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互联网 > 正文

新经济导刊:红杉中国登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0日 13:56 新经济导刊

  沈南鹏和张帆希望在中国建立一个具有很强品牌的基金

  作者:孙瑞华

  一向低调的张帆,最近有点不同。

  一些研讨会上,开始频频出现他的身影;在2006年初的创投年会上,他更是以黄金赞助者的身份做演讲;如今,当创投成为热点,张帆也成了热点中的热点,于是,他不得不开始面对媒体的采访。

  这一切,皆源自一个背景:张帆已非昨日之张帆。原德丰杰全球创业投资基金董事的头衔,已被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创始合伙人所替代。迄今为止,他是中国创投界最年轻的合伙人之一。

  不少人称2006年为VC业的分水岭,之前代表VC1.0时代,从此将进入VC2.0时代。所谓的VC2.0含有两样元素,其一,资金来自硅谷;其二,管理团队本土化。而刚成立半年的红杉资本中国基金无疑是VC2.0的代表。除了张帆,另一位创始合伙人是携程网及如家连锁酒店的创始人、原携程网总裁兼CFO沈南鹏。

  两位合伙人被称为梦幻组合,虽成立不久,已是动作频频,且出手不凡,其一举一动更是让业内人士刮目相看。

  募资无波澜

  相对于投资与退出,VC的募资金额是2005年度最大亮点,2006年也无法望其项背。2005年,中国创投界募集金额创出了历史新高,是往年的数倍,达到40亿美元。以软银亚洲为代表,鼎晖创投(CDH)、IDG、TDF、Intel Capital等近20家创投机构完成了新一轮基金募集,其中也包括红杉中国。

  说到融资,还有一些有趣的故事。关于IDG的募资过程有媒体这样描述,“2005年11月,IDG与美国的Accel投资公司联合在美国募资,与惯常的路演不同,IDG——Accel的团队只在美国东、西海岸的酒店里各做了一次演说,然后就静待握有重金的机构投资者登门。结果是,近百家投资者希望投入八九亿美元,考虑到合伙人的精力和管理能力,IDG只接受了其中2.9个亿。”

  在形容红杉募资时,“不仅同样没有一家家拜访投资者,甚至,他们没有像通常那样界定出这期基金主要投资于哪个阶段的企业,就募集了2亿美元。”

  对此,沈南鹏在接受本刊专访时表示,这种讲法不是很成熟,显得有点浮躁。

  相比前几年,在投资人对中国普遍看好的情况下,融资确实相对容易些,包括IDG和红杉自己。但另一方面,如果一个融资过程太草率的话,募资人自己也会担心。每个基金应该把握一个好的心态,来面对投资人这样一股热情,根据自身的定位,来取舍适合自己的资金来源。那么,此番红杉中国的资金来源都是哪些机构呢?

  对此,张帆介绍道,红杉资本中国基金的LP主要是由红杉资本过去30年传统的LP构成。这些LP在美国VC领域经过30多年的投资,已经是这个领域中最负盛名的;特别是对于中国,他们更有一种长远的眼光。LP具体包括两大类:第一类是各大学的校友捐赠基金。比如斯坦福、哥伦比亚、杜克、康乃尔等,囊括了美国几乎所有的著名大学。第二类是私人的基金会。包括美国三大知名基金会,洛克非勒、卡耐基和福特基金会,以及有名的摩尔定律发明者——INTEL创始人——摩尔家族基金,以及惠普的一个创始人基金。

  梦幻组合

  红杉中国刚一成立,就被业内看好,除了红杉自身33年的历史及业绩外,更重要的还是两位本土合伙人的贴切搭配。

  从外表看,两位年轻的合伙人身上均有一股明星气,张帆的帅气(同事语)加上沈南鹏的仙气(一记者语),可谓珠联璧合。而张帆从业硅谷VC四年的职业生涯体现的理性与行业敏感,沈南鹏五年成功创业并持续、出色的个人投资经历所折射出的激情与眼光,怎么看,都是惺惺相惜的感觉。

