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互联网 > 新浪科技评论空间专题 > 正文

盒子为何而战 内容主导概念炒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3日 10:49 计世网

  吴挺

  计世网 至于什么是盒子无需再议,问题是,盒子为何而战?

  争夺内容主导权

  盒子充其量不过是一个平台,用于发布媒体信息和数字内容的平台,如果把盒子本身看得过重,则是把盒子本末倒置的悲剧性做法。

  在模拟家电的时代,就有不少人在探索盒子这一类东西。只是他们能够实现的只是目前盒子的一部分功能,因为无法凭借现在发达的互联网络,从而散失了它的一些很重要的意义。这个时候,盒子大多被用来实行简单的节目录制、付费节目解码的功能。以卫星传播的数字电视依然承当着后者这样的功能。

  但是,人们的习惯和看电视的方式都在发生巨大的改变,把至少这两类功能整合起来于是有了一定的市场。至少开发人员这样认为前景广阔,殊不知,因为人们简单消费的习惯,对于多功能继承的好感并不高,像索尼推出的基于PS2游戏机的PSX这样的产品,居然卖不动。这就给我们提了一个醒,如果太注意盒子的硬件,而忽略了它的功用,结局大抵依然是“一浪接一浪,还是死在沙滩上”的悲惨结局。

  需知,人们购买或者接受盒子是为了获得相应内容的查看的权利,而不是仅仅局限在盒子本身,所以过多功能的集成未必会成为大家选购的中心议题,反而那些简单便宜的产品能够找到生存的缝隙,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因而,在各种以盒子名义推出的产品中,目的和产品特性是大大不同。在目前来看,至少有三类盒子:以

客厅电脑形式出现的盒子,外观像一个AV设备,里面其实就是一台电脑,是披着AV家电“外皮”的电脑,
操作系统
以及一定时间的启动,都是这类产品区别AV家电的典型特征。这类产品主要集中在视频播放、节目录制方面的用途,但是比一般的电脑更强调音频和视频输出(考虑到电脑的附件如此丰富,一点优势都没有),如果定义成为家庭服务器可能会更受青睐;次则:承当传统解码任务的解码器,功能唯一,存在的理由乃是对内容访问进入的可能性,呈现了更多的盒子特征。因而通常跟运营商绑定交费,构筑和维系它运营的基础,这类盒子的客户群体稳定,是现在盒子想模仿的楷模;第三类乃是具有很强游戏功能的游戏机,它们以游戏功能为诉求,通过纯粹的数字娱乐,与电视等节目争夺目标客户群。这类盒子是一个体系,构筑它的核心乃是内容,因而要做成这个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有从硬件到软件的庞大链条。虽然挣钱的期望比较高,但是因为成本高昂,门槛非常高,不仅需要很多钱,还需要对未来有把握,在内容、技术、艺术甚至哲学都要有完善的了解,才有可能立住脚。这类盒子以游戏机为代表,实际上是构筑一个网络的模式,通过游戏机这个中间环节,把硬件、软件以及用户联系起来构成价值链,再通过硬件、软件和用户在这个链条中的相互关系分配价值,是目前最复杂的活动,也造就了目前300多亿美元数字娱乐市场的坚实基础。现在只有微软、索尼、任天堂还在投入游戏机平台,其他的厂商只能望洋兴叹。

  可以看到,这三者并没有必然的竞争关系,但是呈现跟内容绑定紧密的递增规律,同样也揭示了盒子之争的根本意图和规律所在。不过,微软的XBOX360并没有完全实现它原来的意图,通过XBOX360横跨在AV与IT端,构筑最复杂而最有效的挣钱桥梁。但是这个做IT出身的公司,对AV端的了解并不够多,至少对一些地方的情况了解不够多,因而在看到XBOX360的时候,还是也仅仅是一台游戏机而已,并没有超越这个概念本身而有所突破。如果在未来,有新的功能附件则另当别论。

  游戏机与内容的绑定最为密切,缺乏相应的内容支持,游戏机的硬件平台非常难以成功,这是无数次验证的事实。我还隐约记得,中国的某家电视台在90年代初分析美国和日本的软件业的时候,鄙夷地认为日本人把

  精力放在游戏上是玩物丧志,如果当时的那个记者看到了微软也加入了“玩物丧志”的行列,又将作何感受。

  反观内地的盒子之争,就相当缺乏基础,把重心放在硬件上不仅让配置比较低的电脑售价高昂,吸引力非常缺乏,连盈利模式都不清楚。我认为在生活很小心的国人面前玩这样的游戏,估计收效不会大,可能会有人认可盒子的价值,但是缺乏价值实现的基础,此乃最重要的方面。

  这是最近乃至将来20年内,无法改变的现实情况,就如同中国根本就缺乏大量能够竖立产业的技术输出一样,跟在后面奔跑的土狼又能强到什么地方呢?充其量重复一个故事:可以把东西做得很好,但是需要师傅指导。

