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互联网 > CNNIC发布中国C2C调查报告专题 > 正文

图文:CNNIC顾问吕伯望介绍C2C调查内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09日 13:32 新浪科技
科技时代_图文:CNNIC顾问吕伯望介绍C2C调查内容
图文:CNNIC顾问吕伯望介绍C2C调查内容(图片来源:新浪科技)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新浪科技讯 5月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2006年中国C2C网上购物调查报告》热点数据,这是中国互联网业界第一次以C2C用户为对象所作的较为全面的电话抽样调查和网上在线调查。

  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3月,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城市共有C2C网上购物消费者200万人,在网民中的渗透率达到16.2%。淘宝网已经全面超越eBay易趣,其用户份额为67.3%,e
Bay易趣为29.1%。

  吕伯望:谢谢各位新老朋友,对吕伯望来说都是新朋友。我们的报告调查数据出来以后,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整理超过120页的报告,就是自从我们开始想要做C2C网上购物调查开始,就调查结果跟我们当初要做这个调查的时候头脑里的一些想法有许多让我们是没有意料到的一些方面,今天我可能大致上也都说一下。

  我们先看三个城市C2C网上购物电话随机抽样调查,我想在场许多记者朋友们可能都已经看到过好象还是有一些报告说到中国网上购物的渗透率都有60%、70%的这种情况,我们的报告这次对三个城市里头对中国互联网渗透率最高的三个城市里面,包括B2C包括C2C这类的网上购物消费者,网上购物的渗透率实际上在北京是超过30%,在上海是27.4%,这就是网上购物中国实际上网上购物的渗透率应该是在30%以下。这是一个情况。C2C的网上购物,就是把B2C划出去,C2C的网上购物,大家可以看到三地的渗透率的情况非常不一样,网上渗透率包括B2C和C2C,B2C北京最高,但是上海的C2C网上购物相对活跃一些,所以上海C2C的网上购物渗透率上海最高,广州比较低。

  我记得我们做半年度的网民调查情况的时候,香港一个大学的老师做的一个香港网上购物的调查情况,网上购物渗透率大概是25%左右,我们的广州是11.5%,如果将来B2C正好也是20%左右,就香港和广州的情况实际上比较类似,居民在日常生活中购物非常的方便,所以日常生活中能就近购物就导致了在网上购物的渗透率比较低一些。

  刚才看到的是网上购物的消费者人数,就是C2C这边,北京是75万人,上海是85万人,广州只有38万人,三个城市加在一起是接近200万,这200万人购物的情况是这样的,就是有一部分人只在淘宝购物,有一部分只在eBay有过购物,既在淘宝又在eBay购物的三个城市总体来说占23.6%,只在拍拍或者一拍有过购物的概率更低一些。我们对这200万人中,就2005年这一年有过购物的人数,2005年这一年在淘宝网上有过购物的人数是117万,除了2005年之外,加上2004年以前,或者加上2006年3月份之前的数据淘宝网上有过购物的是145万,2005年一年是117万,在淘宝网和eBay易趣网有过购物大家可以看到淘宝网有40、50万人。我们这个调查数据就决定了一点,就是网站的注册用户数可能相对于有过购物的人来说,注册用户数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比如我们都知道eBay易趣很快宣布有2000万人的注册用户数,实际上三个城市里头有过购物的人数eBay也不过100万人,推到全国的话,也就是300、400万人的样子和它的注册用户数差距很大。不仅仅是购物人数让eBay落后了淘宝,然后我们发现每个人平均在淘宝网上的购物次数也比eBay易趣高一些。如果把2005年有过实际购物的人数和每人平均的购物次数相乘,就相当于淘宝网在2005年有过接近500万的购物人次,eBay易趣是215万。拍拍和一拍网就相对小得多,我们后面看到拍拍网的增长势头还是很好。

