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互联网 > 新浪科技评论空间专题 > 正文

BlogBus的车轮开往何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9日 16:32 eNet硅谷动力

  作者: 小捷

  【eNet特约评论】BlogBus,国内WEB2.0最早的淘金者之一。当WEB2.0的概念逐渐普及的同时,它的锋芒却不幸被众多后来者掩盖。直到近期,一项博客搬家服务却使其再度引起了各方的关注。

  搬家:Blogbus的发难?

  所谓的“博客搬家”,就是帮助用户把BLog内容从先前的BSP网站导入Blogbus的一项服务。自3月7日开始,Blogbus陆续向中国博客网(Blogcn)、博客中国(Bokee)、新浪博客、和讯博客、网易部落、天涯博客、MSN Space和BlogDriver等多家BSP的用户提供了搬家服务。对于Blogbus而言,搬家服务或许只是“专业化”战略的延伸;但是对于业界和媒体而言,此举则是Blogbus向其他BSP的“发难”。导语中的引言或许就揭示了部分业界人士对于Blogbus此举的想法……

  事实上Blogbus并不是第一个提供博客搬家的BSP。早在2006年1月,歪酷博客(yculblog.com)就在国内互联网最早推出了“帮助用户搬家”的服务。如果要指责搬家服务是种挑衅行为,恐怕也不用把矛头对准Blogbus吧?

  何况Blogbus的CEO窦毅早已阐明,用户可以自行决定用搬家服务最终把数据迁往何方。相比歪酷博客、和讯博客推出的类似服务只允许其他BSP用户搬入自家网站的做法,BlogBus的搬家服务显得更为大度。怀疑Blogbus借搬家服务“诱导”用户进驻的论调完全是无稽之调。

  而且,如果单纯从用户的需求来考虑,这一服务无疑是相当实用的。话说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互联网上自然也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BSP。当感觉不满意的时候,与其等待BSP不知何时才会到来的更新,还不如直接选择“搬家”。君不见按摩乳同志已经多少次更改过“住址”了。从中国博客网到SOHO小报直至现在安家的歪酷博客,按摩乳频繁的搬家可谓是当今中国博客“搬家风”的典型……

  Blogbus:开往何方?

  攻击Blogbus搬家服务是恶性竞争的论调显然是无稽之谈,但是预言BSP的竞争将更为激烈却并非无稽之谈。诚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说,“BlogBus提供的不是一个对其它BSP存在‘恶意攻击’的服务。但是各BSP的利益短期内可能有一定损害”。而对于Blogbus而言在更为白热化的竞争种如何胜出,将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无疑,Blogbus的搬家服务给了用户一个用鼠标选择BSP的机会——“想搬就搬,要搬得轻松”。但是博客们会不会因为搬家服务而爱上Blogbus呢?这需要由Blogbus自身的服务质量决定。

  和新浪博客等门户出身的BSP以及博客网等媒体化色彩浓厚的BSP不同,专业化色彩更浓的Blogbus明显趋向于一种“用户第一”、而非“资讯第一”的模式。如果说新浪们、博客网上的个人博客更像是一个个迷你的资讯平台,那么Blogbus上的个人博客则更类似于一个自娱自乐的私人庭园。对于想选择一个安安静静写博客的人而言,Blogbus或许正好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当然,从另一种角度而言,Blogbus这种自闭的气质也是让一些用户望而却步的原因。虽然Blogbus在国内BSP中率先推出了TAG、群组等方便“同好们”(意味有共同爱好的人)相互交流,但是相比靠名人博客出位的新浪博客们和专栏众多的Donews们,Blogbus的气氛在整体上似乎显得沉默了一点。如果要选择一个热闹的社区或是一个浏览小道消息的去处,恐怕很少有人会把Blogbus列为第一选择。

  综上所述,在Blogbus,或许你感受不到追逐点击率的疯狂(人难免会有渴望被关注的内在冲动),但却可以惬意享受精致的模板和人性化的服务。所以,不同的人对于Blogbus的看法可能截然不同。这也决定了当不少BSP在考虑着“传媒”这个概念的时候,Blogbus注定只能选择“专注”……

  Blogbus PK Bokke:“专注”价值几何?

  说到这,笔者不禁想起Bokee——一家以“花心”闻名的BSP。同为中文BSP中元老级人物的二者,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

  博客网显得更“早熟”些。从成立正规化团队到引入风险投资,博客网在方兴东的指引下走上了不少互联网企业曾经走过的路途。而在具体业务层面上,或许是因为方兴东先生个人的门户情结吧,打着WEB2.0旗号的博客网却有着浓重的WEB1.0气质:首页密密麻麻的页面让人和门户们别无二致,而短信+广告的收入组成则让传统门户们感觉到了一丝寒意,至于其赖以成名的博客专栏早已缩水成为了首页上一个可怜的小豆腐块了……

  相形之下,Blogbus的“创业”气质更明显一些。虽然关于Blogbus融资的传言早已传得沸沸扬扬,但是,窦毅早已在个人Blog上声明“我们自己把之前所谓“第一轮”出让给VC的股份买了回来”。对于想保持决策独立性的企业而言,拒绝风险投资的介入并不奇怪。但是在引入风险投资后又进行回购,除了在显示资金的充裕之外,是不是也是一种对于“独立”特性的强调呢?在具体业务层面,Blogbus“关注用户”的专业化特色早已深入人性,这里也就不再赘述了。

  定位的不同,也使得两者面临着不同的“钱途”的……

  对于博客网而言,更偏向于的媒体定位使得“广告”成为了其当前和可以预见的未来的主要收入。虽然业界普遍认为,网络广告依旧具有很大的潜力,但是面对新浪、搜狐等的强邻环伺,博客网能抢到多少份额还是一个疑问。甚至连方兴东自己都说,“我们和新浪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上”,“至少在流量上,博客网只是新浪的十分之一左右”……

  而对于Blogbus而言,专业化BSP的定位使得如何打开用户的钱包将成为其当前和可以预见的未来的主要任务。国内BSP中率先进军收费服务这片蓝海的行为展示了它的底气;而率先实现赢利或许也预示了这片蓝海或许将大有可为。但是,专业化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其在“流量”上蒙受了损失。在百度的2005中文BSP排名中,Blogbus跌出了前三,仅名列第七。这对于Blogbus可并非是一个好兆头……

  “但BSP竞争加剧的一个长期趋势应该是各BSP提高自身的服务,或者在差异化定位上增加自己的优势”,在这个BSP普遍燥热的大环境下,窦毅以及他的Blogbus却异常的冷静。或许这份冷静能让他们在燥热的大环境找到突破口,开往梦想的彼岸……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