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兴起博客势力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7日 16:40 北京晚报 | ||||||||||
概念 博客(Blogger),拥有blog网站或者在blog上写作的人。实际上,“博客”(Blog或Weblog)一词源于“WebLog(网络日志)”的缩写,是一种十分简易的傻瓜化个人信息发布方式。让任何人都可以像免费电子邮件的注册、写作和发送一样,完成个人网页的创建、发布和更新。方兴东有个比喻:如果把论坛(BBS)比喻为开放的广场,那么博客就是开放的私人房间
事件 本月中,徐静蕾的网上博客冲破1000万点击量大关。徐静蕾博客的这第一个1000万再一次刷新中国互联网的历史纪录———她用最短的时间,也就是112天,创造了1000万的最高点击量。 无论“徐博客”现象是不是如网评所言的“幻象”,也不管一些网站盛推的名人博客,是不是已经让作秀成分掩盖了博客的草根写作本性,博客迅速蹿升的网络影响力,已经成为目前最热的网络现象。在中国互联网协会交流与发展中心最新发布的《2005-2006中国Web2.0现状与趋势调查报告》所列举的十大发现中,有关博客的内容占据了重要位置,其中“个人博客已经成为重要的传播力量”和“门户博客有望成为后起之秀”等调查发现,成为网络博客势力兴起的有力佐证。 实际上,博客的兴起,来源与网络技术的变革。有人将目前的网络变革,归结为“Web2.0”时代的来临。尽管对于“Web2.0”,目前尚没有明确的定义,但“Web2.0”所带来的网络变革,却已经影响到人们的网络生活。《2005-2006中国Web2.0现状与趋势调查报告》中称:Web2.0是互联网的一次理念和思想体系的升级换代,由原来的自上而下的由少数资源控制者集中控制主导的互联网体系,转变为自下而上的由广大用户集体智慧和力量主导的互联网体系。Web2.0内在的动力来源,是将互联网的主导权,交还个人从而充分发掘个人的积极性参与到体系中来,广大个人贡献的影响和智慧,和个人联系形成的社群的影响,就替代了原来少数人所控制和制造的影响,从而极大解放了个人的创作和贡献的潜能,使互联网的创造力上升到了新的量级。 网络技术变革的同时,社会心理的变化,也促成了博客势力的兴起。 《2005-2006中国Web2.0现状与趋势调查报告》称,个性独立和社会化是今天互联网用户日益深化的需求,也是未来不可阻挡的趋势。“个性独立需求是存在的,这是独立的人的基本需求,会延伸到网络社会中,而个性独立今天爆发出来的原因在于:技术和理念的发展,使得互联网用户自我呈现表达的门槛降低,典型的就是博客,很简单的围绕人,让人表达自己的体系”,“由于越来越多的人表达出自己,很多人由于内心需求的驱动纷纷效仿,并开始形成一种现象。” 技术升级和社会心理变化的叠加,形成了博客势力的迅速崛起,博客的数量以几何级数不断壮大。据《中国Web2.0现状与趋势调查报告》数字透露:9%的博客基本每天一次写自己的博客,另外每周写1至3次的人为29%,而每周写博客的用户为35%。用户最希望博客服务提供商增加网络硬盘,社会性网络和图片相册功能。 不过,博客势力的崛起和草根写作的蔓延,也带出了相应的问题,是否对博客监管与立法,即使在“博客”内部也在争论。国外目前已经先行一步,美国已经开始审定一些博客,给合格者颁发官方许可证。印度也准备制定一个有关博客的法规,使博客作者发布的内容能够去伪存真。郝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