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互联网 > 新浪科技评论空间专题 > 正文

王超:新媒体无边界混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2日 15:29 《IT经理世界》杂志

  □ 王 超

  媒介就是信息。新兴媒体的创新集中在传播介质,而且还远不止如此。

  新兴媒体的大量涌现令人眼花缭乱,几乎在向如影随形的方向发展。真的要有这么多的媒体吗?哪些是未来之星,哪些只是昙花一现;哪些是主角,哪些在跑龙套;一下子很
难看清楚。

  粗略分析,新兴媒体的发展大概在纵横两个方向上。一个发展方向以改变传播特性为主要诉求点,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代表:通过网络智能识别受众,强调体验和互动。内容生产日趋分散化和个性化,博客、播客、手机短信、彩信漫天飞。这个方向最具吸引力的业务模式是搜索和基于流媒体的互动视频。另一个创新的方向是横向扩张。电波媒体覆盖到了以前无法覆盖的区域。从楼宇、卖场、机场等公共场所,到公交车、地铁、飞机和火车等交通工具。它们在呈现形式上与电视颇为相似,只不过有的是纯粹的广告平台,比如分众传媒的楼宇电视;有的更像传统电视,基本的业务模式是节目中插播广告,比如广源传媒的列车移动电视。

  显然,新兴媒体的创新集中在传播介质。这首先是技术进步的产物,TMT(Technology/Media/Telcom)已经处于深度融合状态,微软、索尼、

苹果等公司都在谈论媒体的未来。传播学的鼻祖麦克卢汉40年前讲过的那句名言“The MediumIs Message”(媒介就是信息)似乎已经预见到了今天的新媒体革命,而且还远不止如此。

  最近看到一个日本公司的广告创意:大约500名年轻人都穿上一件超大的白色圆领T-Shirt,背后印上一家搜索引擎公司的广告,在同一个时间走在东京最繁华的商业街上。这里人就是媒介,人也就是信息。而人所包含的信息也不光指他T-Shirt上面的字,还有他们脸上或灿烂、或忧郁的表情,甚至青春痘、五颜六色的头发以及各式各样的鞋子。类似的事情我也经历过一次。大约是在四五年前,在苏州,参加明基公司(BenQ)的一次合作伙伴大会,大清早,BenQ的总经理李耀带领整个管理团队和所有的合作伙伴一起,骑自行车绕苏州城一周。每个人都穿着会议统一发的印有BenQ 标志的T-Shirt。这种创意策划往往是突发奇想,而且只能偶尔为之,但它的确说明媒介的张力是无限的。

  这种无限的张力嫁接在一个巨大的人口基数上,就会生成更大的想像空间。对于中国国情,温家宝总理讲过一段颇有深意的话:“再大的数字,如果除以13亿,也是很小的一个数字;再小的数字,如果乘以13亿,也是一个巨大的数字。”13亿是“数字化”中国的一个“分母”,而“分母”生意是最能扩大的生意。在这个大“分母”下面还有很多小“分母”,比如,中国现在有1亿多网民,有4亿多手机用户,有6000万宽带用户。这些数字不由得使很多人异想天开:“如果每个人给我1分钱,我就发了。”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新媒体的业务模式的关键点就是,找到向庞大人群低成本地收取少量费用的方法。短信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于是类似的新业务趋之若鹜。今天,中国的互联网站超过70 万个,这大约用了10 年时间。而传统的报纸杂志发展了几十年,也只有1万种杂志,2000多种报纸,电视台则只集中在广电领域。相对于原来封闭严肃的新闻传媒领域来说,互联网就像满地疯长的野草一样。

  投资在给新媒体的发展火上浇油。大势似乎好到使投资人用不着仔细分析每个具体项目到底如何。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9%以上的GDP增长速度,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不断完善中的越来越开放的市场经济体系,被认为有很大升值空间的人民币,一批在海外上市公司业绩表现良好的“先行者”,这些似乎已经构成了金钱最应该流向的地方。一个产业的迅猛发展必然造成生产要素的转移和重组。就媒体产业而言,传统媒体的很多人才携带着大量的隐蔽资源(包括经验、客户关系等等)投身新媒体;媒体投资的90%以上投向了新媒体。他们共同促成了今天新媒体领域的热闹场面。而另一方面,媒体受众的转移速度没有这么快,据美国报业协会的统计数字,从1998年到2005年的8 年间,成年人中阅读报纸的比例从58% 下降到52%,大约下降了6 个百分点,这个转移速度并不让人觉得太触目惊心。在广告市场,美国互联网广告占整个广告市场的4.6%,而在中国这个数字是2%多一点。这说明让广告主接受一个新的媒体需要一个过程。受众和广告主的迁移速度远远低于投资和人才转移的速度,这种速度上的落差造成的结果就是,新媒体普遍面临巨大的市场开拓压力。而如果这种落差过大,维持时间过长,就是泡沫。

  到此为止,新媒体还是一个无疆界的战场。

  (王超,广源传媒首席执行官)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59,000篇。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