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林嘉澍 北京报道
蒋建秋,1972年生于安徽,从中央美院附中读到中央美院摄影系本科毕业,此后长住北京。他最为人所熟知的身份是闪客“老蒋”。2000年,蒋建秋创作的MV《新长征路上的摇滚》让许多中国网民第一次见识到了flash动画的魅力。
《新长征路上的摇滚》是崔健的歌。当时在开工之前,蒋建秋曾经联系过崔健的唱片公司,希望能够得到对方的授权。但唱片公司的答复让蒋建秋大跌眼镜:“没事儿,你就用吧。现在网络上不到处都是崔健的mp3吗?”
4年之后,当崔健主动找到蒋建秋,希望能够为新单曲《红先生》制作一支用于全国宣传的flash MV时,老蒋反而有些担心:“我不想重复自己。总不能再做成《新长征路上的摇滚》那种波普风格吧?”
从接手项目到2005年初发布上网,《红先生》的flash MV制作耗时两个月。
“崔健跟我讲了一堆八竿子打不着的想法,然后就让我放手做。但因为我过去做过广告,反而会替他们考虑动画的亲和力。听崔健音乐的人,和flash观众基本不在同一个年龄层。而且这个MV用作唱片推广,还需要把动画文件做得比较小,有利于在网络上传播。”蒋建秋在做动画时需要考虑的,已经不只是艺术性而已。
昨天
1999年夏天,蒋建秋着手为一个意大利网站做汉化工作。他打开网站,第一次看见浏览器弹出要求安装Macromedia Flash播放插件的提示。之后网页所呈现的动画效果令他难忘:“比原来的那些动画图片强太多了,居然可以实现这么多效果。”
蒋建秋开始在网络上搜索关于flash的资料。他发现了中文论坛“回声资讯”,上面聚集着国内第一批flash动画制作者。1999年9月,在这个论坛的基础上产生了“闪客帝国”。从此,“flasher”拥有了中文译名,而“闪客”作为一个新鲜词汇,迅速得到了大规模的关注——而似曾相识的记忆在中国的互联网历史上不断发生,从早年的黑客和红客,再到现在的博客和播客(视频分享)。
“闪客帝国”的站长高大勇是那段日子的经历者。直到今天,网民依然能在网上看见许多署名“边城浪子”的早期flash教程,这些都是高大勇的作品。“那时候一碰面就不断交流技术和想法。至于最早的‘闪客帝国’,纯粹是自愿地推广flash技术,顺便聚集一帮志同道合的人。”高大勇依然记得那时候和白丁、皮三、朴桦等几个闪客聚在家里看彼此的作品,谢幕时一起鼓掌喝彩的情景。
2000年被许多人称为“中国flash元年”。那年秋天,《新长征路上的摇滚》为许多普通中国网民完成了flash动画的启蒙工作。不久,小小又用简单的“火柴棍小人”模拟了一场华丽的打斗,几年之后,这个创意被耐克公司挪用到了自家的篮球广告中。那是闪客们的黄金年代,高度原创的作品在两年间集中涌现。因为flash的技术门槛较低,个性鲜明的闪客们带着理想主义的标签不断为网民贡献着免费却精彩的动画。
但同样由于flash入门简单,到了2002年,粗糙的动画已经充斥中国互联网。蒋建秋说,“有些人抄来抄去,作品越来越多,质量却没保证,观众也在不断流失。内容太杂,好作品完全被埋没了。忽然觉得特没劲,一点儿都不好玩。”他记得那时候闪客白丁花了80天时间独自完成flash作品《白日梦》,在艺术上可圈可点,但是发布上网却反响平平,不被大众认可。
而由于网民已经形成了免费观看flash动画的习惯,闪客们也难以从中盈利。“闪客刚开始可以埋头做它五六个作品而不求回报,但是长期这样下去却没有一套机制实现商业循环,人自然就疲了。”蒋建秋认为,这是从那时开始,flash人气逐渐低落的另一个原因。
今天
仿佛在一夜之间,闪客们淡出了媒体的视野。“有时候这个世界看起来太疯狂了。就像前段时间的郭德纲,媒体一窝蜂地冲上去,然后又忽然都没动静了。”高大勇说,“可能那时候也没什么新鲜东西了吧,该说的都说了。Flash自己该怎么走就怎么走,表面上凉了,实际进入了相对平和的阶段。”
