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大总裁唐骏(图片来源:新京报)
盛大盒子由硬变软
本报记者\康亚风摄制 图\刘月
“陈天桥到哪儿去了?”“他在处理一些和公司策略、大的发展方向相关的决策问题。”正处于“出售新浪股份”传闻中心的盛大公司,昨日举行了一场与传闻无关的发布会。在这场据称“盛大今年非常重要的一次发布会”上,盛大董事长兼CEO陈天桥却没有露面。面对众多记者的追问,盛大做出了如上回复。
盛大去年首推的EZPOD“盒子”如今的有价值用户还不到2万人。如此就不难理解,盛大公司为何在昨日破天荒头一次与内容供应商阶梯数码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出席发布会的盛大总裁唐骏(如图)则称,盛大将把“数字家庭战略”的推广方向由硬件厂商捆绑销售拓展到内容供应商合作推广。
面对至今仍徘徊于13美元左右的股价,陈天桥手里持有的新浪19.5%的股份,似乎的确是一张值得出手的牌。
宣布与阶梯数码合作,陈天桥忙于“大的发展方向”缺席发布会,唐骏避谈新浪股权
“这是盛大今年非常重要的一次发布会。”盛大公司公关部这样表述昨天举行的一场发布会。这场发布会宣布盛大网络公司与阶梯数码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这场被盛大强调为重要的发布会上,占据盛大绝对话语权的董事长兼CEO陈天桥却没有露面。
根据记者了解到的信息,陈天桥目前正忙于“处理一些和公司策略、大的发展方向”相关的决策问题。
尽管主持人一再试图把话题转移到盛大愿意阐述的问题上来,但昨天下午参加盛大新闻发布会的记者们依旧顽固地把问题的焦点对准了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盛大如何处置自己所持的新浪股份。
对此,出席本次发布会的盛大总裁唐骏没有透露任何明确的信息,作为局中人,盛大此刻的任何动作都有可能成为最终揭开整个谜底的一丝线索。
在发布会上,唐骏为盛大与阶梯的战略合作画上点睛之笔。(图片来源:新京报)
在昨天的发布会上,唐骏为盛大与阶梯的战略合作画上点睛之笔。持续低迷的股价等待盛大新策略的拯救。本报记者康亚风摄
盛大正视软肋
截至去年年底,盛大官方统计到的易宝安装用户不过二十余万人,而注册使用盛大服务的用户,还不到2万人。
“这是盛大第一次与内容供应商进行合作推广。”在昨天的发布会现场,唐骏称,盛大将在本次合作之后,把其“数字家庭战略”的推广方向由硬件厂商捆绑销售拓展到内容供应商合作推广。
盛大这样的举措被认为是对其去年启动的“数字家庭战略”在战术层面的补充。尽管盛大发言人否认盛大在该计划上进展的不顺利,但记者从可靠渠道了解到,对比起当年数十万收费用户在线的辉煌,盛大去年首推的“盒子”如今的有价值用户还不到2万人,与其“盒子”通过硬件合作伙伴销售出去的总数量之比仅为1:16.这样的成绩不但无法成为盛大说服华尔街重新评估盛大股票的理由,同时也为盛大“数字家庭战略”的进展提出了新的考验。按照唐骏的说法,盛大如今正在做的事情一方面要让更多的用户从硬件提供商那里接受“盒子”,更要通过寻找强势的内容供应商,在他们的帮助下将盛大的服务推销到更多用户那里。而阶梯公司在线上教育方面的积累,只是盛大在这方面的第一次尝试。
“我希望盛大网络可以成为硬件解决方案提供商、平台的运营商、内容的整合商。”唐骏说,要将娱乐和教育的内容延伸到传统的电脑、家庭电视及未来的手机中去,这是盛大的未来战略。
盛大2005年财报显示,盛大去年仅依靠其数字家庭战略中的一款产品EZPOD便取得了上千万人民币的收入,按照盛大的说法,这样的成绩“充分肯定了盛大数字家庭战略”在市场推广方面的努力。