  购物频度就是这样分布的,淘宝网上购物的人在2005年这一年买过的频度包括买过的12次以上的情况,这是一个分布,我们看到最多的人是一年里头只购一、两次物,购三、四次物的人大概是1/4多一点,超过12次的在淘宝网上占了15.1%,eBay是7.7%。刚才提到的一个是购物人数,第二个是购物频度,下面要说的是用户市场份额,是根据用户人数乘以用户频度算出的市场份额,我们定义为用户市场份额,但是在C2C,尤其是

电子商务领域的市场份额,最好的市场份额的定义应该是成交额的定义,大家知道淘宝网公布每个季度的成交额,但是eBay易趣网2005年第一季度以后,就没有再公布网上成交额的数据,我们试图从他们的用户数据库里面抽样,但是可能eBay易趣作为一个国际公司,可能比较关注用户的隐私保护问题,所以我们的请求没有得到满足,我们最终就用电话和网上联机的调查,没法实际接触卖家,每年卖掉的商品总额,所以我们不太容易得到商品总额这个数据,我们用了一个比较近似的办法,这个近似的办法就是用户人数乘上购物频度,按道理如果加上平均的成交金额,这三个数字如果相乘的话,就等于成交额,但是我们现在等于是三个因素里头我们缺了一个平均成交金额,我们之所以缺少一个平均成交金额,因为电话调查中商品类别高达20种左右,经过我们综合以后还有19类产品,19类产品我们电话调查里面都没法访问,我们用网上调查得来的数据跟电话调查的数据对比了一下,网上调查eBay易趣网和淘宝网2005年超过200万人次,淘宝网高达500万人次的成交。购物次数的情况下,实际上单笔成交金额两个网站的成交金额是趋向一致的,这三个网当中,买家人数和次数平均单笔成交金额,我们就缺这个数据,在我们网上的数据的情况看,比较接近,但是确实eBay易趣要稍微大一点(单笔的成交金额),所以如果从这个角度考虑,我希望我们市场份额的数据就是有一个概念、有一个印象就可以了,因为这毕竟是我们是用模拟的办法去模拟成交额的一个市场份额,但是这种数据我想只是提供一个给大家一个印象,我们有一些其他的调查机构,他们根据淘宝网公布的数据去反推eBay的成交额,这样得到的市场份额的结果可行度可能更低一些,像用我们最大可能的办法去模拟市场份额,但是我始终对模拟的市场份额还不是很满意。以上是我对用户市场份额做这样的解释。

  可能C2C网上购物有许多媒体报道过,可能在座的记者也写到过有许多用户买了商品不满意的或者碰到了虚假的产品,甚至可能碰到诈骗的情况,这个是C2C网上购物最让人不放心的调查结果的数据,最让人不放心的就是商品品质的问题,北京、上海、广州都有接近2/3的人对商品的品质感觉最让人不放心,卖家的诚心还有1/3的买家对卖家的诚心感觉不放心,这是一个多选题,两项加在一起总额超过100%。主要就是这两个问题,一个是商品的品质,第二个是卖家的诚信,这个百分比非常高,是不是买家从此对C2C网上购物就却步了?其实不是这样的。

  我们也问过这样的问题,通过自己的购物体验你会推荐亲朋好友去C2C网上购物吗?超过2/3的人都会推荐,推荐自己的亲朋好友到网上购物,这就说明网上购物确实有魅力所在的地方,同时网上购物同时有不规范、虚假甚至欺诈的情况存在,如果不可避免也不会有超过2/3的人推荐亲朋好友到网上购物。我们问了他们半年内还有想增加什么样的网站上购物呢?淘宝网除了广州,北京和上海都接近2/3的人都会选择在淘宝网上购物,这也是一个多选题,eBay上海比较多一点,是43.8%,北京和广州也就1/3的人在eBay易趣上购物,这当中肯定有人从中选择了淘宝网和易趣网,这两个网站同时购物的人可能也有一定的比例。

  底下的当当网和卓越网是这样的,在C2C网上购物的人并不一定会跟B2C网上购物的消费者是重合的,我们发现在C2C网上购物的人,我们后面的网上调查就发现,C2C网上购物的人大概有40%以上的人是不在B2C网上购物的,在C2C网上频繁购物的人在B2C网上很少购物,所以当当网和卓越网的调查反映的只是C2C网上购物消费者他们除了在C2C网上会增加购物以外,其中在北京10%左右的人会选择在当当网或者是卓越网这样的B2C网上增加购物。

