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互联网 > 正文

博客:KESO不玩了徐静蕾呢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3日 08:56 eNet硅谷动力

  【eNet硅谷动力专稿】导读——当老徐博客点击率破千万之后,money和blog曾经的暗恋渐渐走向公开。然而,当初架起money和blog之间鹊桥的KESO却语出惊人地宣布,“我不想玩儿了”……

  3月10日早上,习惯性地打开KESO的个人博客,却蓦然发现原先和讯的广告消失了。KESO的理由很简单——对于炒作感觉“疲惫”了。在大家都在期待着blog与money的联姻时
,KESO却发出了“不和谐”的声音。这或许就是KESO之所以KESO的原因,他太特别了——或者用刘峻的话说“太清高”。

  清高如KESO者即使退出游戏,也不忘给思想一个闪光的机会。于是,在他喊出“不玩了”的口号之后,也顺带抛出了关于blog商业价值的3点探讨:

  1、blog目前的商业回报,尚不足以支持blogging成为一种职业,就像专栏作家那样的职业;

  2、广告只是blog众多价值中的一种,而且是价值最低的一种;

  3、blog还有更多的商业可能性等待探索和挖掘。

  其中的2、3两点尤其惹人瞩目——因为一个近日热得发烫的名字:老徐。

  老徐,著名才女兼美女徐静蕾是也。在演艺圈摸爬滚打了数年的徐美女或许没有想到博客竟然会让她的人气暴涨。第一个点击量超过1千万的个人博客;第一段疑似的博客之恋(vs韩寒)——这一切都让中国互联网上的博民们开始惦记起money和blog之间的暗恋了。广告啊,快来吧——曾经饱受广告折磨的博民们却渐渐对广告登上自己的博客有了一种期盼……

  按照网友们的普遍思路,老徐博客之类的超人气博客未来完全可以靠广告连接money与blog的。但是,KESO的这番论调却毫不客气地给这种流行的论调泼了一盆冷水。笔者臆测KESO所列的2、3点简而言之就是——靠广告撮合money与blog?太幼稚!

  KESO虽然啃下了中国互联网博客广告的第一块蟹肉。但是这块蟹肉并非是带着原汁原味的“广告”味道的。借用刘韧的123体,可以归结为以下3点:

  1、和讯在KESO网页上放广告的举动产生的宣传效果远远大于广告本身;

  2、那份招聘广告针对的是圈子里面的人,和传统广告的漫无目的有着很大的区别;

  3、WEB2.0先锋们内部浓重的恶搞气氛;

  既然KESO对于广告嗤之以鼻,那么他口中blog“更多的商业可能”又将是什么呢?笔者觉得要解答这一问题,必须回到blog的原始属性——媒体。

  无论你是否喜欢,一系列名人博客的崛起已经说明了大多数网民业已接受了博客的“媒体”定位。作为媒体,借用其本身的宣传功能赚取报酬也无可厚非,关键是看这宣传怎么做了:传统的市场营销和广告模式是,我出钱满大街告诉你,瞧,这是我的产品,这就是你要的东东;博客营销是,嘿,这是你我都感兴趣的东东,我们一起来关注它,谈论它吧。

  从上面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博客营销中“我们”和“兴趣”的确是两个奇妙的词语。试想当你购买电脑的时候,你是会听营业员喋喋不休的追捧还是家人朋友的一句嘱咐呢?答案显而易见——blog广告卖的就是亲和力。

  这里不妨再谈一下英国一家叫Stormhoek的小

葡萄酒公司。Stormhoek是家小企业,没多少钱,没有在除blog以外的任何地方投放过任何广告。但是,Stormhoek对Blog很倚重。有一年,他们甚至给博客们送出去了大约100瓶葡萄酒,让他们品尝并且把感想写到blog中去。于是乎一个销售量暴涨的奇迹就诞生了……

  近年来,包括一些跨国大公司在内的众多企业越来越注意企业博客的建设和blog的传播作用,或许也是基于类似的考虑。由此可见KESO关于blog还有“更多的商业可能”一说并非无稽之谈。但是试想,如果按照类似门户的方式匆匆给blog添上广告,那么这些广告还会有亲和力吗?恐怕没有人喜欢哪天打开老徐的blog,满屏幕都是“牛皮癣”吧……

  记得KESO曾经说过,“部分企业和个人,除了会炒作,对真正的创新毫无兴趣” 。从“高高在上”的国际VC到“低低在下”的国内博民,blog作为金矿的性质已经被广泛认可的。但是如何来开掘这座金矿呢,莫非还要用“广告”这把旧工具吗?这些都是需要静思的问题。于是,在老徐们疯狂的同时,KESO潇洒地抛下了一句“我不想玩儿了”……

  作者:小捷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