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迅雷淘宝们只剩下炒作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2日 09:31 eNet硅谷动力 | ||||||||||
作者: 小海 【eNet特约评论】淘宝的招财进宝服务终于在“尊重民意”的旗帜下被下架了,在经过超过20万人的投票之后、“招财进宝”最终以127872票赞成取消、81322票赞成保留的投票结果结束了其只有一个月的命运。与此类似,华军联手天空软件封停迅雷的故事也只短短的演绎了七天,与前者相比后者连一个“蜜月期”的四分之一都不到,所以现在很多人干脆
就华军-迅雷事件来说,是不是炒作只能是外人的一种猜测,而又至于此事是不是因为双方“市场利益化分不均”前提下的一场小小的摩擦,我想时间早晚会给出结果。而就淘宝的招财进宝事件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变为了一场虎头蛇尾的闹剧,尤其随着招财进宝服务的叫停,与之相关联的任何说法儿和不快都将烟消云散,那么淘宝招财进宝事件和迅雷事件最终留给了我们什么?想来结果也不难找,两个字——炒作! 在迅雷事件发生伊始,双方面连续发表了各种声明,其中不乏要诉诸于法律的“狠话”,可谁也没有想到最终会是“和谈双赢”的结果,这种出人意料的结果非常具有戏剧性,尤其是相对于华军天空指责迅雷软件在下载技术上存在“盗链”等诸多“恶行”时,七天之后的握手言和大有愚人之嫌,尤其是华军,更是多出了煽自己的脸的意味。 在互联网上,太多的人借用着“炒作”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然而在这种“自愚自乐”的前提下,网络还能判断出多少是非曲直和公道?确实,网络只是一种媒体,除了宣传就是沟通需要,可如果总是这种只需要你“跟风”、不需要给你结果的个人或者商业的炒作,不知道我们的眼球儿还能为此坚持多久,因为网民们已经开始因此产生了“点击疲劳”。 就淘宝和华军迅雷们来说,他们作为网络上的商业利益者,所追求的东西无非是高点击率下的商业利润,所以任何能刺激点击量和留住利润的做法都可以一试,就拿淘宝的招财进宝来说,淘宝真的还需要那个投票公证过程吗?我想这事是不用怎么去讨论的,因为在淘宝社区的“建议厅”里的民意表达已经够清楚了,那么就此再多出这十天的投票公证期,只能算是另外一种炒作! 从“一个人癔语”到两个人对骂互攻,再到三方甚至多方的“群殴”,互联网上一般的炒作模式大家都已经都熟稔了,而淘宝为其招财进宝所采取的“投票公证”则开创了网上另外一种吸引住眼球的方式,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天。在这里,我没有讽刺和歪曲淘宝本意的意思,可是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又不能不这么想,毕竟当这一切的风波是非随着招财进宝的停用都将成为网络上的一段“无厘头”,而尤其值得我们反问的是:为了那么一种网络上虚拟服务的去留,真的有必要去动用法律公证的手段吗? 客观地说:现在互联网上的各种消息如果不掰开来看,我想你很容易就会陷入虚假信息的陷阱,除了淘宝招财进宝事件和迅雷事件,传言丽台要退出显卡市场和联想PC将拒用LINUX系统两件事情又给这种网络炒作添上了“诱人”的几笔。一如传言的“联想非LINUX战略”事件儿,在一提一抹之间既证明了媒体消息的“骑墙特性”,又替联想完成了一次“炒作”,提高了其知名度,尽管是争议性的。 在互联网上炒作,很多人就是看中了点击者的这种“无奈无谓”的特点,因为除了当事人没有几个人会去辩驳与追究真假,所以很多人依然乐此不疲的“炒作”着,可什么事情都会有一个度,一旦过了,就会走向反面,就像上面提到的几个事例,还敢来第二次吗? 当某些人只把网络当成其炒作工具,那么他所得到的“真实指数”只能会越来越低,当其言行的可信度降低到一定时,你还会给他点出你的鼠标吗? 招财进宝下架了,迅雷依然在华军那里供人载用,那么谁会是因为过度炒作而第一个下课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