  当然,我们更想知道的是,究竟什么时候,又是哪些因素,促成他们最终走到一起来。

  “因为投资

分众传媒,我认识了张帆。”沈南鹏回忆道,那时是2004年年中,正值分众上市前的募资阶段。

  当时在分众江南春的身后排了一串长长的投资人队伍。当时大家对于分众及江南春所代表的新媒体都普遍看好,且其奔赴纳市的迹象也清晰可见,于是四面八方的各路英雄都来了。其中,就有以张帆为代表的德丰杰(DFJ)、鼎晖创投(CDH)、美商中经合等机构投资者,而沈南鹏则代表个人投资者。就在大家拼命挤进的时候,沈南鹏遇到了张帆,开始了正式而深入的接触。

  沈南鹏:从投行——创业——个人投资——创投,寻求规范的投资

  初次见到沈南鹏,是在2004年初的创投年会上。2003年底,其率领的携程网掀起了中国概念股第二轮奔赴纳斯达克上市的高潮,他本人也因此被评为最佳创业者。此后,又连续在类似的场合见过几面,他演讲的题目多半涉及携程网的创建、管理团队等。他给人的感觉确实如一位记者描述的那样——仙风道骨,冥冥之中,有些艺术家的气质,颇有激情。“激情是创业家很重要的素质。”他自己也承认。

  沈南鹏的名声多半来自携程,虽然不是CEO,但他在携程的创始人中,是单一最大股东。也恰恰因为携程太有名了,光环罩住了他,反而之前8年的投行背景被人忽略了。

  直到2005年底,他才渐渐露出庐山真面目。

  其实,除了携程网创始人、总裁兼CFO,沈南鹏同时还担当如家(经济型连锁酒店的旗舰企业)的创始人及副董事长,以及纳市上市公司分众传媒的董事一职。

  不仅如此,他还作为天使投资者在早期投资了一家中国

房地产流通领域的领头羊——易居中国(又名金丰易居);此外他投资的早期公司还包括好耶网、岩浆数码等,是一个成功的个人投资人。如今,伴随着这些公司的被并购、上市或再次融资,沈南鹏无一例外,均能获得丰厚回报。

  谈到为什么要离开携程,他认为,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虽然还会遇到很多挑战,但目前阶段日常的是经营管理,而自己的优势未必能最大发挥,他还是希望能有不断的创新,探索不同的商业模式,尝试新的机会,发现下一个携程、分众和如家。

  从最初做投行,到自己创业,到做个人投资,现在开始做VC,沈南鹏经历了一次次的转型。“我的最大兴趣还是在投资上,非常有意思,具有挑战性。”

  其实,他即使做个人投资,也很成功,为什么偏要选择建立一家机构来做?“对于前面的一些个人投资,我并不太满意。个人投资有一个很大问题,就是没有时间和精力做审慎调查,包括商业模型的仔细考量。基本上是因为被创业者的个人魅力感染,常常是凭个人的感觉,没有什么体系。

  而与张帆一起创建红杉中国这个平台,将是一种非常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从投资效果来看,应该比以前个人投资做得更好。”

  值得注意的是,沈南鹏及其所涉及的一些企业,比如携程网、如家等,背后多有IDG的影子,“我感谢IDG的支持,比如合伙人章苏阳,有激情又低调,做VC,他是我学习的榜样。”

  张帆:从一家创投到另一家创投,体会创业的感觉

  第一次遇见张帆是在2002年4月17日的清科“国际著名VC中国论坛”上。那次会上,张帆作为德丰杰全球创业投资基金高级副总裁第一次公开露面。同在论坛的还有凯雷集团董事总经理 Eric Levin、集富创投助理副总裁钟晓林,以及龙科创投董事总经理王强、北京科技风险投资公司副总裁徐洪才等。如今时隔整整4年,中国的创投业已今非昔比,人士变动更是频繁。上面提到的凯雷Eric ,参会不久就在一次锻炼中不幸过世,其亲切的面容,以及对中国的渴望,让我们不仅对他存有好感,同时也爱屋极乌,对新进入的凯雷充满想象。

