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互联网 > 新浪科技评论空间专题 > 正文

陶俊杰:互联网疑似泡沫症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8日 13:33 互联网周刊

  Google、盛大们的股价集体下跌,是下一次互联网泡沫的征兆吗?

  本刊记者|陶俊杰

  患了泡沫症的行业一般会经历如下症状过程:意外之财、锦上添花、雄心壮志、飞来横祸、落井下石、一蹶不振。

  引发泡沫症的不是行业本身,而是资本。当一个行业健康发展时,资本是助力器;当这个行业处于亚健康状态时,原有的和新进入的资本就会变成病毒,乘虚而入、放大病灶、扩张到全身。其后果,轻则元气大伤、重则毙命。

  当下的互联网产业是否患上了这种泡沫症?

  首先,互联网产业正处于亚健康状态。所谓亚健康不是说这些企业已经患病,而是说它们处于病与非病之间,抵抗力减弱。像Google、盛大、百度等公司曾经创造了

神话,它们在股市上积聚的财富远远超出实际价值。在经过高速增长期后,这些领军企业都走到了主业增长乏力,亟待转型之际。原有的业务盈利增长在下滑,新的业务暂时又不能大幅盈利,企业遇到周期性起落,这就是亚健康。

  曾经的辉煌往往会使这些互联网英雄们极度膨胀,他们制定了宏大的转型计划。大多数人的认识是有惯性的,仍然习惯性的追捧这些神话。年初,媒体和华尔街的分析机构还在雄心勃勃地讨论Google的股价今年是否会冲破600美元。危机掩藏在狂欢之下。

  资本的跟风特性更把互联网企业们由亚健康推向病症。现在有关互联网和投资的接洽会上,很容易看见许多今年成立的所谓创投公司。据说,今年各个机构将有超过60亿美元的资金投到中国互联网业。每天都传来多笔融投资结案的消息;千万美元级项目早已勾不起人们的兴趣;私人聚会都成为了风险投资商和网站们表演和交流的舞台。

  资本并不是在一开始就是病毒。风险投资商寻找有前景的互联网公司投资;一段时间哺育后,推动他们上市;通过股市,风险投资商把股份交棒给公众投资者,实现盈利和退出,开始下一轮循环。这套逻辑能够流转顺畅的关键,在于公众投资者必须对商业故事具有信心。

  架构在股市上的互联网企业依靠的正是这种信心经济,而且这一信心很大程度上也是风险投资者帮助建立起来的。当肌体健康时,资本的作用可谓锦上添花。大多数互联网企业初期并不盈利,无法靠自己的利润滚动实现快速增长,可以说没有资本就没有互联网产业的繁荣。

  但是,当互联网企业遇到危机,足以动摇大众信心时,资本的角色就异化成了病毒。一方面,公众投资者不再接盘风险投资者手中的

股票,循环被打破,同时一部分投机资本会入市套利。他们的举动将会进一步放大危机信号,扩散怀疑情绪,加速大众从过度乐观到过度悲观。另一方面,在互联网企业内部,最先打着规避风险旗号逃跑的也是资本。那些被风险投资商断炊、又没有上市的网络公司,其命运只能是被收购或关门大吉;而转型中的上市公司也可能因此股价骤跌、战略挫败、元气大伤、一蹶不振。

  可怕的动摇信号似乎已经发出。3月2日,Google股价重挫32.155美元至358.22美元。如果从1月31日公司公布季度财报后算起,Google股价已经累计下跌了15%,转瞬间,百亿美元市值已经蒸发殆尽。纳斯达克市场的百度、搜狐、新浪、网易等中国网络概念股股价也都在震荡,而盛大股价更是创下了近21个月以来的新低点。“Bubble2.0”在两三个月前已经成为硅谷一带的流行语。

  互联网是否再次上演泡沫?互联网的世界里没有秋天,寒冬只要抓着盛夏的尾巴就会遽然而至。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612,000篇。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