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宇:从王志东的Lava-Lava到国产手机产业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5日 09:36 ChinaByte | ||||||||||
作者:赵宇 王志东推Lava-Lava没有错,因为开放的IM市场谁都可以进入。 国产手机厂商前赴后继,倒下一个跟进一个也没错,因为利益驱动市场运转。
在王志东推出Lava-Lava之后,有观点认为,IM工具都这么多了,这个Lava-Lava的推出是否多此一举?随后,王志东也对Lava-Lava进行了相关澄清,并扬言要挑战QQ。IM市场或许会因Lava-Lava而变天,笔者认为王志东的理论或许用在国产手机身上将更加形象。 为何会有这种想法? 王志东曾说过3句话,记忆犹新。 “会抄才会赢。” “被别人抄袭的同时,我也要积极地去抄袭,合理正当地去抄袭,而且不只抄一家,应该家家都抄。” “片面强调他的创新——它只靠一、两个创新点的与众不同,没有抄袭,便想去挑战权威,最后才发现光靠这些创新点是不够的。” 国产手机相当分额的产品来自代工,少有的是自主研发,这便造就了国产手机早期迅速牟取暴利,也诱惑了后来者竞相跟进。随着市场蛋糕的越分越小,紧跟而来的是价格战,同时国产手机通过一番洗礼之后,也便有了低质低价的“恶名”。这有点象IM市场,看见早期的ICQ、QQ成功了,免费软件们就开始躁动跟风,最后存活的却只有几家。不可否认的是市场规律是难以改变的,同样的规律在IT界屡见不鲜,比如时下的网游等等,都具共性。不过可惜的是国产手机创新太少,也懒得“抄袭”——学习,最后的光景可想而知。 反过来,没有国产手机的疯狂价格战,洋巨头的手机价格或许仍高高在上。有文章说得好,中国的手机消费者是最没有理性的。IM只要某项功能好用,大家也会赶紧试用。QQ号码位数少成了炫耀身份的摩登方式,如同买手机就一定得买诺基亚,如果你买波导就拿不出手,有失身份。大家都用MSN,我用QQ就好像我不是白领。种种现象很好的印证了混乱的市场上依然存在着相当一部分定位明确、尚且盲目的消费群体,也间接说明除去这些盲目的群体之外还有相当部分的理性、懂得够用就行的消费者。这对于国产手机来说,市场是不愁没有的。2005年,国产手机品牌卖得较好的天时达,笔者当初看到天时达众多款手机的时候,有一种“呕吐”的感觉,但是直到王志东说Lava-Lava不是IM,而是推协同软件,说Lava-Lava适合企业用户和个人用户的时候,我也逐渐明白天时达为何卖得好——选准了市场——定位准确,自然也就有了用户群体。 再者,王志东提到抄袭的模式要么存在风险要么就是相当成熟。洋手机似乎连国产手机的模式都抄袭了,其实被抄袭的是国产品牌的外壳,对于国产手机的贴牌,洋手机或许因为品牌效应不会也没必要自己去被代工贴牌。这个模式是洋巨头们难以模仿的,但不幸的是,在这种贴牌、核准制度下的国产手机因为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最终也只能沦落为二流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