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新浪新任CEO曹国伟任职描述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0日 20:09 新浪科技 | ||||||||||
![]() 图为:新浪首席执行官兼总裁曹国伟先生(图片来源:新浪科技)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曹国伟 职务:新浪CEO兼总裁 任职时间:2006年5月10日——
任职描述: 曹国伟系出名门——大学毕业于复旦新闻系,做过记者,后来留学美国攻读媒体管理硕士。曹认为这些背景有助于其理解和管理新浪这家媒体公司。 因为英文名叫Charles,所以在新浪曹国伟得了一个特别的称呼“老查”——新浪人独有的一种幽默感。老查1999年空降新浪担任财务副总后一路稳升,操刀新浪历史上最成功的两次并购,奠定了新浪当时在无线增值业务上的霸主地位,代表管理层同华尔街和投资者交流,主管财务、人事、行政,以及网站内容、销售、市场,“介入运营的方方面面”。 据一家管理咨询公司的调研,在一个企业里,CEO人选主要来自于两种人,一个是销售总监,另一个则是CFO。在国外由CFO而CEO的例子屡见不鲜,而在国内,由CFO而CEO却鲜有其人。曹国伟的此次履新,也可算是中国企业职业化管理进程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了。 由于处在全球互联网产业爆炸式增长、互联网商业模式从无到有、互联网技术一日千里这样一个特殊历史时期,又位于新浪这样一个最具特殊性的平台上,新浪的6年使曹国伟经历了一个上市公司的CFO所能经历的所有事情——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融资、无数次的兼并收购,以及用三天时间祭出“毒丸计划”化解一次突然的并购,还有使新浪成为中国第一个真正通过美国萨奥法案的上市企业。 自1999年年底到2000年4月,曹国伟主持设计了中国互联网公司在海外上市的结构雏形,为新浪网以及其后的十余家中国概念股在美国NASDAQ上市进行了成功的探索与尝试。 2000—2001年: 在曹国伟先生的推动下,新浪在网络营销进行了突破性尝试,在此之前,中国所有的互联网公司的网络广告售卖方式都是照搬美国的CPM模式,但是国内客户及广告主很难认同,广告拥有庞大的潜在市场空间,但是成长并不乐观。2001年曹国伟先生在互联网营销模式上进行重大改革,将广告售卖方式从原来的美国CPM模式改为符合中国广告主需求的分时段、全流量等,该销售创新模式一经推出,受到广告主和客户的一致推崇,这一重要举措为新浪在互联网广告市场一直保持绝对领先地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2003年,在曹国伟先生亲自主持谈判完成两次并购(讯龙和网兴),使得新浪在无线互联网领域由相对落后的局面迅速改变,新浪在2003年、2004年连续两年在无线市场占据了绝对优势,获得稳定而充分的利润保证。2005及2006年在业务收入及规模上始终保持市场前三甲的地位。 2005年初,新浪遭遇“盛大”事件,曹国伟先生全权负责处理危机,在三天之内抛出“毒丸计划”,使新浪安全渡过危机,这次举措获得业界同仁的钦佩。 曹国伟先生主抓网络销售,进行内部销售管理系统的改革,在引进多媒体广告技术及整合营销方面进行了有力推动,使公司销售业绩保持连续17个月的高速成长。这期间,曹国伟先生亲自拜访重要客户及代理商,对网络营销的发展形成更为清晰准确的判断及思考。 2005年,曹国伟先生极力推动公司运营鼓励网友自发生产高质量的原创互动内容,在这一战略思想引导下,新浪制定了博客内容发展计划,曹国伟先生对运营及技术准备提出关键指导意见。2005年9月,新浪博客一经推出立刻获得空前成功,被业内誉为互联网营销经典案例。新浪博客在今天能够在同类服务网站中获得的翘楚地位来自于曹国伟的坚持与推动。 2006年伊始,曹国伟连获两个奖——“2005年度中国广告最有影响力人物”和“2005年中国杰出CFO”。 声明:新浪网科技频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绝不意味着新浪公司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