  刚才我们说的都是三个城市的电话调查,三个城市C2C在网上购物全国的比重是根据在线调查得出的,我们可以看到三个城市的买家数实际上都不到20%,但是买家的购物数都占了全国的1/3以上,卖家数比买家数占的比较多,卖家数的比重都超过了一半,也就是全国买家买的货有一半是从北京、上海、广州买家买过来的,这是三个城市的情况。三个城市的比重都是在线调查的结果。

  接下来是三网站在C2C网上购物的在线调查,我们这次的在线调查,中国可能到目前为止拍拍网已经关掉了,已经并到淘宝网了,当当网也退出了,中国严格意义上叫做C2C网站有三家,我们就从三家C2C网站上挂了链接,我们没有在任何其他网站上挂出链接,最主要的是我们调查的受访者的对象必须是某一个C2C网站的注册用户。所以这只是在淘宝、eBay易趣和拍拍网上做在线调查的结果。(见图)这是三个网站各自购物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类别,可能跟B2C网站很不一样的是,B2C主要是书籍、音像制品为主要的商品类别,我们可以看到在C2C上买家购买最多的是服装、鞋帽、服饰和

化妆品、珠宝这两类商品,是有最多的消费者购买,这是淘宝的情况,eBay的情况是服装也是第一位的,居第二位的是电脑、电脑配件这样一些商品,也就是说淘宝网是服装、化妆品以及珠宝,eBay易趣是服装和电脑是前两位的。这是购买的商品,这是购物频度,就是在网上的受访者购物的频度要比电话调查的用户总体购物频度要高得多。你可以看到淘宝网上有很多的人每周每月都买,我们定义了一个购物常客的比例,购物的常客指的是2005年全年买了超过12次,包括基本每月都买基本每周都买的用户都包括在内,这是我们定的一个购物常客的比例,在淘宝网的受访者有55.4%是淘宝网的购物常客,eBay易趣购物常客低一些。我们可以看到为什么eBay易趣购物常客比例会比较低。

  我们说到的购物频度当中,我们知道有一种叫电子卡,像电话卡、游戏卡像虚拟货币,购买这种卡类商品的人,这种虚拟商品的人的购买频度是非常得高,所以我们如果考虑把卡类用户排除掉,就是非卡类的买家,也就是买实物商品的买家的购物频度,就是把卡类用户排除掉,卡类用户占的比例不少,尤其是拍拍网,是卡类用户比例特别高,把虚拟商品排除掉的实物产品的买家购物频度,我们依然看到淘宝网比eBay易趣购物频度要大很多。

  我们这次调查当中,我们发现女性在C2C网上购物当中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可以说我能够想到的互联网应用当中,女性已经可以占到半壁江山的情况并不多,但是在C2C网上购物这一块女性已经接近半壁江山了。对淘宝网来说,无论是买家还是卖家,女性的比例数都特别高,都快要接近一半了。刚才我们看到的淘宝网是服装化和妆品都是买家比较多,女性买家同样还是这两类商品,但是结构次序倒过来了,像化妆品及珠宝都是有很多的女性购买,然后是服装,第六和第七类是电子卡、电脑,还有后面的第十和第十一类都是家电和数码产品,男性购买的比例很高,但女性购买的比例很低。我们可以看到商品的性别构成其实就是可以这么说,个人通讯产品、电脑家电、成人用品这些是男性比例占比较高的商品类别。女性买家比较多的是