的确,盛大从去年开始铺天盖地的广告“用遥控器上网”某种意义上成就了盛大在家庭用户群里的接受度,但对销售环节做出更直接贡献的不能不归功于盛大去年“将盒子与硬件厂商捆绑”的销售模式。得益于长虹、海信、清华同方、七喜等硬件厂商“捆绑销售”的帮助,盛大“EZPOD”去年通过不同渠道商在全国范围内的铺货高达数十万套,而根据记者从盛大公司内部了解到的信息,包括联想、HP、DELL等主流PC厂商在今年的加盟可以帮助盛大实现超过100万套的销售量。
盛大新模式
在总结去年经验的同时,盛大再一次进行战术调整。此次与阶梯公司签约就是这种调整的体现。
“事实上通过对去年经验的总结,以及对公司战略的不断深入理解,盛大在战术上正在进行调整。”盛大发言人诸葛辉说,本次与盛大合作的阶梯公司,在网络教育领域内的经验被盛大认为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事实上盛大现在更需要的是让更多的用户通过不同的渠道了解到盛大的解决方案、盛大的服务。而通过与其他服务提供商的捆绑,盛大认为这是在用户和企业间找到的另外一条重要的通道。
按照诸葛辉的解释,盛大此前和硬件厂商的捆绑销售是非常成功的,但他同时也承认这样的成功还并不足够成为盛大满意的理由。正因为盛大不可能依靠硬件制造环节赚钱,硬件合作伙伴能帮助盛大完成的只不过是第一步,而下一步在盛大看来,阶梯公司在线上教育领域内的积累可以成为盛大整体解决方案中的一个亮点,就如同盛大的游戏《传奇》当年在整个盛大网络游戏产品线里的推动地位一样。
当然盛大也非常明白阶梯公司的教育类产品明显不可能达到《传奇》的高度,以至于在双方签署的合作备忘录中,阶梯给盛大的承诺也不过区区6万人而已。
“盛大需要寻找到更多的杀手级应用,来让更多的用户了解盛大提供的数字家庭解决方案。”诸葛辉说,“和阶梯的合作只是一个开始,盛大会在今年与更多掌握了大量忠实用户资源的合作伙伴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将他们的服务捆绑到盛大的解决方案当中,再由这些合作伙伴帮助盛大将这些整体的解决方案推广到更多的用户当中。”但这6万人对于盛大的意义却非同寻常,因为他们或者将代表着盛大未来的一个拐点。正如诸葛辉所言,盛大现在“正忙于寻找更多的通道,将自己的服务提供给更多的用户”,因为现在的盛大正不得不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如今的6万人最终或许会发展成为60万人乃至600万人,可是作为上市公司,盛大不得不面临来自报表和资本意志的压力,盛大乃至不得不准备更充裕的弹药来面对更残酷的竞争。
危险的信号
盛大去年的慷慨的免费策略,暴露一个危险的信号。
“盛大的核心竞争力不在硬件和制造环节,盛大也从来没想过要进入制造环节的竞争。”陈天桥不止一次地说,“盛大的目的在于搭建一个集合了产业链各环节力量的平台,大家一起来共同把家庭市场做大,而盛大只是这个计划中内容服务的提供商而已。盛大甚至愿意放弃在制造环节中的利润,让合作伙伴去分享这些利润。”陈天桥在去年或者并没有意识到这种慷慨背后的风险。
很现实的一个问题是,购买带GPRS功能的手机消费者在决定购买这款手机的时候,打动他的并不一定是GPRS功能。所以带有GPRS功能的手机很可能并没有机会在用户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能———就算运营商把GPRS的世界描绘得很美妙,但它未必能给运营商创造收入。
盛大现在的情况与上述例子有些类似。财报上显示的那些巨大的销售数字并没有任何水分,但如果不考虑渠道货物积压的话,盛大也的确通过硬件捆绑的方式将自己的理想送到了大量的用户面前———对于盛大的合作伙伴们来说,销售环节的完成某种意义上就意味着货款的到账和交易的终结,而对于盛大来说,这只不过是个开始而已。盛大最终的利润来源,在于用户使用盛大的产品和服务,而不是购买。