  概念先入为主

  如果没办法玩大的,可以考虑退一步,大量炒概念,比如把两个有可能成为未来应用的东西做在一块,还说不定能申请一个专利,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微软并没有完全定义好XBOX360,至少在概念上并不认为它的机器是应该仅仅属于游戏机,不仅名字不好听,连微软的脸面也不好看。何况,游戏有教唆的嫌疑,始终不妙,因而,诸如数字家庭的中心,使用媒体中心操作系统等等,但是本质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它还就是一个游戏机。无论从设计的动机还是最后的成品以及使用的技术,都是围绕游戏为中心考虑的,并没有过多考虑高清媒体播放的兼容性,甚至连下一代的高清光盘驱动器都没有配备,与XBOX想必并没有本质提高。

  所以索尼对它这个机器很不在意,认为XBOX360无法跟PS3媲美。这有点可信,毕竟PS3还没有出来,但是XBOX360的推出,却影响和左右了数类盒子的范式,在中国超过1亿网民的条件下,信息传播的渠道和速度已经远不是我们能想象的,那么那些企图躲在襁褓里,妄图通过贴一张警告人“拆卸不予保修”的告示挡住人们探究的好奇心和掩盖通过更换处理器就实现普通与高清版本的却别,则是掩耳盗铃的现代版本。

  这种紧箍咒太狠了,所以当微软有无线手柄的时候,索尼也一定要提供,否则便是落后时代,并且也让国产的盒子(其实不是Intel Inside就是AMD Powered)多少要提供几款游戏,至少也要有几个纸牌游戏算作招牌。

  索尼在游戏领域实际上已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多数的手柄的模样并没有超过它定下的规矩,并且由于产量大,模仿的人多,连模具都不用改了。

  这就是先入为主的道理。硬件可以在外观上模拟,如果要设计和生产,难度又来了,至少那些芯片即便可以有生产的能力,何尝碰到了如此雄心壮志的设计团队呢?并且,即便是设计出一样的东西,要的人会有多少呢?

  因而,概念也需要先入为主。

  比如网络连接、多人游戏对战等等,同样会规定和影响对手盒子的模样和做法。盛大也有EZmini要成为大家的掌中宝,但是我不清楚盛大是否依靠自己开发的游戏挣过钱,另外,EZmi

  ni也很难跟PSP、NDS这样的东西竞争,倒不是我否定它,而是因为如果没有独特的想法,同一个模子打造出来的东西如何具有个性?需知数字娱乐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个性的娱乐。

  盛大未必会同意我的看法,但是作为一个依靠代理起家的公司,本质上与通路商没有区别,因而去理解和区别其中的种种不同就变得非常重要。

  当然,概念的先入为主,同样决定了后来者的大体模样,也提高了后来者的进入门槛。如果XBOX360在某一些配置上提供外置的硬盘,试问PS3会不会这么做呢?断然是没有选择,尽管两者的竞争是水火不容,两个玩游戏的用户群也是迥异,一些基本功能的趋同却没有选择。这将决定一段时间内两个不相容团体里面的人心向背。何况,随着玩游戏的这一代长大,游戏更应该成为一种文化教育的方式被合理对待,而不是仅仅的围追堵截。

  另外,强大的网络连接同样决定了盒子的生存状态,现在网络几乎是一种生存方式,因而,当XBOX强调网络连接之后,PS2同样提供了外接网卡,并且在随后的升级版本中内置网络接口,在游戏机大约6年的生命周期内,任何新的事物都可能成为人们的焦点,因而强大的扩充能力也成为盒子的衡量标准之一,至少微软的XBOX360相比索尼的PS3在高清光盘的支持能力上,是很缺乏的,领先因素还不足够。而

机顶盒在面对未来发展的时候,缺乏足够的灵活性,使得机器

  的应用模式比较单一,同时,除了外壳以外,能够被替代的可能性很大,前景并不乐观,除非绑定一定的服务进行硬件的赠送,并且大幅度降低成本,否则……

  盒子未来在哪里?

  我认为盒子未来将以家庭服务器的形式出现,呈现更公共的使用特性,主要关注方向乃是存储能力,网络的交换能力,而不是其他因素,至于游戏等等元素,会在某种程度上需要更强的模式取代,从而衍生新的形式。未来的游戏机肯定以移动的手持设备为准,它的强大能力足以应付支持多种输出模式,而如同现在XBOX360这样盒子的产品,将在运算上共享手持设备的运算能力,能够将程序模块化分离,从而一台机器连接的机器越多,它的实际运算速度会越快,而不再是单台机器的概念。

  这个设想太远了,至少让盒子向家庭服务器转是断然的事情,所以,一旦缺乏足够的支撑要素,所有的努力都将白费。未来的竞争主线还在于内容,胜败在于某个平台内容的支持程度,硬件层面上的竞争则来自手持设备,数字内容的发放和使用方式将因为网络而有所变化,这都是针对和围绕内容这个环节为中心准备和实现的。

  对于仅仅作为机顶盒的产品,未来并不乐观。但是家庭用户一般对复杂的系统没有兴趣,因而那种简单的并且使用起来速度比较快的产品会很有前途。随着非易失性存储设备用在机器的主存以及用闪存设备用在盒子的存储之中,盒子将变得更小而且启动将会更快,符合模拟电视使用的通常习惯。

  娱乐是中心,内容为主线还是盒子大战的核心。更多的竞争对手会以某个特有功能向盒子发起进攻,比如具有3D加速性能的手机或者具有通讯功能的手持游戏机将成为未来的主流话题。未来究竟在哪里,只能拭目以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