宠物及宠物用品,化妆品及珠宝、食品与保健品、居家用品、日用品,然后就是服装、玩具,这些都是对淘宝网来说女性买家超过一半的情况。

  eBay是一个比较男性的网站,eBay的男性占了60%左右,网上调查男性的比例更高,有百分之七十二点几是男性,所以eBay女性买家超过男性的购物类别有三种,一种是化妆品及珠宝还有宠物用品和玩具。我们单独把服装化妆品及珠宝类商品拿出来,看女性买家的购物频度,发现女性购买也很多,买服装化妆品珠宝类的买家中女性中有2/3是常客,常客占了一半的比例。这类常客已经占了淘宝网的1/4,也就是每4个淘宝买家中有一个就是女性买家,买的就是服装品、化妆品及珠宝就是这么一个概念。

  我们的报告中还对性别和年龄进行了分组,比较有意思的就是25岁以下的女性占的比重都比较高,就是对淘宝网来说,25岁以下占的比重高,但是购物频度比较高的是30岁以上的女性,这个是在我们报告中更详细的一个分析。

  接下去我们问了一些网上购物行为的问题,就是问购买商品的主要用途,95%以上的买家都是个人自用,但是有一个特别高的比例就是实际上eBay网有30%以上,淘宝网有40%以上的买家都说我买的商品是送给亲朋好友的,C2C网上购物的商品品质其实是买家最关心的,但是同时还有30%、40%以上的买家买的商品实际上是当礼品用的,75%以上的买家关心性价比,就是首先关心的是价格,同时关心价格以后就是哪个商品价格最便宜,看到这个价格以后,最关心这个卖家的信用等级如何,就是这个卖家的信用等级是最让人放心的,就买这家的商品。买卖双方的商谈感受,89%的人的淘宝网民觉得很重要,eBay认为可以留下联系方式,包括电话、即时通讯工具,包括淘宝的旺旺,这时候淘宝的买家有更多的人觉得跟卖家沟通感受还是很重要的考虑因素。旺旺已经接近90%的人在用旺旺,eBay易趣买卖双方最常的沟通工具是电子邮件,拍拍网有93%的人用的是QQ。

  网上支付淘宝网比分比比较高,有94%的人网上支付,这其中有95%是用支付宝来支付。网上汇款占5%,最主要的是支付宝。网上开户超过一半是中国工商银行开户,15%左右是招商银行,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都是10%以上,所以这四个银行加在一起占95%以上,四大国有银行中中国银行在网上C2C购物消费者当中占网上银行开户数的比例相当低,只有1%左右,我忘了可能是淘宝网不支持中国银行的开户银行的帐号。

  刚才说的电话调查中也问到了网上购物的不愉快的经历,这是同样一个问题,实际上卖家发送的货品不对板、赝品、劣质残损,这是品质方面的问题,其中淘宝网有一半的人没有不愉快的经历,其他还有几项因为比例数比较低,所以删除了。

  不愉快的经历和购物的年限和频度发生关系的,我们报告中写到信用度越高的人,碰到的网上不愉快的经历就越多。这个问题跟电话调查的问题一样的,我们可以到淘宝网有72%的人肯定会向亲朋好友推荐去网上购物,eBay低一点。电话调查2/3的购物消费者会向自己的亲朋好友推荐,淘宝网的比例数更高一点。接下来我们的问卷做了这样一个设计就是让用户对自己的网站做一个十八项指标,每一项指标做一个评价,十八项指标其中包括一项是对网站的总体评估,然后假如在淘宝网上购的物,在eBay易趣也同时购物,或者在拍拍网上购物,可以同时评价,但是只在淘宝网上购物的人,系统里面设定了,这些人是不能对eBay易趣做评价的。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分支的分值里面等于有九个组合,淘宝网的用户对三个网站的评价,eBay易趣对三个网站的评价,还有拍拍网这个网站的评价。淘宝网4.29分是淘宝网收到的最高评价,eBay易趣的3.87分也是,我们竖着看,eBay易趣3.87分是来自自己的受访者的评价,也就是每个网站收到的最高评价都是来自自己网站用户的评价,收到的最低评价,淘宝网收到的最低评价是3.94分来自eBay易趣的评价,eBay易趣收到的最低分是3.25分是淘宝网用户对他的评价,拍拍网的最低分是3.32分,是eBay易趣的用户的评价。所有9个评价里大家可以看到4.29分的淘宝网分数最高,淘宝网始终都是最高分,也就是说eBay易趣网还赶不上对的淘宝网的评价,拍拍网自己用户的评价也赶不上淘宝网自己用户对自己的评价。

