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数字商业时代》王鹏越
意料之中的调整,自然引来意料之中的议论,但在我看来新浪作为国内最成熟的大型上市网站,其高层人事的调整的真正原因是来自资本的推力,其目的是为新浪在今后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的发展保持全面提速。
坊间关于汪延任满退位的种种猜测,我个人认为这些猜测没什么意义,汪延作为新浪的第三代领导人已经不错地完成了历史使命,新浪在汪延时期依然保持了其中国互联网旗帜的"先进性"。
"汪退曹进"对新浪恰恰说明了新浪管理团队的集体成熟,曹对新浪比较熟悉,作为CFO兼总裁一直负责新浪实际操盘的重量级人物之一,因此这个人事调整是平滑的。
其实,在汪时期,一些媒体就特别留意新浪的砥柱人物曹国伟和陈彤。曹的新闻背景与深厚的财务运营功底在今天的业内是不多见的,而陈在中国网络乃至新闻传媒方面的全新尝试与成功实践更无出其左。曹、陈二人有一个相同的特点就是低调,采访这二人他们和你提的最多的是集体力量与集体智慧。
新浪"第四代领导人"的出现也从一个侧面暗示着这家上市公司过分张扬CEO个人因素的时代的理性终结,这是新浪新战略的一个利好,甚至是中国壶联网的一个重要利好。当然,这对于那些喜欢拼命作秀与媒体秀托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不要过分夸大汪的任满退位,也不要过分夸大"曹陈政府"。我们更应该关注新浪未来的发展。事实上,特别是2005年下半年以来,新浪的一系列新动作正是其悄然提速的结果。
新浪blog已经成为2006年度最大的"蓝海事件",新浪正在为中国建立个人超媒体的温床,而其最新的探索不仅领先与业界,甚至在某些方面的突破是国外同类所没有的。新浪blog甚至有可能改写门户的定义。
这也使得新浪与整个中国互联网经历一场新提速的洗礼。对于新浪及其"第四代领导人"来说,新浪真正的问题不是来源与外面,不是盛大和TOM,说盛大收购新浪是一种没有常识的说法,在二级市场买股票和真正的公司收购完全是两回事。
新浪的真正问题,或许恰恰来自在对blog的未来的发力过于"平稳",有可能跟不上blogger的需求,在超媒体个人全球化的扁平时代,以新浪目前对blog的重视与人力投入来说似乎有后力匮乏的危险。
尽管,新浪目前的第一华文大网的地位显赫,它可以进一步加速拉大与国内对手的距离,但毕竟,微软、google在超媒体方面的强势与后发力也是极其可怕的。如何更准确的定位,与更贴近中国用户的需求,对未来的新浪来说不应该是可以高枕无忧的事。
声明:新浪网科技频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绝不意味着新浪公司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