000,占网民总数的26%。《2006年中国C2C网上购物调查报告》热点数据也显示,截至2006年3月,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城市共有C2C网上购物消费者200万人,在网民中的渗透率达到16.2%,其中上海的渗透率最高,为18.5%,北京和广州的渗透率分别为17.5%和11.5%。而这些人中有相当多数是通过网上银行进行支付的。庞大的初级用户群体,使得各大银行有了向专业版升级的底气…… 根据iResearch的预测,2006年国内网上支付市场的规模将达到327亿元,增长率为103%。随着越来越多的网民认同网络支付,2007年这一市场的规模将超过600亿元。 所以,百度在2005年才会开始统一网络虚拟币的行动——巨大的利益和银行们的谨慎一度给第三方组织留下了巨大的运作空间。但是,正如一位研究银行体制的专家所说,“如果国有四大银行快速发展电子银行和电子支付业务,既方便地解决了用户群的问题,又解决了用户信任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国有四大银行在网络上的推广远比第三方组织要来得快。”现在的问题是,传统银行在这一新兴领域愿意放弃它们一贯的谨小慎微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