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峥嵘:从广而告之到点而告之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0日 15:43 中国计算机报 | ||||||||||
郝峥嵘 当注意力成为一种价值不菲的经济的时候,眼球所至,广告几乎无处不在,电视、报纸、网络、路牌、电梯、餐桌乃至厕所。心存厌恶者的理由在于,要么是信息太过泛滥,要么非己之需。倘若广告信息正是我们想要的,反而是喜欢甚至是费尽周折去搜寻。
广告主的意图无可厚非,既然花了大把的银子,总是希望把信息一点不地通过各种渠道送到人们的眼中,注意、记忆甚至是直接购买。 但“广而告之”对于广告主来说却意味着资源的巨大浪费,当以分散的方式传播给分散的人群的时候,对于受众来说,不必要的打扰效果适得其反。 2005年9月,享誉全球的营销学大师科特勒抛出了一个营销传播的新概念——精准营销。他认为,公司需要更精准、可衡量和高投资回报的营销沟通,需要更注重结果和行动的营销传播计划,广告主应该越来越注重对直接销售沟通的投资。面临激烈竞争的企业,了解消费者的习惯,采用精准的营销手段,得到更多潜在的客户关注,则企业可以赢得更多的商机。 究竟怎样才能实现精准营销呢?在网络已经成为营销强大助力手段的时候,很多人开始把注意力转到互联网。互联网以其多媒体属性、24小时不落幕等特点让广告主厚爱有加。处在资源不再缺乏的时代,更多竞争对手往往更加分散了受众的注意力。当更多广告主投向网络广告的时候,网络广告的价格提升了,“广而告之”的弊端再次暴露无遗,精准和有效再一次成为网络形态广告的最迫切诉求。 最近,“点而告之”的新型营销模式正被引入国内。“点而告之”改变以往传统的片面追求广告的覆盖,面转而专注于广告受众人群的细分以及受众效果。 在国内最先采用点告网营销方式的“有礼物”网站采用的是会员制,每个会员都必须填写详细的个人资料。点告网根据系统甄别和处理,能够提供给广告主所需要的数据库,由广告主自己圈定宣传的受众群体,指定具有某些特征的受众群体。这种方式把“广而告之”转为“点而告之”,由传统的追求覆盖面改为占领点,从而消除了传播中的盲区。 浏览一些网站时,广告是再常见不过的了。点告网与众不同的一点是,受众在浏览网站时会看到一个相关的问题,只有当受众点击回答问题了,才成为一次有效广告传播。广告主对广告的付费,也是按答题点击计算,不答题,不点击,不付费选择答题既加深了受众对广告诉求内容的印象,也甄别出广告主所想要的目标受众。 在广告行业有一句名言:“我知道我的广告费浪费了很多,但是我不知道浪费在哪里。”对广告效果的掌握和费用的控制,是广告主孜孜以求的。点告模式中,广告主可以选择具有某种特征的受众群体,并根据市场状况来控制目标受众每天看到的广告次数。广告主可以通过广告的效果,调整下一期广告的目标受众,避免广告费用的浪费,真正做到可控,达到较高的成本回报率。 点告的本质,无非是从客户信息中准确读取有价值的特征,从而按需投放广告。企业往往积累了一些客户资源以及相关信息,如何从已有的客户中挖掘出有用的信息,提供有价值的增值服务,是摆在很多企业面前的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