很多闪客那时候从大公司里跳出来,组建了自己的工作室,开始“接活儿”。其中比较常见的方式,是为电影电视行业制作动画。白丁与中央电视台《快乐驿站》的携手以及皮三为贾樟柯电影《世界》制作的动画片段,是国内近年来知名度较高的flash商业合作。
可是这样的模式和传统动画相比,盈利依然稀少。传统动画《哪吒》每分钟的价格在3-4万之间,但由电视台投资的flash动画每分钟只能卖到2000元左右。如果是闪客拿着作品和电视机构谈,能得到600元/分钟的价格已经算是“封顶”。
面对现状,从2002年开始的三年多时间里,蒋建秋不再将太多精力放在国内flash上,而是一直关注国外的优秀动画片。
作为一个艺术院校出身的闪客,蒋建秋依然希望能在动画片创作领域上有所成就,或者用他的话说,“拍部大片”。“Flash就是一种简单的动画工具而已。用得多了,就会觉得有局限性,实现不了很多传统意义上的动画效果。比如要做一个虚化的前景或者运动模糊,真是挺麻烦的。有时候还是觉得传统动画厉害。”蒋建秋说,“但是我有个20分钟的动画剧本,分镜都做好2年了,想法特别好,可就是没法做。真给折腾出来了,电视台不见得能播,放网络上吧,又没法收回成本。”
和这个圈子里的大部分人一样,蒋建秋一边打磨理想,一边在不断的“小打小闹”中等待机会。他招了四个人组成制作团队,接一些动画制作业务。去年下半年,他为南方的3G门户网站监制了一部动画长片,这是一部根据周星驰版的《大话西游》改编的flash长片,网站对外宣称的投资数额很大,这部暂定名为《大话G游》的片子,将在不久之后推出。
明天
蒋建秋还有一个更大的梦想,就是能凭借这群闪客的力量,推动中国动画产业链的形成:“虽然最喜欢艺术动画,但是我很清楚,没有商业片作为依托、形不成产业的话,艺术片也没有什么生存空间。
在蒋建秋的脑中,最理想的产业形态,就是像迪士尼那样的动画王国。利润并不仅仅产生于动画片本身,而是依靠旗下丰富的动画形象资源,创造出一系列周边产品。他的动画团队正在和玩具厂商联合制作动画短片,并且把动画质量放在第一位。
在缺乏版权意识的国内市场环境中,蒋建秋的努力可能只是杯水车薪,“有时候觉得,在现实里找不到好出路,只好把希望寄托于不确定的未来了,比如3G什么的……”手机已经是目前持有率最高的设备之一,而伴随3G而来的多媒体应用,将使得体积小巧却功能强大的flash动画迎来新的变局。
“不过也不能把3G当成救命稻草。”高大勇的公司刚刚和IBM合作,为中国移动架设了3G手机应用平台。在他看来,3G只是手机带宽的升级,并没有本质上的变化。高大勇现在是北京闪客互动文化传播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的副总,这几天忙着谈公司的第二轮融资。从“闪客帝国”在2003年1月实现商业化运营之后,他一直在摸索可行的商业模式。虽然大张旗鼓地尝试过彩信业务,但是由于移动增值业务的渠道复杂,各环节均需要瓜分利润,真正落到内容提供者手中的资金已经所剩无几。
“我和其他几个‘老家伙’们不太一样。他们更多的是内容制作者,而我在这几年主要还是搭建内容平台。做平台有个好处,就是如果有商家需要内容,会直接来找我们。”这三年的经验,让高大勇的思路日渐清晰。
和过去相比,这些国内最早涌现的闪客们越来越忙,过去“脑筋风暴”式的聚会也越来越少。“不过虽然每个人都在做自己的一摊子事儿,但是偶尔碰面,还是会聊到心里的想法。大家都还是有理想在的。”高大勇说,“只不过,已经不像当时那样不计后果地想干就干了。”高大勇说,每天,他都会花点儿时间坐在家里,没事儿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