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互联网 > 新浪科技评论空间专题 > 正文

小刀马:报纸转型与宽带视频之间的等号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1日 10:54 ChinaByte

  作者:小刀马

  对于报纸和宽带视频相信很多人认为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二者是不可能划等号的。但是,我们却发现,现在国外的一些报纸正在转型,而转型的一个方向就是向宽带视频靠拢,这不能不值得我们深思和关注。为什么报纸会向宽带视频转型呢?这传递了一个什么信号呢?事实上,网络的流行,确实把报纸等传统媒体挤压的够呛,他们的生存空间也受到了
威胁,当然主要的问题是,如今人们的阅读习惯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而且这个变化大有方兴未艾的趋势。这股趋势好像无法阻挡,席卷之势来的太猛了。

  据悉,美国排名前40的报纸中有39家报纸都已经整合了宽带视频技术。其中有些报纸仍然处于视频内容开发的初级阶段,但是这些报纸都打算在视频技术上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财力了。美国市场的变化和举动是不是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呢?毕竟美国的新闻在全球市场还是走在前列的,对他们的变化难道不值得我们去思考吗?对我们的媒体人是不是也是一种启迪呢?

  另悉,美国报业现在已经意识到要想在互联网时代取得成功,就必须利用新的发行平台,让自己的产品满足如今的消费者的需求和期望。而这种想法将直接引导他们去推出自己的宽带视频业务。我们比较感兴趣的是,为什么是视频?而不是其他,在我们的眼中,好像视频应该和电视挂钩,不应该是报纸啊。报纸转型,即使是向网络转型,可以转成其他啊,比如Web2.0什么的,为什么却直接和视频挂钩呢?

  其中有两个原因应该是关键所在。其一,网络的发展使宽带不再是问题,带宽的增加为视频等更多的流媒体提供了基本的保障和平台。其二,在平面媒体走过了多年之后,视频带来的冲击已经越来越大,当初电视的出现就掀起了一场革命,如今网络时代了,这场革命将变得更彻底,事实上,多媒体、视频、及时性和互动性已经成为一个发展的潮流。一些突发事件的出现,率先被披露出来的已经不再是电视和报纸,而是网络,无论是个人博客也好,BBS也罢,都在第一时间能抢占新闻的制高点,这不能不说是网络时代的一个特点。网络的快捷和第一时间互动实在是优势太明显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报纸向网络转型无疑是正确的。而宽带视频所孕育的机会和当年电视的出现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借助于网络平台的这种策略好像更加便捷,或者说资源更加丰富。

  因为在很多时候,参与者可以很方便地跟进来,并且直接互动。当然,资源的获取也变得更加通畅。新闻已经不仅仅是专业人士的一种发掘,或许一个普通人,一个有心人都可以直接参与进来,而且这种大众参与面变得更加普遍。

  譬如,我们知道,现在视频内容已经变得越来越流行。据悉,互联网视频搜索领域的大哥大YouTube 表示,网民每天在其网站上观看超过1 亿段视频剪辑,这意味着其视频剪辑的需求有了飞速增长。Web 流量测评网站Hitwise 最新一周的统计数据显示,自去年末一夜成名后,YouTube 以29% 的市场份额成为了美国多媒体娱乐市场上的领头羊。YouTube 上的视频占所有在网上观看视频数量的60%。据Hitwise 称,MySpace 的市场份额为近19%.雅虎、微软的MSN 、Google、AOL 各占有3%-5% 的市场份额。6月份,网民在YouTube 上观看了25亿段视频剪辑。6 月份每天上传的视频剪辑数量由5 月份的约50000 增长到了65000。这就是一个市场需求,一个强大的市场需求。

  同时,我们还看到,美国《纽约时报》称,该报将在两年后落实一系列措施,以节省营运成本。该报计划在2008年将其版面尺寸缩小1.5英寸,另计划裁减1050个职位,缩小版面即把留给印刊新闻的版面减少11%。据悉,该报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办报纸成本上升,读者和广告都流失到互联网去了。老牌报业都不得不寻求变化,可见这个市场的压力陡然增大。当然,在国内,我们还没有看到国内的报纸业有什么特别的举动,多数情况下,不过是增加了一个电子版或者网站罢了,而更深层次的变化目前还没有看到。但是,未雨绸缪才是发展之道,难道真的要到了揭不开锅的时候才寻求变化吗?当然,国内的报纸业估计还能拉到相当的广告份额,毕竟网络广告还没有到只手通天的地步,但是随着网络的全面流行,要知道目前国内已经有1.23亿的网民了,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地增长,它代表的市场是一个什么概念?相信广大的商家是最明白不过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