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是后花园还是名利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7日 01:48 第一财经日报 | ||||||||||
一个叫做博客的东西突然在人群中像疫情一样传染开来。对于有的人来说,它和有没有一间住房一样重要。只是那个房间里可以放你的心灵和脑袋。这不是80年代刚刚释放的年代啊,却是一个人人都开始自恋的年代,什么心情细处,什么政治观点,都可以在这间房间里宣泄出来,口无遮拦地宣泄出来。在这间房间里实现了划时代的言论自由。 但是这些文字究竟有多少意义?还是只是一些文字爱好者的消遣方式、游戏方式和社
博客之所以受欢迎,据说是因为一些喜欢舞文弄墨的人担心“文才被没”,遂开辟出这样一方满足自己“出版”欲望的天地。 在集体主义精神中成长起来的人,对任何个性的张扬和自我的关注,都有可能被指责或嘲笑,所以长期以来,也就忽略了自我,更很少能够公开地孤芳自赏。现在是完全不同的情景了,有人说,80年代被无限追逐的萨特,在他100年诞辰的今日,已经没有多少人会推崇甚至知道了。人们的自恋已经到了需要有关部门遏制的程度。 博客上人们将自己对文字的热爱,感受的欣赏,生活的记录融于一个小小的空间,然后还有图片,还有音乐,在审美的和实际意义相交错的过程中实现和自己的恋爱。 博客也许可以说是开在自己后院里的花,好看难看自己看了,偶尔有些要好知心的朋友来分享。到后花园做客的人最初总不是陌客生人,有了你的邀请进入的,必定是一些有共同喜好品位的臭气相投一族或者是狐朋狗友之类,久而久之便形成小圈子。 小圈子里的人谈风月国事,理个人琐事,对观念、现象、群体作出反应,用文字的功力来表现,从孤芳自赏到相互欣赏,也成了连接社会,结网连线的途径。 在博客上,人们不需要靠向警方申请上大街来表达呼声。通过博客流传起来的事件、信息、观点、过激言论等等传播速度之快是难以想象的。链接所制造的轰动效应不亚于一场游行示威,其煽动性和无所顾忌的犀利大胆,常常比其他平面和立体媒体更具有挑战性,也更有发泄和挑衅性,这样当然就更能够聚集起各种不同的人。于是,博客又成为了网络时代又一种由个人到大众的文化载体。 这个时代,商机无孔不入,博客也很快荣幸地成为一些当年声言只为言论不涉金钱的“先锋者”的造钱机器,他们以帮助更多的人拥有“自我天空”为名,出售服务,赢得风险投资。 于是有人担心,博客的商业化,将剥夺博客的独立性,商业的操作和控制会逐渐抹杀博客初始时的纯文化和精神产品的特性。或许,这样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在这样的时代,有什么能够孤立于金钱之外成为纯文化呢?在劫难逃啊!(草雨田专栏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