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鹏雷:汪延转任副董事长是对新浪模式的再肯定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0日 16:00 新浪科技 | ||||||||||
文/贾鹏雷 新浪到今天树敌无数,然而朋友更多。对于汪延而言,最大的事情就是如何在这种亦敌亦友的关系中找到更好的出路。 选择在公布财报的时候宣布高管变动,这是新浪的预谋。汪延的辞职不是开始,更
外界对汪延下课CEO的猜测有些日子了,想想确实是挺有意思的。当事人并不说话,倒是外面的人一锅粥。到底是为什么离开,我想,除了汪延和少数的几个人,再也没人知道了。 无论怎样,我都相信,这是新浪一种安排。这种安排决不会给新浪带来任何损失,只能带来好处。 今天的新浪建立了一种模式。在汪延与陈彤的结合中,制造了一个系统。再也不会有第二个系统出现了。陈彤可以放心的在多写几本《新浪之道》。甚至《新浪道》、《新浪道道道》,根本不必担心谁能把新浪的灵魂偷了去。这种书卖的很好,都被不死心的人、梦想再整新浪出来的人买了去了。看完后发现,徒增对新浪的好感。无法copy这种模式的根本原义在于,这是伴随着新浪的庞大业务共同成长起来的,没有人完全设定好,是大战略与见招拆招的产物。不过是总结了一下而已。 陈彤偷着乐了。汪延乐得更厉害。 年初跟汪延聊天,聊了很多互联网的未来,当时已经风传他的消息了。他讲了很多新浪可能的变化,这些变化都是长时间的规划,涉及到新浪在未来竞争环境中的重新定位。现在来看,新浪的发展是延续着这种规划进行的。这样的人,他离开新浪,谁信呢? 唯一不同的,是新浪面对的时代变化了。在过去的几年中,它几乎可以习惯于自己的一头独大,它建立起来的,并不是一个舆论影响力,也不是400多人的编辑队伍,这都不是她的核心竞争力。这一点,你可以从sohu身上找到极其类似的内容。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它建立了一种阅读习惯,因为这种习惯,它继而转化成为影响力。就像微软操作系统那样。不见得是最优秀的,却深入骨髓,在你的大脑里建立起了视窗与目录。 然而,达到这一步,取决于诸多因素的合力。对门户们来说,试图重新找到那个时代,已经不可能了。 汪延不干总裁,只是新浪的一个新台阶。 声明:新浪网科技频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绝不意味着新浪公司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