  相对评价来说,淘宝网的受访者对eBay易趣的评价还要低于对拍拍网的评价,拍拍网的受访者对淘宝的评价高于对eBay易趣网的评价。

  我们再用相对性的交叉评价的图来看,就是eBay易趣、淘宝网交叉评价,(见图)红色部分是淘宝对eBay易趣评价,淡色的是eBay易趣对淘宝网的评价,所有的18项指标里面,eBay易趣对淘宝的评价都要高于淘宝网对eBay易趣的评价,每一项对自己网站的评价都不如对对方网站的评价,我们可以看到100%里面,eBay用户对淘宝的评价几乎在所有的项目上都超过了对eBay易趣的评价。我们再对照一下购物常客的概念,到了购物常客里面我们就可以发现eBay易趣对自己网站的评价有一部分指标上面就已经高于对淘宝网的评价了,就是只有超过100%线以上的几个项目,尤其是第14项,网站收费是对淘宝网相对评价指标最高的一项,第八项是通讯工具,第二项是网站登陆速度,还有其他几个项目,这三个项目是特别醒目的,这就意味着eBay易趣用户对自己网站最不满的,首先就是收费,其次是通讯工具,第三就是网站登陆速度,那么通讯工具这一个,因为跟它的收费是相关的,它为了能够保证收到费用,买卖双方之间有一个人为的阻隔,不允许他们有自然的沟通,就是第14项和第8项都实际上跟收费有关系,但是eBay易趣今年可能会引进一个即时通讯工具,今年1月份eBay易趣有一系列的免费措施,实际上收费的项目很少了,这两个问题就是eBay易趣网站最不满的两个问题,还有一个问题是登陆速度,可能跟eBay易趣的国际化,它的数据库放在国外很有关系,每一次用户访问网站的时候,可能都要到美国的数据库里面转上一圈,它的登陆速度自然就慢了。

  刚才是网站之间的对比,现在是同一个网站当中18个项目里头我们做一个对比,淘宝网买家相对最满意的就是支付系统,网上的支付工具,也就是对淘宝的旺旺满意度,淘宝的支付宝,这是淘宝买家最满意的两个方面,还有商店品种、网站用户界面,大家可以猜想到的就是相对不满意的就是买卖纠纷处理、信用评估机制、卖家信誉,这些属于用户比较敏感的,用户一旦碰到这个问题,对网站的满意度就要大打折扣的项目,eBay买家相对满意的是网站搜索功能,包括网站支付系统、网站商品品种等等这些都是跟淘宝网类似的。最不满意的是收费、网站通讯工具、网站用户社区等等,还有买家对网站上提供的用户社区还是比较关心的,因为这几个列在前面买卖纠纷之后就跟淘宝网相对不满意的就衔接上了,就是淘宝网不存在收费、不存在收费工具的几个不满意的地方,eBay这几个放在前面了以后,接下来就是网站担保承诺这些,实际上还是类似的。

  刚才这是买家在线调查的情况部分,我们接下去看是网上售物,卖家情况第一、第二项也是服装、化妆品和珠宝,买卖双方的比例还是对应的。eBay易趣电脑的卖家特别多,这是第五项eBay易趣特别的情况。售物的成交频度,也是淘宝的卖家更活跃一些,像淘宝用户,我们也是跟刚才购物常客的定义是一样的,淘宝网的网上受访者绝大部分都是活跃卖家,eBay易趣也是一样的。我在想每周都有成交的情况,天天都有成交,淘宝网也已经超过60%以上了,差不多2/3的人都要每周成交。eBay只有31.2%。这是把虚拟产品排除掉的实物产品的售物成交频度,淘宝网和eBay易趣也大概是一倍的差距。

  女性卖家销售产品的比例跟买家也是比较对应的,化妆品卖得最多,然后就是服装。女性卖家的售物成交频度也特别高,淘宝网有1/4的卖服装、化妆品的卖家,每四个淘宝买家里面就有一个。

