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互联网 > 正文

web2.0时代卡卡网推在线日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7日 15:31 新浪科技

  从结绳年代起,以时间为序记事的日历雏形,就被聪明的人类所应用。历史得以传承,文化得以延续,可以说日历功不可没。到了今天,互联网技术的变革使得传统的日历改头换面——它不再是简单的记事,更可以在互联网平台下,以日历为载体,实现事件分享,协同他人,聚合人群,甚至可将原来不可想象的社会公共活动灵活整合,自由检索,进而提醒备忘。

  可以说,日历因web而变“活”(active)了。卡卡网是国内在线“活日历”(active calendar)的探索者。用卡卡网自己话说——web时代,日历将不再仅仅是人们传统认知的记事备忘,除此之外,它将变身为人们生活的虚拟组织者。

  生活中不能承受“无序”之重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大量地和时间以及那些有时间特征的“活动”不期而遇。

  它们可能是那些仅仅关于自己的——比如交个电话费、一个朋友的生日、出差到外地、给爸爸买件生日礼物、或者是又到一年的新年打算…;他们也有可能是关乎他人的——一场美妙的异性约会、一次计划周密的集体出游、一次好哥们们的腐败饭局、一起几个人相约的羽毛球PK…。当然,作为社会动物的我们,四目望去,周遭更是名目繁多的公开商业活动——派对、锐舞、展览、电影、博物馆、演出、促销……它们被包装成令人兴奋的模样,时时媚惑你成为社会的活动活跃份子!

  彼德·杜拉克说:“时间是最高贵而有限的资源。” 当各种各样行色繁多的“活动”大量充斥到人们的有限时间中时,生活的无序感由之而来。尤其在这个信息过剩的时代,生活中不可承受的无序之重越来越强。对有效活动的梳理、有目的的依据个人情况进行“活动”的选择与安排,并进而实现围绕“活动”的及时提醒、邀请参加……等,变成为人们的现实需求。按照学者杰克·弗纳的定义,生活的无序感来自时间管理的不善。他甚至说,有效地应用时间这种资源,这是人们有效地达成个人目标的重要手段。

  人们迫切地需要一种“活动”管理的方法,或者是将时间管理精髓融合了的活动管理工具。IT技术给了解决问题的新机,比如微软公司outlook软件,以及其他诸多桌面日历提醒工具。这些基于桌面的任务管理,或者日历提醒软件是传统印刷日历的电子版本。它提供了非常方便的创建事件、设置提醒、安排周期性事务……等功能。如果你身在大企业,公司内部实现联网,按照完整的微软公司的产品部署,那么微软Outlook里的日历功能可以自动共享部分信息,实现多人协同、任务分配……。不过,主流的个人消费者、独立的专业人士和小企业往往没有统一管理的网络,对它们而言,基于事务的自动共享就难多了。

  这样的桌面日历软件在实际使用中,往往有利有弊。对于大多数的个人而言,他们可以独立面对自己的电脑,在没有服务器资源的情况下,将自己的各类事务分清轻重缓急、先后次序,设置提醒备忘。但在多个设备上更新任务或者是系统安排多人活动时,往往弊端明显,既烦人,也费时。这成为传统桌面日历软件的硬伤。

  互联网的出现,给日历带来了全新的应用服务理念,桌面日历这时候变身为在线日历。在互联网平台协同的优势下,在线日历对于个人与他人协同管理活动的优点开始变得风生水起,引人注意了。

  在线日历变身“虚拟生活组织者”

  今天,互联网正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塑造着我们的世界:手上鼠标轻轻一点,世界另一端的信息就以光速出现在你面前;互联网让地球真正地变成为一个“地球村”;互联网开始重新分配大量的社会资源,包括注意力、财富、权力、影响力等等。据统计,最近5年互联网创造的百万富翁比过去50年所有工业方式创造的百万富翁还要多……

  对于人们无比熟悉的日历而言,同样,互联网所带来的变化也是惊人的。这时候,桌面日历可以转变为在线日历了。这种转变使得人们无需再去购买类似outlook一样的套装桌面软件。通过浏览器的直接访问,就可在线创建任何主题的日历活动信息,同时可以设置提醒……。最为重要的是,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特点,使得在线日历以极低成本的方式实现了人们间使用日历,共同安排活动的协同需求。

  近年来,随着网络能力的提高,尤其是高速宽带、无线技术和手机上网等的迅猛发展,人们越来越可以摆脱计算机桌面软件或只是在墙上的传统日历上作简单标记的限制,让随时随地地访问在线日历,任何设备上获得及时日历提醒都变得可能。可以说,上网方式的新兴变化让日历变得更具“灵魂”了。

