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博客时代如何玩转简单而有趣的博客工具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09日 10:31 互联网周刊 | ||||||||||
想知道有多少人在博客上谈论你和你的言行?那就来试试这些简单而有趣的博客工具吧 本刊记者|董璐 在全民博客的今天,写博客(Blog)俨然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今天你博了吗?”也担当起习惯性的问候语,而摆弄自己的博客空间则是很多人每天都要惦记着的事情。尼葛洛
博客流行至今,早已不仅是写字那么简单。Google、Yahoo!等大公司的技术精英连同一批草根程序员都在热衷于开发博客周边的种种产品,从而让读写博客变得有趣起来。通过这些简便的网络工具,你不但可以掌握其他人都在想什么、做什么,还可以将自己喜欢的文章直接在线收藏,或是对有异议的言论现场“拍砖”。 博客搜索,我知道你在想什么 对于博客用户来说,你可能希望在第一时间获知谁在谈论你,因为在你关心别人想法的同时,也必然希望知道在这个世界上都有谁在关注你。有一种方便的工具可以实现这个愿望吗?当然有。如果在博客搜索引擎里订阅以自己名字为关键词的搜索结果,就不难获得答案。当下的博客搜索并不以精准的资料获取为目标,而更侧重于信息的时效性,以发掘群体集中谈论和关注的话题为手段,力图反映社会生活的变化与趋势。 国内知名博客洪波就用自己的名字订阅了Bloglines、Technorati以及Google Blogsearch等搜索引擎的搜索结果,这样就能知道大家在如何谈论他。在跟《互联网周刊》记者交流时,洪波说道:“我还是很关心别人怎么说我和我写的东西,所以看到有人谈论我,我就会很感兴趣地去读那些博客。提到我的人,多半是我博客的读者,他们关注我,我也会关注他们。很多次,都是因为有人提到了我的名字,我才发现了新的博客。”博客搜索为博客群体彼此间进一步的交流提供了可能。 当然,大多数人是用博客搜索来了解他们正在关注的话题,因为一个人关注的话题毕竟不会跟主流媒体完全同步,这个时候就希望与同好者进行交流,而博客上的个性声音就正是他们所需要的。 在国外不断涌现出的博客搜索引擎中,功能较好并且支持中文的有Technorati、Feedster、IceRocket、Bloglines和Blogpulse,还有Google和Yahoo!推出的Blogsearch。相对来说,中文博客搜索引擎还处于发展的初期,无论是知名度还是使用率都比较低,其中较为著名的有Bokee的博客搜索Booso和Grassland等。 如果在这些搜索引擎里搜不到自己的博客,就需要将其提交到博客搜索引擎。但是将自己的博客分别提交给越来越多的博客搜索引擎是件非常麻烦的事情,而一个比较方便的做法是直接将自己博客的RSS地址托付给Feedshot网站,让它替你向18种搜索引擎提交你的博客索引。 “订阅+网摘”,挑战收藏夹 博客订阅和网摘是对本地收藏夹的巨大挑战。博客订阅只是RSS订阅中的一种应用,后者目前有两种服务形式,一是像Bloglines和Gougou提供的在线订阅服务,另外一种是如FeedDemon、周博通和看天下等提供的客户端订阅服务。 无论哪种形式的订阅,节省的都是频繁查阅博客的时间,所以越是更新没有规律、间隔时间越长的博客,利用阅读器订阅的优势就越明显。博客们通常不会像媒体出版物那样定时地更新自己的博客,因此要做到将自己收藏夹里的博客全部点击一遍而没有遗憾,是不太可能的。不过如果将支持RSS的博客全部订阅,麻烦就一次性解决了,那样每天都会有更新的博客来主动敲你的门。 即使你不知道博客上的XML、RSS、ATOM按钮的具体含义,也要相信点击它们就可以获得订阅地址,当然最直白的方法则是将博客地址直接提交给阅读器来实现订阅。 一些电子邮件客户端软件也支持订阅RSS信息源,比如Foxmail和Mozilla的雷鸟,所以那些对纷繁的网络新工具有敬畏之情的用户可以尝试一下“老软件”的新功能。 网摘是本地收藏夹的网络延伸,它能让用户在线保存自己阅读过的网页,并可与他人分享。此外,RSS和TAG等工具可以聚合特定的内容并生成电子报,这是将网页链接单纯地收藏在本地电脑中所不能获得的乐趣。 一般认为,被Yahoo!收购的del.icio.us是国外最好的网摘服务商,遗憾的是它暂不支持中文。365key是国内第一家提供网摘服务的网站,2004年9月就开始测试,目前的服务相对比较完善,通过365key生成自己的电子报也逐渐成为博客们喜欢的日常游戏。 博客的涂鸦工程 博客上的涂鸦是另一种形式的评论。协客网的“协客书签”服务支持在线摘收网页,并允许用户在网页内加标识和评注,就好像涂鸦一样自由,而且涂鸦的结果还可以与他人共享。 “板儿砖”网就更厉害了。在那里,对谁的言论不服,就可以上前拍上一砖。其实,这是一个正经的互联网产业评论网站,但其评论形式生动,比如将评论贴称之为“砖场”,赞同就说“叫个好”,点击率被称为“围观群众”……这些不拘一格的评论方式受到了很多喜好评论的网友的关注。 无论是“批注”型,还是“拍砖”型,它们都打破了传统的在博客末尾跟贴留言的评论方式,体现了越来越个性化的博客评论趋势。这些灵光一闪的创新应用正在帮助博客们将所关注的话题由点至面更好地传播,既方便了读者,也让作者获得了充分的反馈。网络上的群体思想以及行为的风向标由此在传播的过程中逐渐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