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Google的中国谜局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6日 10:03 eNet硅谷动力 | ||||||||||
作者: 小刀马 【eNet特约评论】当初Google挖来李开复的时候,人们对Google拓展中国业务是非常期待的。但是李开复走马上任也已经有些时日了,Google非但没有取得人们所期待的中国开局,反而近日在市场上传出李开复将要离职的消息,一时间扑朔迷离。几个知名的IT论坛竞相转载着这个消息。分析的也是有根有据,其中主要的理由有以下三点:
其一、这次Google创始人质疑Google中国策略,可能退出中国,出来消息后出来释疑的居然是周韶宁。而长期作为Google中国第一新闻发言人的李开复,却只字未有。 其二、李开复在Google中国,仅仅是个人品牌,有一群追随的学生,对 Google主营的搜索业务很少过问。甚至对搜索了解甚少。 其三、Google创始人不管有没有正式说Google要退出中国。但现在的Google中国的情况,肯定不是Google创始人们想要的。” 传闻甚嚣尘上,Google方面无奈出面辟谣,Google中国新闻发言人表示“这不可能”。事件的缘由是不久前,Google的创始人布林发表了一些评论,被外界揣测为Google有可能要撤出中国市场,并且被市场炒得沸沸扬扬。 Google看中李开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看中李的GR能力,即政府公关、协调能力。但从目前所发生的一切来看,Google总部似乎并不满意。更重要的是,Google推出Google.cn是否合适,已经受到Google核心层的质疑。显而易见,Google总部与Google中国在Google.cn上存在明显分歧。据称,李开复、周韶宁为首的Google中国管理层对Google走汉化之路非常坚定,因此,与美国总部的冲突非常明显。一位与Google有较多交往者透露,从Google得知的消息是,在Google总部,许多人坚持反对在Google之外再起名,但在Google中国,又坚持使用“谷歌”立场。事实上,2个多月以来,无论是Google.cn,还是谷歌,在经过第一波公关攻势后,Google实际上并没有做相关追踪传播。 而针对Google可能退出中国的传言,中国外交部日前表示,中国欢迎国际互联网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但前提是必须要尊重和遵守中国的法律。今年年初,Google在中国创建了Google.cn域名,并针对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实施了特殊策略。众所周知,Google的格言是“不作恶!”因此,Google在中国市场也同时提供Google.com服务。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在国外,Google.cn的出现遭到普遍质疑。“在中国,Google.cn与Google.com的同时出现,实际上表现了Google的两种价值标准,有违最基本的商业准则。” 之前,Google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联合总裁周韶宁解释道,“这让一些人产生了误解,以为Google可能会就此退出中国市场。”他表示,Google会一如既往地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目前,在中国市场上,Google正逐步地实现本土化。除了产品的中国化之外,Google的运营模式上也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比如目前已经在全国发展了9家代理商。“这是为了跟中国文化和中国企业使用习惯相吻合,未来我们可能使代理商数量达到20家-30家左右,不过我们不会超越这个数字。”周韶宁说。在Google的国外运营中,在线自助的模式是最主要的方式。但在中国,这一模式并未得到广泛的接受。“这是因为国内互联网发展水平还不够。”周韶宁认为这一情况会慢慢改善。他还表示,采用代理商制度并不会削减Google的收入,因为“整体的搜索市场份额还是不大,这起码需要几年的时间来培养”。 Google在中国市场究竟会走出什么样的棋,其未来的发展瓶颈又会是什么?相信经营理念将成为一道屏障。众所周知,近一两年,Google以搜索引擎为圆心,不断地推出各种关于互联网的产品和服务,意在成为全球信息资源的垄断者。实际上,信息高速膨胀速度已远远超出来对信息整理的速度,在众多的资源中,如何找到更有用的信息或许比六七年前会更难,Google们或许也在不断地改变搜索结果的规则,但是利用市场的潜规则赚钱对Google来说同样重要。如何把握一种平衡,或许才是Google能否在中国市场“长治久安”的关键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