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胡延平专栏周2月27日:3G博弈第二阶段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7日 18:52  新浪科技
科技时代_胡延平专栏周2月27日:3G博弈第二阶段

图为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展与交流中心主任胡延平

  胡延平为IT产业知名研究分析人士,1996年以一篇《中国营造网络时代》开始涉足IT业,著有《奔腾时代》、《预约新千年》、《数字蓝皮书》等多部IT、财经专著。曾发起成立数字生态专业研究组织,推出《中国网络经济发展生态报告》。2000年以来撰写、翻译了较多研究专题,致力于推动数字鸿沟问题在中国的研究和解决。

  2月27日-3月3日,新浪科技把一周的时间留给胡延平。----编者按

  3G博弈第二阶段:坚决将利益斗争进行到底 2006年2月27日 星期一

  胡延平/文

  3G牌照2006年发放的消息传出以来,关于3G的讨论纷纷掉转风向转入新的话题和新的阶段,归纳起来目前主要的主题有8个:

  1.牌照具体什么时候能够发放,是传说中的年中还是年底,发改委等其他机构的口头介入等会不会成为3G进度新的阻滞因素?

  2.传说中的运营商重组案是否将彻底放弃,如不进行企业重组会不会发生网络资源重组或者联合组网的情况,3G牌照最终将会发给那几家运营商?

  3.运营商各自采用的3G标准会不会在各种压力之下又产生新的变化,TD-SCDMA会不会一统天下?中国移动的W-CDMA会不会产生新的变局?

  4.是否应该采用基础网络建设与业务运营分离的做法,由独立的第三方建设TD-SCDMA基础网络,运营商只负责运营?

  5.独立组网还是混合组网?

  6.商用实验网的推进主体以及推进步骤如何协调一致?

  7.各方动作频频,实质利益争夺阶段如何把握相关建设资金带来的巨大商机?

  8.如何协调产业上下游力量建立3G应用平台、应用标准,推动具体业务细分发展?

  以上主题,尤其是第1、2、3、4、5、6项主题的出现既像是阶段性的分主题讨论,又多多少少包含着节外生枝的意思。而刚刚清晰起来的3G迷局,因为这些主题的出现,忽然又变得有一些迷雾重重的味道。看得出来,3G在中国的第二个博弈阶段,形势依旧复杂而又多变。每一个主题后面,既能看到新的面孔听到新的声音,也能看见第一阶段博弈过程中曾经出现过的那些身影,又影影绰绰地在四处闪动。

  在与第1、2、3、4、5、6项主题相关的讨论当中,我们从正面所感受到的更多是对民族产业利益的关注和支持,对资源协调、综合利用的学术化考虑,但是与此同时,在这些关注、支持、考虑所对应的主题的反面,我们更多深深感受到的是在第一个博弈阶段没有达到充分扼杀TD-SCDMA目的的各种3G力量,力图在新一轮3G博弈非常微妙的运动变化过程中通过事实上的机巧算计,达到第一阶段未曾达到的目的。

  TD-SCDMA这么一个在一年多以前被跨国势力及其买办、帮凶反复宣判死刑的中国的国际标准,如今就要活生生的开始建设和运营了。但是眼前的形势是,如果在第二个阶段政府决策把握不够精准、运营商作为最重要的实施主体更多从各自角度出发而不是协调行动的话,通过第一阶段博弈所形成的3G战略安排的很多成果将难以落实到位。在第一阶段博弈中未曾占据重要地位的3G力量,可能通过第二阶段的机巧博弈暗渡陈仓。在W-CDMA、TD-SCDMA以及CDMA2000可能并存的情况下,TD-SCDMA最终还是难以成为事实上的主导标准,甚至混合组网之后未来存在逐渐被消融的危险。3G之争,尘埃远未落定。

  所以,我们认为在3G博弈的第二阶段,需要加大宏观决策的管制、统筹力度。3G归根结底不是技术问题,不是标准问题,不是政治问题,而是一个利益问题。过去利益是3G博弈的唯一规则,利益是3G相关发展的主要动因,能否维护民族产业利益以及能否促进中国电信及互联网领域的改革与发展是评价3G相关决策科学程度的唯一标准。现在,在3G博弈的第二阶段,依旧如此。运营商的利益高于设备提供商的利益,产业利益高于运营商利益,而国家利益又高于产业利益。大唐是企业,高通也是企业。TD-SCDMA联盟是商业组织,W-CDMA以及CDMA2000的相关联盟也是商业组织。此时此刻,我们应该赤裸裸的站出来保护自己的企业,自己的利益,并且不断努力使这种利益不断最大化。3G牌照发放的时间表原则上应该以TD-SCDMA实验网的建设、运营的成熟程度为尺度,但是不宜推迟到明年。几大运营商都能够最大程度的向TD-SCDMA靠拢对于民族产业、国家利益而言是最好的选择。基础网络建设与运营相互分离是最理想化的设想,缺乏实施的可能。而TD-SCDMA联盟各方应该与运营商、终端企业、设备提供商、SP等展开深入合作,把基础业务、增殖业务的运营以及相关应用的拓展着力做好。以实际行动回答各方的支持与期待。

  (新浪科技注:胡延平已在新浪开博,点击查看博客原文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