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互联网 > 正文

评论:默多克文明办网启示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4日 05:06 第一财经日报

  近段时期,大洋两岸的网络巨头们,不约而同以各自的方式,卷入了波及甚广、有关网络安全的激烈争论。

  中国市场的主角是包括新浪、搜狐等公开上市的主要商业网站。其发起的文明办网、上网的倡议,因贴近当下中国网民的现实,而产生了极大反响,并迅速得到《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官方媒体的称赞和响应(这从另一个侧面证明,网络,作为一种舆论力量的新
形式,其影响力确实不容低估)。

  美国市场的主角,则是去年7月被传媒大亨默多克控制的新闻集团,斥资近6亿美元收购的MYSPACE.COM。相比新浪们好评不断的倡议书,透视围绕MYSPACE.COM发生的网络安全争议以及实在的补救措施,无疑更具有启发意义。因为这场争论,一如前两年中国新兴网络游戏公司盛大所引发的“金钱和罪恶”,不仅牵动了美国司法界、新旧传媒巨头、千万个美国家庭,更重要的是,它关系到数千万17岁以下的美国年轻人甚至儿童的人身安全。

  MYSPACE.COM 确实在很短时间内,凭借其不受任何限制的主页设定技术,并无缝整合文字、音频、视频等个性化内容,在美国青少年中掀起一股势不可当的热潮。

  然而,一如许多游走在监管空白的网站,热潮下面,同时也有阵阵暗流。根据最新统计,MYSPACE.COM平均每月5000多万独立访问用户中,有22%年龄在17岁以下。这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针对青少年的包括性侵害在内的犯罪行为。

  年初以来,在纽约、康涅狄格州等多处地方发生的涉嫌侵害青少年的案件,已经惊动了联邦调查局在内的多个司法机关并对该网络公司展开调查行动。《华尔街日报》等多家美国严肃大报,深入调查披露这几起案件后,许多美国民众将视线投注到网络安全这一严肃而迫切的话题上来。多家有关网络安全的非政府组织也积极行动,并最终促使康涅狄格州的总检察官,直接对MYSPACE.COM施加压力,迫使其作出具体改进措施。

  就在4月11日,MYSPACE.COM的这些措施公之于众,主要包括:新设首席安全官一职并聘请一位前联邦检察官出任,升级安全技术如将14~16岁的注册用户的联系方式等个人资料加以隐藏,并限制诸如“10岁的女孩”此类的关键词搜索,加大安全人员的配置,对每一张上传的照片,加以人工审核。新闻集团同时也配合在其控制的各大电视网络和报纸,持续刊登网络安全的广告,并在一些中学校园赞助推行公共教育活动。

  然而,许多美国父母认为这些措施还远远不够。有美国家长提出,MYSPACE.COM应当负责审查每一个注册用户资料的真实,特别是在年龄方面。

  按照MYSPACE.COM的说法,收紧的用户政策,已经对其运营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然而,这些是“必要的代价”,否则一些广告商将同样迫于社会责任的压力,而逐渐抛弃它。

  之所以要认真研究新闻集团的这起案例,是因为它已经用一种非常清晰的逻辑,告诉中国千万揪心子女使用网络安全状况的父母们一个道理:固然有理由为正在觉醒网络“黑暗面”的新浪们,发出文明倡议书,切实为增强社会责任感的行为鼓掌,但直面如今不断发生的与网络和

网络游戏相关的青少年被侵害案件,光有一纸倡议,还远远不够。

  一方面,众所周知,中国网络市场从起步到现在的爆发,技术革新已经大大超越了很大一部分成年人的理解力,同时也在多个层面对现有法律提出了挑战。在一部切实有效的针对互联网的法律出台之前,政府和民众应当将更多的精力用来探讨和解决网络带来的一系列挑战。在找到一种系统性解决思路之前,我们还应更多倚重传统智慧和现有判例,来切实保护青少年的利益。

  政府则应有这样一种开放和长远思路,那就是更多运用市场化力量,而不是行政的管制,在鼓励互联网创新和言论多元同时,也应鼓励自发的网络安全的非政府组织,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那些凭借特殊的海外上市机制和中国市场已经大赚其钱的商业网站,并有理由要求他们用超额利润的一部分,切实投入到青少年的公共教育和多元化娱乐活动引导中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