  方便访问的在线日历让它不再是一个人的了。它可以变成一个工作小组的日历,便于该工作小组的人员间共同分享使用;它也可以变成一个家庭日历,让每个家庭成员都可以随意添加活动信息,共同协同安排一家子事务。它甚至可以变成比如项目组日历、销售团队管理日历、同班同学日历……。基于协同以及对众多事务的管理需求,使得传统的不能再传统的日历在互联网的魔力下,焕发出新的光彩。

  最有意思的是,基于在线日历,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所创建的各种主题的日历分享出来,供大家查看。这时候,基于日历的各类“微内容”就被创造出来了。每个用户都可以任意创建活动,每个活动都可以被任意用户灵活添加、安排、设置提醒、甚至展开对更多人的邀请……。日历变身为人们虚拟的“生活组织者”。

  百科全书上对于“历法”的定义是这样的——按照某种人为的规定,把年、月、日三者合理地编排起来,便于人们安排各种活动同时还要符合天体的运动规律。可以说,不断演讲的“历法”只有到了在线日历的阶段,才真正方便地实现了灵活安排各种活动的理想,才让人们间行为的协同变得简单易行。一句话,这时候的日历才变成了真正的“活日历”(active calendar),成为人们“生活组织”的有力虚拟工具。

  Jupiter media的分析家Michael Gartenberg指出:“今天的在线日历已经开始无限地延伸了你的办公室、你的家庭、你的生活半径了,并且它用空间的延伸换取了人们宝贵的时间”。

  巨头google在线日历的不足

  事实上,早些年,雅虎(Yahoo)、微软(Microsoft)和美国在线(AOL),都已经推出了广受欢迎的网络在线日历。小一点的公司也纷纷推出了相当不错的日历服务,如Trumba、AirSet和30 Boxes。在线日历的市场听起来似乎有点人满为患……。

  现在google来了!它已经携一项名为Google Calendar的新服务进军在线日历领域了。Google的这一新服务旨在使可共享的在线日历用起来像基于电脑桌面的日历程序那样简便、快捷。虽然它还不完全具备这些老竞争对手提供的所有功能,但它的灵巧、易用、人性使用体验……等等诸多优势,让人感觉更像是一套成熟的日历程序,留下相当深刻的印象。

  免费的Google 在线日历的出众之处在于它使用的轻松。如果你想加入一条约会,你只要点击日期和小时,然后就弹出一个简单的小框,你输入事件就可以了。或者,你也可以使用一个名为“快速添加(Quick Add)”的功能,键入这样的短语:“下周五中午与凯蒂在Luigi's吃午饭。”Google就会在下周五12点相应增加一个条目,上面写著“与凯蒂在Luigi's吃午饭。”

  Google的这一新产品因使用了“自然语言”,可以处理非正规手写输入信息。但对于中国用户来讲,目前仅为英文版本的在线日历,这一点的优势则无法体现。Google在线日历还采用了AJAX技术,这使得用户的访问速度会更快。但真正让Google在线日历与那些传统在线日历相比,更具杀手锏的则是它强有力的交互功能。

  Google在线日历可帮助用户发出邀请、整理行程和与他人共享日程安排,用户可将其日程安排与配偶的或各种组织的线上日程安排进行整合。这种多用户日历的整合,更加有利于团队的分工合作,这迎合了现代社会商务、家庭等活动的安排需要,远远比单个的日历安排更有市场空间。如果你善用它的话,任何一个企业、一个研究团队、一个家庭都可以用它来进行分工安排,保证商务、研究、家庭事务进程的合理与缜密。

  但同样,google日历也像其他所有的在线日历一样,根本的不足都在于——它仅仅解决了人们自己和所在团体的活动安排,对于那些社会公开的活动,那些同样时时刻刻影响和需要人们参与的各类公开活动则没有更好地处理。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作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部分,都是非常互赖的。商家依赖用户为服务买单,用户则更离不开商家提供每日所需各种服务。那些旅游、出行、促销、打折、体育比赛、电视电影、培训公开课、校园活动、演出、展览……等等各类社会公开活动不一而足。它们几乎占绝了我们生活中的大多数。对这类社会公开活动信息的创建、搜索、收藏……这可以是互联网时代一个在线日历生活所应该实现的更漂亮的应用。

  自主的创建“微内容”——Web2.0的出现让更多商家或个人基于在线日历,创建越来越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微内容”成为可能。只有将这一部分“活动”的纳入,在线日历作为虚拟生活的组织者——统一协调用户个人活动、与他人协同活动、以及社会各类公开活动——从而才能成为现实。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