  我们这个报告做这个调查的时候,可能许多人不叫C2C网站,叫拍卖网站,根据我们调查的情况看,你看实际上中国的C2C网站都已经不是早年的拍卖方式售物,一口价的情况对淘宝网来说占到87%了,eBay也是2/3以上了。这种情况下,叫拍卖网站不是特别好,所以我们改叫C2C,接下来我们发现C2C这个名称越来越不合适了,因为第一个“C”已经不像C2C了,相对来说,我们叫拍卖网站可能更不合适一点,所以我们定名叫C2C网上购物。

  买主属于老买主、新买主,看起来新买主多一些,单位买主还是比较少。这是网下成交的情况,买家问卷中也有同样的问题,我们做的比较能呼应到一起。大家可以看到eBay易趣因为是收费的网站,所以卖家应该就比较有动机到网下成交,所以eBay易趣的百分比比较高一点。第一次交易在eBay易趣是不太容易发生第一次交易就到网下成交的情况。因为买卖双方没有互相的联系方式。异地配送比例,C2C中异地配送2/3都是这样的,都是卖家自己找快递公司或者找邮局,所以在我们的调查中,异地配送的情况也是让卖家比较头疼的问题。不愉快售物的经历,这个问题就相当于买家的不愉快购物经历,相互类别不一样,最主要的还是买家成交反悔或买家恶意成交的情况。

  网上店铺的经营者,我们把他们的身份重新划分了一下,就是个人,不赚钱,纯粹是一种兴趣爱好,纯粹是交朋友这种情况。还有一个就是我自己有一个本职工作,我在网上开店做买卖是第二个职业,就是兼职经营者,第三种情况是全职做网上经营的,第四个是网上做的比较大了,已经是一个注册公司了。第五个就是传统的企事业单位向网上拓展营销渠道,这五种类别中最主要的就是前面三种,就是非盈利个人,兼职经营者、全职经营者,最主要就这三种。不同身份的经营者售物成交频度就不一样,网上成交额最高的像eBay84.6%的人是天天成交,在我们的样本中比例比较低这个误差已经超过我们设计的误差范围,用比较淡的字标上了。

  其他的调查项目最主要的有不同性别、不同经营者身份、不同信用度卖家的情况,是我们综合得到的一些相当有商业价值的一些,还有一些其他的调查结果和分析结论,就包括像网上店铺的全职、兼职的情况,还有网下经营场所等等一些其他的项目,今天时间的关系讲不了这么多了。

  现在看看未来半年中C2C网站是一个什么样的走势,就是卖家的未来打算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现在在网上开了店铺的卖家怎么扩张,是扩张还是关掉还是别的。我们先看淘宝网的情况,淘宝网卖家半年内的打算,在淘宝网要扩张现有店铺的是3/4的人,都想扩张,这个比例数非常高。淘宝网上的受访者,同时在eBay易趣上售物的,他们在eBay易趣店铺的扩张只有1/3不到,相反到拍拍网上有43.5%的人想扩张。第二项关闭现有店铺,第三项减少对现有店铺的投入,就是淘宝网对自己网站的店铺关掉的、裁掉的情况都非常少,比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在eBay易趣开店的人其中有20%的人想关掉了,还有7.7%的人想裁掉减少投入,这是淘宝网的情况。

  可以看到在eBay易趣网上的人有接近2/3的人想扩张,在淘宝网开店铺有61%的人要扩张,淘宝网在eBay网上开店只有1/3。淘宝网在eBay上有20%想关掉,eBay易趣到淘宝网上想关掉店铺的连5%都不到,就说明淘宝网总的来说不仅仅是淘宝网的卖家,对eBay易趣网的卖家都是特别有吸引力的地方。

