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互联网 > 正文

百天的谷歌和Google的中国“粉丝”们(2)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7日 11:31 三联生活周刊

  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

  ——访Google中国总裁李开复

  三联生活周刊:中国的出版界都注意到Google出现在新疆书市上,你们的Google图书搜索计划在中国实现什么目标?

  李开复:目前Google跟4家国内出版社已经签订了合作协议,帮助他们把图书录入到互联网索引里。Google并不是要把这些书做成电子书,那要涉及版权的。Google图书搜索计划更多是将这些书中每一个文字录入到我们的索引中,搭建一个出版社、作者和用户都获益的平台,未来还会有更多出版社跟Google合作。而这个图书搜索计划的目的还是提高效率,帮助人们能够快速找到信息。

  三联生活周刊:那么图书搜索计划可不可以解释为Google在储备增加中文信息库存,要知道全球简体中文网页数占11%,再加上繁体字最多也就15%,而其中重复信息非常多,你领导的Google中国部门是不是在重新梳理信息,并且创造一种信息模板呢?

  李开复:信息重复问题不仅局限在中文互联网,同样一个新闻,中文可能有10条,国外可能就有500条,把10条重复跟500条重复降低到1条,技术上是一样的。如果说中文信息比英文更难搞,可能第一个反应就是习惯,美国用户比较习惯把一些应有的信息放到应有的网页上,而中国互联网似乎没有这个好习惯。韩文在信息混乱问题上曾经很严重,结果只能用网站提问,大家回答的方式,人为把信息强制归类。我认为这对一个文明社会不是好事情,韩文信息过于中心化了,所有问题只有一个公司提供的标准答案。

  三联生活周刊:不久前Google Earth进行了一次升级,引来了新一轮卫星俯视热,其他包括Local或者Gmail等很多Google工具,都存在大量中国用户,但至今这些产品的服务器并不在国内,甚至没有中文版,这种现象你认为正常吗?

  李开复:每个Google产品都有本地化的计划,要知道现在Google中国很多员工只上班了几周,刚刚经过Google内部庞杂的培训,再多给我们点时间,Google以往更青睐购买第三方公司数据,譬如Google Local的数据就还很不够,只达到了我预期的5%。

  三联生活周刊:6月初我们采访了百度CTO刘建国,当时Google的访问非常不稳定,似乎当很多人不能访问Google的时候,都转投了百度。

  李开复:从我们的数据看不完全是这样的,有一段时间因为某些问题,Google的流量下降了,但过去1个月的流量增加比今年任何1个月都高,Google.cn的使用率在显著提高,有15%到20%的访问都来自Google.cn。

  三联生活周刊:6月24日,当时发生了包括Google和MSN的中国域名被指向买麦网的“劫持事件”,这种事情让你惊讶吗?

  李开复:当然,我觉得很惊讶,但应该说可以相信,我们就这个事情跟当事方万网谈过,他们给我的信息就是服务器故障。我想Google对此的顾虑和惊讶,万网肯定会重视的。但在国内似乎没有什么更好的选择。

  三联生活周刊:当北京的网通宽带用户敲了一个错误网址,马上会跳出来一个左面雅虎右面百度的页面,你的很多对手都在利用这些小手段提高流量,Google也会这么干吗?

  李开复:在网友们输入错误时,到底会需要什么呢?我想在打错的时候不一定要跳出来一个Google的搜索框,这就要研究互联网用户的体验问题,Google不会因为别人依靠这种方式抢占流量就也这么做。我们不排除放一个搜索在那里,但并不是放一个窗口在那儿就能解决问题,用技术算法来提醒用户拼写错误在哪儿,难道不是更好吗?

  三联生活周刊:在Google正式进入中国之前,已经有很多热衷Google的中国“粉丝”存在,尤其是在Google中文名字谷歌公布之后,狂热反应一夜之间爆发,你注意到Google中国“粉丝”群了吗?

  李开复:我很感谢这些Google中国“粉丝”,在美国也存在着很多这样的人。我觉得Google代表一种可以发言的文化,这些“粉丝”是有客观判断理性的,谷歌这个名字就能说明问题,他们不喜欢的时候就会批评我们。我觉得至少超过一半的互联网用户都是认同Google的,这个数字甚至高达75%,就看你怎么划分中国网民的专注程度了。

  三联生活周刊:在咱们的谈话中,你始终在用Google,而不是它的中文名字谷歌。是不是意味着你默认谷歌这个名字并不成功,是否违背了大家对于Google过高的期望值。

  李开复:并没有什么不成功,我们也看到了很多人对这个名字的不满。实际上Google还是我们的重点,谷歌只是它的中文名称,目的是让中文用户能够跨过对英文Google的拼写障碍。对于那些非常重视搜索结果的理性用户,他们的眼睛是雪亮的。域名被‘劫持’,以及6月初短暂不能访问,你提的问题中很多涉及到Google在中国的不顺利。我想可能有一些是巧合,还有另外一些则不同,我在Google中国的博客上曾经写过一篇短文,专门谈论Web2.0。Web2.0概念下的网站们有很强的口水新闻天赋,这是一个全新的舆论环境,这不是Google的问题,这是中国未来互联网健康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但同时从另一个角度看Web2.0,我们会发现它包含很多监管作用,信息的公开和透明在告诉每一个企业必须正心,修身方能平天下。网络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必须要严于律己。

  三联生活周刊:Google始终以“不作恶”作为自己商业道德的招牌,在美国被诉点击欺诈,却也没有影响Google商业收入的增长。你觉得Google在中国的代理商广告模式,比百度的竞价排名,或者淘宝的招财进宝排名机制,从商业效率和互联网道德上衡量有什么本质不同,谁更适应中国特色呢?

  李开复:很自豪的是Google始终将客观信息和广告信息区分得很清楚,尽管中国网民们似乎并不是很明确这种区分有什么重要性。我认为用户会慢慢明白,不管是搜索引擎还是门户网站,他们有权利做广告,但用户也有权利知道什么是广告,什么是内容。我觉得在互联网上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商业模式,Google搜索广告的模式优势是针对性的,每个客户都可以看到广告发行价格,可以看到有多少人点击。

  三联生活周刊:eBay被本土的淘宝网在网络拍卖上超越,微软MSN始终没有在即时通讯领域超过腾讯QQ,而Google市场份额也一直比百度低。你感觉到中国互联网商业上存在一堵墙吗?

  李开复:我认为互联网本身应该是跨国界的,不应该过分渲染国籍,百度和阿里巴巴这些中国互联网公司不也都在谋求国际舞台吗。你提到的微软MSN,eBay或者亚马逊都是很好的例子,这些公司全力以赴也没有赢得市场竞争,但Google不一样。我们没有一名中国员工的时候,就已经拥有了20%多市场份额,这才证明了Google的潜力和魅力价值。-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本文导航:
·尚进:百天的谷歌和Google的中国“粉丝”们
·尚进:百天的谷歌和Google的中国“粉丝”们(2)
·尚进:百天的谷歌和Google的中国“粉丝”们(3)
·尚进:百天的谷歌和Google的中国“粉丝”们(4)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89,000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