  除此之外,王强已很久未露面,而徐洪才也走出了创投业,钟晓林则转会到了TDF,担当合伙人,而张帆也离开德丰杰,进入红杉。

  事后回想起来,张帆也颇感慨,“那也是我最后一次见到Eric ”。

  四年之后,对于经历了中国创投风风雨雨的张帆来说,他有怎样的感慨呢?听张帆怎么说。

  当时,在中国做投资是有挑战的。首先创业人经历了一个反差,原来互联网那么宏大的远景,那么令人兴奋,忽然一下凉了,很多创业人灰心丧气。一些做早期创业的人最后卷铺盖卷回美国,又到大公司打工去了。其次,从VC角度讲,也有不同的想法。很多VC想在这个行业迅速扶持一些企业上市,突然发现市场没了,纳斯达克下来了,下一步该怎么走?即使在VC圈里,也有很多人失去信心。

  “而我恰恰是2001年在这种大背景下回国的。当时就有人问我,回国是否是一个聪明的举动”。

  “现在反过来看,其实这些波峰波谷的起伏都是微不足道的,给人们带来的反差也都是相对的。”

  “我当时回来的梦想是什么?我看到中国的市场,在一步步稳定地发展。1999年我在香港做投行时,非常亲身地体会到国内企业要发展要壮大的动力,确实感觉到中国的经济逐步散发出的魅力。从宏观来看,中国这一经济体即将发生增长极的成长,到时候一定会创造出大量的顶尖级的国际性企业。如果有这样一种信心,这样一种热情,其实,早两年来,或晚两年来,在早期最顺时、在VC最火爆时来,还是在最低潮时来,差别不是很大,因为你知道这些都是暂时的。”

  “当时很多人善意地劝我,现在回中国不太好,还不如在美国稳定。其实对我来讲,做VC就跟一个创业人一样,比如我和NEIL(沈南鹏)创建红杉中国,就像自己创业一样。当你自己创业时,你的热情和你想干一番事业的动力,其实远远超过评判这个时机是早两年还是晚两年。”

  当时张帆主导的德丰杰,在那种环境下,一直坚持走自己的道路,不盲目跟风。2002、2003年也有一些当时的热点,比如芯片、电信软件等投资,他们也都看过。但张帆也在努力发掘,中国这个时候,核心的原创力,最大的驱动力在哪里?现在很多VC也都认同他的观点了,“我认为在消费者这边。当消费者的收入增加时,当他从温饱迈向小康时,他就会产生各种各样新的需求。无论是百度还是空中网,都是基于这样一种大背景下的思考而投资的。”

  “那时,我没有想到纳斯达克什么时候回暖,投行的人怎么想,什么时候去路演,都没有想那么远。正像当时的低谷没有让我消沉一样,现在高潮到来时,也没有让我感觉到该大手笔的时候了,说:同志们,我们的时机到了,赶紧去抓项目吧。无论低谷还是高潮,我的心态都是比较平和的。”

  为什么选择红杉?

  2005年以来,包括硅谷在内的外资创投来中国寻求合作的很多,沈南鹏和张帆为什么最终选择了与红杉结盟?对此,两人的回答几乎如出一辙。

  其实,在此之前,我们知道,大多数的国外基金,其对亚洲对中国的投资,基本上都是一种总部在那边,中国只是一个分公司的概念,即投资委员会、决策权都在那边;或者根本没有一个专门的基金,只是附属在全球统一基金之下。以张帆所在的德丰杰为例,作为一个全球性基金,其对中国的项目虽然很感兴趣,但是必须要服从于全球布局,决策权、投资委员会均在美国。这种情况下,沟通成本很高,特别是对一个抢手的好项目而言,有时会出现贻误战机的状况。

  对这些情况,红杉资本都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对中国的几轮考察,与很多在中国的VC交流之后,特别是见到沈南鹏和张帆之后,充分认识到这样做从效率、灵活性上,以及与当地团队合作的长远性、双方关系上,都有若干的缺陷。他们一开始就下定决心,要进入中国,就要设立针对中国的基金,要让当地的团队来独立运营,美国基金与这个基金是一种伙伴的关系,而非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这点与我和NEIL的理念非常吻合。因为NEIL在中国有很多年的创业历史,也与很多VC打过交道,包括全球与本地的,在接触过程中,他也深刻地感觉到,一些VC在运行时所存在的问题与缺陷。”

