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文:不能照抄Myspace 逻辑框架才是核心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5日 15:56 赛迪网 | |
【赛迪网报道】4月3日,前和讯CEO谢文做客赛迪网,就博客和Web2.0商业化与网友展开热烈讨论。 孙鱼: 国外Myspace您也多次提到,的确是一个很好的模式,那在国内是不是可以拷贝一个Myspace? 谢文:有人也说过我跟Myspace有什么关系,其实没有。Myspace是我举例说明Web2.0,是我认为对的Web2.0的例子,我认为它最接近我的说法,我没有说Myspace是惟一一的,或者Myspace是完美的,或者Myspace是已经成功的,我都没说。但是相对比较而言,Myspace最接近我心目中的那个社区化的Web2.0。从它的成长轨迹看也给我提供了很多证据,比如去年年初的时候其实Myspace并不出名,Flickr是做照片的很出名,当时看Flickr的成长曲线是高位打横了。Web2.0不是单一形式的体现。可以看Myspace名字下面的副标题,是“a place for friends”,是交朋友的地方,是人和人,交友可不是我们一般讲的男女交友,这是最广义的人类之间建关系。Myspace是从音乐起家的, 现在65000万人里面80%以上是18岁以上的,我关心的不是它的内容,是关心它的形式。它为什么做了那样一个平台可以产生一个高速、平稳的成长而且到现在看不到头,对于我们搞Web2.0的人喜爱它也罢,不喜欢也罢,都是需要分析的。 我见到很多人,一说Myspace都是好像已经被研究透了,非常不屑一顾,再看这些人做的东西我觉得根本没看懂。因为他们做的东西逻辑结构,从内在的机制来讲东西做的不入流。这只能说明他们看了一个好东西,跟我看的不是一个东西,这没有办法。 孙鱼: 如果把国外模式直接搬到国内来呢? 谢文: 从机制上讲没有国内、国外的区别,只要是人类都是同样的交往。 孙鱼: 语言上呢?比如可以做一个Myspace的中文版? 谢文: 猫扑就出了“我的空间”,我的空间不就是Myspace吗。应该说在文化层次上,因为它是着重以美国为首的英文的,人家注册栏里面有三档,男、女、不男不女,在中国就不能这么些了。它有很多选项、很多主题在中国可能比较敏感,不合适,这些都是非常战术。如果有人笨到照抄就笨到不可思议了,我说的是理念、战略、结构、内在机制,只有行家、做过的才知道我说的是什么。如果说把Myspace的全抄来是不可能的,我们谈的是里面的抽象的逻辑框架。我们在中国做怎么也得加个IM、加个无线吧。所以这个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说这个话,其实我希望国内学Myspace的越少越好,我觉得有100个人学着做Myspace也做不过我,因为它不是简单的学的。(n102) 作者:孙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