截至去年年底,盛大官方统计到的易宝安装用户不过二十余万人,而注册使用盛大服务的用户,还不到2万人,两者间的比例乃至高达16:1.也就是说,渠道每卖出去16台捆绑了盛大产品的硬件,才有一个人去尝试盛大的服务,并给盛大交钱。
-记者观察
盛大的新浪牌
除了持有的新浪19.5%的股权,盛大或许没有更好的牌可打了
2005年,盛大四面出击,花费4.5亿美元打造自己的互动内容服务,为即将大规模推广的“数字家庭战略”做准备。
2005年Q4财季,盛大爆出上市以来首张亏损的财报,5400万美元的巨额亏损瞬间将盛大股价拉低接近10%,至今仍徘徊于13美元左右。
2006年,盛大在网络游戏领域内坚持的免费策略虽然有可能恢复公司经营性盈利,但对比起收费网络游戏的“敛财式”收入,盛大的“新游戏模式”还需要时间的考验。
到2007年,盛大将面临一笔高达2亿美元的可转换债券兑现压力。
除了新浪那19.5%的股份,陈天桥手里似乎的确没有什么再能拿得出手的牌了。
“尽管陈天桥可以在很多场合公开指责华尔街对盛大的低估和不理解,但盛大毕竟在NASDAQ上市,不能不服从NASDAQ的游戏规则,这就是现实。”了解内情的人士说,“在新浪的问题上,盛大当然面临很多种选择,但借新浪的股份做文章,而不是继续鼓吹新浪在内容方面的资源未来能对盛大提供多少战略意义上的帮助,这是很现实的问题。
被新浪“毒丸计划”卡在19.5%的盛大现在正在上下为难,相对于新浪的控制权来说,盛大的生存问题对陈天桥来说更加重要。先解决温饱,再考虑小康———盛大在小康时为了成为贵族进行的投资,在生存出现问题的时候,只能重新考虑。
-华尔街声音
分析师唱衰盛大
认为受累家庭互动娱乐计划,其今年营收状况不乐观
最近数月来,盛大的股价一直在低位徘徊。在华尔街分析师预计盛大2006年营收增长放缓后,盛大股价一度跌到13美元以下。
3月15日,股票再次下跌,并再次引发华尔街分析师的关注。
PiperJaffray公司的分析师SafaRashtchy表示,当盛大宣布将打造一个庞大的娱乐媒体平台后,它的EZ计划也开始逐渐落地,但极有可能在新的季度里影响其利润率。
据悉,盛大家庭互动娱乐计划主要包括EZ系列产品。一旦用户安装相关软件程序后,该程序将提供互动娱乐内容,比如游戏、电影和音乐。而这个软件会与一个类似于电视机的设备捆绑销售。
但是这个初期的设想还面临着相当大的困难,甚至会带来难以预计的风险。Rashtchy认为,盛大的其他相关业务收入正在不断缩水。
“如果盛大通过现有的相关渠道销售‘盒子’产品,并逐步得到消费者的忠实支持,它在2007年还将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写道,“同时,这个尚在初期的EZ计划仍然未被证明会带来成功,它肩负着改变消费者传统娱乐习惯的巨大挑战。”分析师还提到了盛大的两款大型角色扮演游戏———“《传奇2》和《传奇世界》正处于衰退期,它们的游戏玩家很可能会迅速流失。”加上免费模式带来的低收益状况,盛大在提高其竞争力的过程中,将会持续丢失其在游戏市场的份额。
分析师将盛大股票评级为“表现不佳”,并把股价预期由15美元调至10美元。他甚至把盛大2006年每股收益由1.22美元调低至10美分,全年收益将下降6397万美元。
而汤姆森咨询公司的分析师则预计,2006年盛大每股收益将为76美分,总营收为1.987亿美元。
当日收盘后,盛大股票下跌44美分,(即3.2%),报收于13.51美元。
(本版采写 本报记者 彭梧 实习生 孟斯硕 殷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