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互联网 > 新浪科技评论空间专题 > 正文

贾敬华:搜索捆绑能否成为占领市场的法宝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30日 10:07 ChinaByte

  作者:贾敬华

  捆绑是厂商有史以来占领市场的一枚利器,微软凭借Windows操作系统的人脉资源优势,把IE浏览器捆绑在内,成就了IE浏览器的雄伟霸业。就目前市场上现有的浏览器软件来说,IE功能称不上强大,界面也不美观,可是捆绑模式却一直让IE浏览器这款优势不足的产品在浏览器市场中保持着绝对领先的市场占有率。

  今天的微软已经无法满足于称雄软件市场的现状,为了拓展自身的地盘,微软的大旗直指商机厚重的搜索市场。在搜索市场,Google短短几年成长为市场不裴的公司,创造了一个商业神话,微软也为之眼红。IE浏览器捆绑成功的实例,令微软再次想到了捆绑这个占领市场的良方。在搜索引擎领域,微软的确相当于从零开始,毕竟自己没有搜索技术,也没有搜索用户,一切必须从头开始并且逐渐向搜索迈进。Google的先进的搜索技术已然是一个不争的事实,Google的用户数量在全球也是无人能及。种种优势,微软试图通过再次捆绑超越Google。在洞悉到搜索引擎市场的巨大商机后,多家巨头参战搜索引擎市场,搜索引擎市场竞争的硝烟日渐浓烈。前有Google、雅虎这样的强势对手,后有腾讯这样的后起这秀,如何再次领先搜索引擎市场,微软再次想到了捆绑这一妙招。

  环视目前搜索引擎的市场格局,微软在竞争对手中并无任何优势,Google既有先进的搜索技术,还有稳定的用户数量,腾讯则依靠QQ空间搜索打造了一种特色搜索。进军搜索引擎市场,微软最大的优势就是数目庞大且忠实的用户群了。通过捆绑策略,能否让Windows用户成为微软搜索的忠实用户呢?借助捆绑策略,微软把IE浏览器打造成为浏览器市场份额最大的软件。于是,微软在中国公演IE 7.0浏览器产品时,已经把搜索捆绑在IE 7.0浏览器中,试图通过捆绑与Google等强势的搜索引擎运营商抗衡。

  微软想再次借助捆绑策略走捷径进军搜索市场,打造又一个搜索引擎的

神话。面对捆绑这种不“公平”的竞争,微软在搜索引擎的竞争对手也开始酝酿捆绑。来自国外媒体5月26日的消息称,Google与戴尔近日达成协议,双方合作在戴尔的PC产品中预装Google软件。据一位熟悉谈判内幕的消息人士透露,戴尔电脑将预装一个Google桌面软件套件,其中包括大量的个人计算应用软件,比如Google工具条等。此次Google将在1亿台PC中安装Google桌面软件套件,这意味着Google将轻松增加1亿用户。微软与Google的搜索引擎市场争夺战,已经演绎成为今天的软件捆绑战。

  Google与戴尔达成的捆绑不同,微软将搜索捆绑在IE 7.0浏览器中,但用户可以自由更换默认的搜索引擎。捆绑在戴尔机器的Google桌面软件套件,似乎有点“强制”,用户若不想使用,只能卸载。表面看来,微软的捆绑似乎有点人性化,Google的捆绑略显霸气。在激烈的搜索引擎市场争夺战中,捆绑是否能够成为占领市场的法宝呢?

  回顾微软捆绑IE浏览器的历史不难发现,IE浏览器之所以会借助捆绑走向成功,与当时浏览器的特定环境有无可分割的关系。浏览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93年,当时只有Netscape一款浏览器。1994年10月经过Netscape改版后的浏览器1.0版诞生,网景公司也因为Netscape扬名于世。当网景公司在95年成功上市时,浏览器市场已经是Netscape的天下。一直潜心研究视窗

操作系统的微软,敏锐的诱觉洞察到浏览器市场的商机。微软向Spyglass公司购买了IE 浏览器的源代码,准备大举进军浏览器市场。微软的佳作Windows 95上市之后,IE浏览器已经作为操作系统的一个部件集成中操作系统内。让人们彻底摆脱枯燥文字提示符操作的Windows 95在操作系统市场中大获全胜,IE也从中受益。随后,微软开始的每一款操作系统中,都集成了IE浏览器这个组件。当Windows 98走向全球时,浏览器市场已经是微软IE浏览器在主宰,网景的Netscape已经成为落日黄花。一路走来,IE浏览器至今仍然是浏览器市场的霸主。

  今天的搜索引擎市场,与过去的浏览器市场完全不同,当时浏览器市场只有微软与网景两家,如今的搜索引擎市场已经是Google、雅虎、百度、微软、腾讯、新浪爱问等多家分食。多家搜索引擎并存为用户提供了多种选择,一味依靠捆绑的强制手段,无法令用户认可。要想赢得市场,赢得用户,必须提高自身核心

竞争力,捆绑的捷径已经无法适应今天的搜索市场!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