  除了扩张和停止现有店铺的打算,大概有接近20%的人想到eBay易趣开店,这个比例数大家比较一致。刚才我们看到了eBay易趣的买家也好、卖家也好,对eBay最不满意的就是收费还是它的通讯工具,但是通讯工具又和收费发生关系,eBay易趣在1月份的时候提出了一系列的免费措施,包括使用它的Bay宝的情况下成交费是免了的,主要的收费项目都免掉了。eBay易趣是1月份宣布的免费措施,我们可以发现,淘宝网卖家心动而且行动的人不高,只有6.5%,但是eBay易趣已经有1/3的人事实上增加了售物,就是对eBay易趣的卖家来说还是很有促进作用的。对淘宝网来说,还要看未来的可能性,未来有24%的人可能未来增加在eBay易趣的售物活动。44%的淘宝卖家说根本不受影响,淘宝网上比较高的比例25%的人根本不知道,淘宝网卖家中,只在淘宝网上销售货物,只在淘宝网上开店的人占的比例非常高,有40%多的人。

  大致上可以得到这么几个结论,一个是C2C网上购物市场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也就是买家几乎可以在两个网站直接转换,不发生什么成本的。卖家就是两个网站直接的迁移,可能我在这个网站上已经有了一部分的熟客并且累计的信用度,有一个成本在里面。所以卖家跨C2C平台开设店铺的情况非常普遍,其中eBay易趣用户中有2/3的用户在淘宝网上开店了。开店了一段时间以后,有可能把自己的主力收入网站迁移过去,比如eBay易趣的卖家到淘宝网上开店以后,过了一段时间发现淘宝网的人气比较好,有可能把主力的店铺移到淘宝网了。淘宝网和eBay易趣的竞争转换发生在2005年,因为淘宝网的买家和卖家有一半都是在2005年注册的,淘宝网、eBay易趣网购物售物的买家都有64%和56%2004年就是eBay易趣的买家与卖家了。就是eBay易趣早期的用户已经迁移到淘宝网了。

  淘宝网和eBay易趣有几个特点,女性买家与卖家都接近一半了,用户群体合理分布:非盈利个人、兼职经营者50%左右、全职经营者30%左右,大卖家是一个比较小的比例。就这种分布就是我们等一下可以看到,eBay易趣缺少中介层次的,它的兼职经营者特别少,非盈利个人比例又特别高,有接近40%的人是非盈利的个人,eBay易趣就是两头大,就是两头非盈利个人特别高,大卖家比例又特别高,大卖家是不到5%的卖家的盈利就占了整个网站的25%的样子。我说的这个盈利不是指的成交额,而是指网上收入经历这一块。

  淘宝网的旺旺使用率特别高,支付宝也好、旺旺也好,是淘宝网孵出来的两个产品,淘宝网的采用率特别高,旺旺90%的人在使用,支付宝也有90%的人使用它。网上社区用户活跃,尤其是女性买家和卖家,对淘宝网的评价比较高,对eBay易趣的评价就比较低。然后从用户满意度的情况来看,买家和卖家对淘宝网已经有了高度的信任。eBay易趣对淘宝网还是比较传统的男性的网站,刚才说到它的中坚力量比较薄弱一些,因为收费,就是对买卖双方通讯造成的阻隔使得跟eBay易趣网站满意度的影响最大了,网站的登陆收入很成问题,网站的用户不够活跃。我们刚才看到淘宝网一个是买家未来增加购物的网站,2/3的用户选择在淘宝网上增加购物,卖家更多的是在淘宝网上扩张店铺,这种情况来看,我们觉得淘宝网未来的市场份额还会继续增长。目前淘宝网和eBay在C2C市场当中以这两个网站为主,拍拍网,我们刚才看到拍拍网用户对拍拍网打分也很高,这是一方面,但是淘宝网的用户对淘宝网的用户打分也很高,甚至比eBay易趣还高,所以我们觉得拍拍网的市场前景还是比较乐观的。

  未来的拍拍网将来更像谁?我们调查结果觉得像淘宝网多一些,草根性的用户不仅在网上做生意,还会有网上社区的情况,这几个特征来看将来更像淘宝网。

  以上是我们调查的结果和结论,大家有什么问题的话,请随时向我提出。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624,000篇。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