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互联网 > 新浪科技评论空间专题 > 正文

慕毅飞:为网络时代留一块读书的沃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4日 15:43 解放日报

  要是在20年前,有人告诉你,一半以上的读书人将会不再通过图书来阅读,你一定会以为这是疯话。但20年后的今天,在天津,图书馆年轻读者的比例,已不足30%。令人兴奋的网络时代,如何留一块读书的沃土,成为一个并不轻松的话题。

  网络时代的到来,无疑是社会的一大进步。电子报刊和电子图书的出现,更使“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的文人自诩,不仅具有历时的意义,也具有了共时的意义。面对一台
电脑,形同于坐拥四壁书城,更兼有成群的侍从,那是古代书生想也不敢想的神话世界。无缘于网络的现代人,和无缘于图书的原始人,有着相似的遗憾与可怜。

  但人类的每一步进化,很可能也是一种退化,正如生物界的每一步进化,同时也是退化一样。信息少了,是一种匮乏;信息多了,是一种泛滥。信息匮乏的时候,要尽可能多地占有信息,不是一件易事;信息泛滥的时候,要理智地拒绝信息的诱惑,同样不是一件易事。尤其可怕的是,网络不时弹出信息不良的窗口,门户网站也靠擦边球抢抓眼球,那些缺乏自制力的青少年,极易在互联网上迷失自己,成为思想与精神的被诱拐者。

  图书阅读,正面临着荒芜的危险。网络快速地网罗网民,这是网络生存与发展的本性使然;但传统的图书一味呈现出逐利性、快餐性和媚俗性,既以高价令读者畏而远之,更以低俗的策划,坏了读者的味口,将更多的读者逐出传统的阅读领域。应试教育的威力与

网络游戏的诱惑,则使整个阅读群体后继乏人。网络与图书,本该双赢的文化天地,却在强弱失衡中,演绎着现代的文化危机。

  电视、电脑、休闲、旅游……蚕食着越来越多的传统阅读的领地,打造学习型社会的努力,既要从成人世界坚守传统阅读做起,更要在学校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天性。有位学者的精辟之论,值得所有人记取: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阅读改变人生,阅读改变世界。

  □慕毅飞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