  其实,他们两人在美国也接触了若干家创投,包括硅谷其他知名的创投机构。与红杉见面之后,明显感觉到,从文化、投资理念上,有非常强的共同点。

  至于为什么最终与张帆走到了一起,沈南鹏则表示,张帆在过去的四年间,投资的几家公司均具代表性,从百度、空中到分众,获得很大回报。另一方面,“我们有共同的想法,理念很相似,我们想在中国建立一个具有很强品牌的投资公司或基金,看长期20年、30年的发展,就像我们现在看到的红杉美国从1972年到现在一样,这些都吸引我们去建立起这样一个平台。以前,我做过个人投资,但在基金平台上,有更加科学、更加系统的方法,来处理每个项目”。

  “目前,从纯粹的决策权来讲,我们两个人拥有完全的决策权,但我们会更多与美国合伙人合作,学习美国红杉过去30年成功的经验,建立起一个科学的理性的投资评判体系和程序,这是一种文化,而文化不是那么容易学的,不是一个案子就能学会的。通常一个公司,策略、产品线都是由公司管理层决定的,董事会讨论的则是公司宏观层面的事情。我们应该在更高的层次上与美国合伙人更好地进行文化交流,学习他们一些经典的东西,而投资决策则属于一个操作层面的事。”

  说到梦幻组合,除了沈南鹏、张帆,还要提到两位中坚力量——董事周逵和副总裁计越。周逵来自联想投资,曾任高级副总裁,给人的感觉是敏锐、深刻,曾主导了北京中讯(软件,已在香港上市)和深圳迅天(SP,已被收购)的投资,此外,还包括KaiTone、Ponymedia、Worksoft等;计越则来自华登国际,曾任助理副总裁,活跃、机智,曾投资了3GPP、ChannelSoft、5173.com、CheMeng等公司。两位都是实战人物。实际上,中国的创投界不仅缺乏合伙人级别的人物,像周、计这样的有实战经验的中坚力量更是一将难寻。而恰恰由于他们的加盟,使得本来的梦幻组合更加完美。

  投资高增长

  红杉资本成立于1972年。截止目前,投资企业超过500家,其中100多家已上市,另外100多家也通过收购兼并的方式实现退出。投资领域基本锁定在广义IT,但划分很细,比如在系统方面投资了思科,是最大及唯一投资者;在硬件方面投资了苹果;在软件方面投资了甲骨文;在电信方面还投资了3COM;在互联网领域,投资了雅虎和Google。在美国,由红杉投资的公司市值,占纳斯达克总市值的12%。红杉美国更强调投资技术、投资早期。

  红杉中国很不同

  与美国红杉不太一样,红杉中国的宗旨是投资高增长、高潜力的企业,不管它是高科技还是传统产业。

  沈南鹏讲,在中国,不一定非投技术尖端的,也可以是领先的应用,商业模式的创新,关键是通过一种新的技术、新的商业模式,去建立足够高的商业壁垒。公司高速成长,才是最主要的投资考虑。关于投资阶段,他认为也没有绝对的。有些企业,销售额已经达到3000万~4000万美元,但还处于高速增长期,每年成倍增长,比如无锡尚德在上市前就是这种情况,一样可以投资。

  为什么红杉中国与美国不同?

  张帆强调,主要原因在于目前中国与美国经济时段不同。中国的很多领域中,正在经历美国很多年前经历过的东西,也同时在经历新的情况。美国在消费者领域,即消费品及服务方面,最大的增长爆发期出现在50年代60年代。那时,美国二战之后,在世界占绝对的经济统治地位,又出现了婴儿潮。那时美国人的人均收入出现了很快增长,综合实力很强,一时间,诞生出大量的全球知名企业,从沃尔玛到GE,从制药企业到消费类企业,以及大银行、信用卡公司等。

  但到了90年代后,每一个领域都已经很成熟,那时,美国经济体生产力创造创新的拉升很大一块来自于高科技。其研究的重点也是,如何把科技迅速转化成生产力,产生新的业务模式。如EBAY,把以前散乱的跳蚤市场变成世界性的趋势。这种技术、商业模式的革新,是在一个成熟的经济体上,进一步拉升所致。但中国目前是两个方面都同时在经历。

