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互联网 > 正文

中国计算机报:听老榕侃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7日 16:50 中国计算机报

  作者:陈湘 

  【赛迪网讯】

  8848时期得老榕,一台笔记本,左手托腮,神采奕奕的表情。

  小编们也是爱球一族,忙里偷闲也会对着电脑直播大发评论。

  老榕在办公室也会抽空看球,认真的表情不亚于处理公事。。

  老榕是中国数得出来的资深球迷了。1997年11月2日,网友老榕在四通利方体育沙龙(现新浪网体育沙龙)发表的《1031:大连金州没有眼泪》曾经引起全球中文互联网世界的强烈共鸣。48小时之内,这则帖子已经在当时的论坛中被阅读了两万多次。从那之后,每每有重大比赛时老榕就会被邀请来看球,侃球。

  9:30打开电视,老榕的话匣子也开了

  趁球赛转播还没开始,老榕和我们闲侃了起来——“国外的球要看,国内的球也还是要看一看的。这个和欣赏电影蛮像的,好莱坞的电影不错,但是最近我看《千里走单骑》也不错。国内的球星我喜欢郝海东,范志毅,并且是死忠球迷,会为了他们在网上和网友争。国外的球星喜欢的就多了。”老榕瞟了一眼还在没完没了播广告的电视。“看球有两种人,一种是专业的,一种是业余的。好比看电影,专业的像那些专家之类的欣赏起来可能看到的是一些瑕疵,业余的看到的更多是乐趣。”不同于记者想象中专门挑刺儿的评论家,老榕对球看得很开。“中国国家队最近与

伊拉克的比赛输了,很多人接受不了,其实我觉得没关系,咱在阿联酋的艾因扎伊德球场上就从来没赢过,那次比赛我看踢的还不错,输的也不多,咱回主场还有机会的。”不带有任何无奈的语气评论国家队的球迷不多见,老榕是一个。

  10:00开哨,老榕把笔记本放在膝盖上

  “现在看球很方便,家里和单位装的都是那种局域的无线网,捧着笔记本就可以,不过一般有条件的话还是在电视上看。毕竟电脑会延迟一些,那边已经为进球叫好了,这边才开始发动进攻。”看球过程中,不时看到老榕点进论坛发言。“自己经常去的论坛也不多,就两个,其中一个就是大家熟知的新浪体育,另一个保密,只能说是某处。”果然,今天老榕只开了一个新浪体育,不过,这里面不只有一个“老榕”。 “很多论坛的‘老榕’都不是我注册的,我本人也只注册过那两个论坛而已。还有一些都是转帖,可能大家一眼看上去,好像我出现的频率很高,其实不是。”树大了招风,不知对“老榕”这个网名进行网上拍卖会叫出怎样的天价。

  10:50休战,补充“弹药”

  “你不饿吗?有时候看到比较晚必须垫一点东西。”老榕拿来了一些“干粮”,“五大联赛的比赛一般都在夜间开始,因此夜里看球的次数挺多的。我从来不会定闹钟什么的,因为还有家人,怕吵着他们。我一般都是脑子里记着这个事,到点自然就起来了。”老榕这功夫,省钱,还不耽误事儿。“上届世界杯因为是在韩国日本举行,反而让大部分球迷觉得不习惯,不过瘾。从以前世界杯看下来的球迷觉得只有在夜里看才像个球迷的样子。”老榕抿了一口酒,“重要比赛,我一般都会看。不过比赛那么多,也不可能场场不落,巴萨和切尔西的冠军杯比赛我就没看成。

  11:00进球,老榕专心经营他的帖子

  “漂亮!”老榕的手指在键盘上兴奋地敲着。“其实我不太喜欢比赛过程中有人评球,有时候倒宁愿关掉电视的声音不听解说员的声音静静地看球”老榕写完回复帖子,又仔细看了一遍,敲下了回车。“在国内的足球评论员里面,我喜欢听黄健翔解说。当然,在有关德国队比赛时,不能听他解说,他倾向性太明显了。”老榕早就发现了黄健翔常年解说

德甲落下的“毛病”。不过还是对这位“评论型解说员”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转眼间,老榕在论坛里的发言有了不少回复,大部分赞同的,也有一些反对的.

  11:30球终,人散。

  “现在不像从前了,每天有好多工作要做,明天是周一,还是要打起精神来继续工作。”老榕打了个哈欠,目光还停留在笔记本屏幕上。“在家里这样度过一个夜晚对于球迷来说是很幸福的了,有时候我们也会约很多朋友一起去酒吧看球,热闹,大家在一起侃也别有一番风味。”

  看来仅仅是凭借五大联赛还难以揭开老榕“铁杆球迷”的本来面目。可以想象在不远的世界杯

  比赛阶段,全国又会有成千上万个“老榕”抱着被子度过一个又一个充满激情的不眠之夜。

  现场看球有学问

  “重大的比赛,我还是喜欢去现场看。实事求是的说,国内的交通还是很便利的,去看球也不是什么很难的事情,主要是看自己愿不愿意去啦。因为看中国国家队比赛的缘故,去过的地方还是很多的,大连,沈阳,广州,成都等,国外倒是去的少了。当然了,一方面是看球,一方面也是旅游,这种多目的的出行还是不错的。”现在好多人指责的球场上的不文明现象,老榕自有他的一套看法。“去球场人们一般都是选B、C区,因为在那边感受到的现场气氛更好。在工体看球能听到很多‘京骂’,有人认为那是不文明的表现,不过我觉得那只不过是语言中的一部分,你可以把它当成像声词,没必要多想。这就和网络语言一样,我觉得在特定的环境是可以接受的。”

  下一个“老榕”?

  老榕的儿子“小榕”也是一个体育迷,和父亲一样,小榕最喜欢的也是足球。“有时候有重大比赛正好赶上他第二天不上课的话,我也会让他一起看。”父子俩坐在沙发前对着一场球赛或悲或喜,记者上中学的时候也有过这样的状态,想必很多球迷也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他记忆力比我好,有时候有些球我记忆不清的时候,就会问他,别说,这小子还真行,看过的比赛很多都记得特清。虽然我会因为一些观点在网上和很多侃球的球迷争,但我和小榕之间很少争论,我们彼此的看法比较一致。”老榕对小榕的看球水平给予了肯定,不知未来的互联网上会不会出现一个:“小榕”的ID。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