  一方面,传统企业在革新、创造,中国经济体的人均收入、消费也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正在创造肥沃的土壤,让每一个领域有机会创造领先的企业。比如经济型连锁酒店模式,十年前大家都没有想到,但现在当大家对品牌、对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时,自然会有这方面的需求。

  另一方面,中国的高科技企业也同时在创新。很多时候,高科技企业同时对传统企业进行革新改造。如携程网,就是对传统旅游业进行的革命性冲击和改造。反过来回头看美国几个成功的投资例子,美国VC在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得到起飞和发展,那时投资的企业也是多种多样的,不像今天一到硅谷,VC基本是看高科技项目。VC历史上,60~70年代,美国一个成功的投资案例就是联邦快递。它本身没有什么高科技含量,只是一种商业模式的创新,只不过它适用于美国当时的经济体制需求,就像目前中国的发展阶段一样。

  红杉中国不强调自己是一个科技投资公司。因为很明显,它与硅谷VC所看的项目、谈判标准均不一样。硅谷会非常关注半导体、芯片设计等这些专利方面,进而获得垄断优势,或一种颠覆性的技术,比如纳米科技等带来的竞争优势。在中国目前要适用于国民经济生产领域的各个行业,各领域中都需要创新,高增长。

  所以说,既有传统行业的投资机会,也有高科技本身的投资机会,两者同时进行。

  涉猎案例

  虽然刚刚成立半年,红杉中国已经开始在各领域重拳出击。而且近期,我们在各种项目论坛上都能看到红杉人的影子,有时是沈南鹏,有时是张帆,有时是周逵、计越。

  2006年以来,业界最看好的两大领域,一是各类社区门户,二是以P2P引发的行业应用。而红杉中国在该两大领域均有大额投资。

  红杉中国第一个公开的案例,是业内名人齐向东主导的奇虎,“社区+搜索”网站。该领域被认为极有可能超越新浪、SOHU这样的传统门户,成为下一代互联网门户,从而真正显示出互联网的草根性、非中心性等特点。

  虽然未公开透露,但其投资的另一家案子悠视网(UUSEE),近期显得异常活跃。3月23日,借着CCBN大会的影响,与CCTV联合召开了第一个网络电视新媒体论坛,并直接在自己的网上直播。与其他同类公司相比,由于其特有的与中央台的版权合作优势,一下子与一些公司拉开了距离。影视或视频,是一个相对门槛较高的领域,需要涉及电信、广电等各行业,整合各方特别是传统影视的资源,所以创业团队的背景非常重要。此案CEO李竹是80年代末的清华毕业生,创过业,也投资过,比较老练。

  其实,红杉真正在国内完成的第一个案例,既不是奇虎,也不是UUSEE,而是叫做亚洲传媒的一家EPG公司;另外刚刚投资的一个案子,是一家福利彩票系统提供商。而最新消息,一家叫做大众点评网的餐馆电子商务公司也已进入其视野。

  红杉中国表示,2006年至少会投资10个项目。

  红杉中国已投资的企业,加上之前沈南鹏和张帆各自涉猎的案子,红杉嫡系及其衍生出的关联企业,加起来至少有十几家,形成为一个规模不小的红杉系。当然,这些红杉系的公司能否位于业内前茅,最终如愿上市,创造出类似红杉投资YAHOO、GOOGLE的神话,我们还将拭目以待。

  2005年9月至今,从沈南鹏离开携程,与张帆共同组建红杉资本中国基金,招募周逵、计越加盟,投资奇虎、UUSEE为代表的五六个案子,总共花了六个月的时间。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能否如象征中的红杉树那样,生长神速、生命力旺盛?能否如掌门人沈南鹏与张帆期望的那样,在中国建立起一只长期的稳定的具备超强品牌实力的基金?大家都在拭目以待。 不管怎样,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及其所涉猎的企业,作为一支有影响力的系族,已然出场。

    本期封面报道其它文章:

    红杉系幕后

    红杉中国登场

    奇虎:社区+搜索门户

    游视网:网络电视急先锋

    如家:重演携程式的辉煌?

    大众点评网:Web2.0成熟时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