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NIC第17次互联网报告发布会现场发言全文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7日 18:15 新浪科技 | ||||||||||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2006年1月17日发布第1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本次调查显示,中国内地网民总人数为1.11亿人。以下为发布会现场发言全文。 主持人: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各位在百忙中参加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十七次中国互联网络状况统计报告发布会。中国互联网进入理性和务实的成熟发展阶段,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上,都将给我们生活带来更大影响和变革,目前中国网民
首先我介绍一下今天到场的领导和嘉宾。 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赵小环司长,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张春林副司长,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李乃苓副处长,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谢存副处长,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李晓利,国务院新闻办高剑云处长,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副主任杨京英,中国互联网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高新民,北京市信息办吴钢华处长,中科院因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总工、ICANN理事钱华林研究员,中国卫星通讯集团公司通信管理部常务副总经理李武发,中科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副院长吕本富教授,著名互联网分析师吕伟钢,香港城市大学祝建华教授,澳门大学张荣显博士,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主任毛伟,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主任助理刘志江,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服务部主任王恩海。 在这次调查活动中我们得到了国内众多ISP、知名网站域名注册机构和广大网民的支持,在此向所有支持我们的单位和个人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下面首先有请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毛伟主任为本次发布会致辞。 毛伟: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感谢大家在百忙当中来参加第十七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会,在这里我对各位到场的领导、专家和媒介界的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2005年对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来说是新十年的第一年,是继往开来的一年,互联网的发展进入黄金时期,中国互联网用户规模突破一亿大关,互联网发展更加理性和务实,互联网产业已经进入中国国民经济主流,成为一个战略性支柱行业。2005年网民规模CN域名注册量也首次突破一百万,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53%,世界派名从年初13位上升到第6位,CN域名已成为国内新注册域名首选域名。这两个数字结合在一起也反映出我国互联网在205年有一个质的飞跃,国家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将一如既往做好各种互联网调查统计工作,并将这些调查报告及时向社会发布,这些报告都会从不同角度、深度、广度揭示我国互联网发展状况。 长期以来互联网的工作得到了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大支持,互联网络中心的调查统计得以顺利开展,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还得到了中科院等主管部门的指导和各大网站的支持,在此我代表互联网中心致以最诚挚的敬意。在此我再次感谢大家的支持。 主持人:在互联网统计报告开展过程中,信息产业部作为主管部门对此项调查工作非常重视,并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指导,今天下面有请信息产业部规划司张春林副司长为我们讲话。 张春林:尊敬的各位来宾,今天非常荣幸地出席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举办的第十七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会。我代表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对本次发布会表示热烈的祝贺。 近年来,我国信息通信业一直保持快速的发展,截止到2005年底,通信业务总量和通信业务收入比2004年末预计分别增长了25%和11%,全国新增电话用户1.03亿户,电话用户总数已经达到了7.5亿户,移动电话的普及率达到了30%,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了27%,互联网是信息通信业发展领域最活跃的因素之一,互联网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对于我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对于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的状况的把握也日益成为政府部门和企业非常关注的一件大事,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历次中国互联网络统计报告事实客观地反映和记录了我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作用与影响,对我国政府和企业动态掌握互联网在我国的状况提供了依据,为我国互联网的统计和互联网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根据国家统计法和国家统计主管部门的安排,信息产业部负责全国的通信行业统计,综合规划司在固内具体负责通信行业的具体工作,目前我国每月发布通信行业统计数据和分析报告,一月底,我们将发布2005年通信行业统计公告,6月底以前将发布2005年中国通信业统计年度报告,从2004年开始,我们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开展了密切工作,调查信息已经成为中国行业统计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业务与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互相支持帮助,弥补了原来的通信行业统计的不足。我们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京城合作与共同努力,行业统计体系会更加全面和完善,为我国互联网以及整个通信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撑与服务。 祝中国互联网络中心不断开拓进取,为中国互联网络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借此机会也祝各位春节愉快,身体健康。 主持人:感谢张司长的精彩发言。下面请出中国互联网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高新民先生上台发言。 高新民: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有机会来参加今天这个发布会,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每次发布会都标志着我国互联网发展的一个标志性进程,今年第十七次统计报告的发布,又标志着我国互联网事业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所以请允许我代表中国互联网络协会向这次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的正式发表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我们国家互联网事业短暂的11年已经进展到世界上的一个互联网大国,在前些时候,在突尼斯召开了世界信息峰会第二阶段会议上,这个会议一致认为互联网是信息社会建设的一个核心环节,是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的过程,这一点中国互联网产业引起了全球的关注,我们参加了这次会议,亲身亲眼感受到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不仅是在我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而且引起了全球的关注,因此对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基本情况的一些统计分析非常重要,这是指导我国政府对互联网事业的发展的决策的一个重要依据,又对指引行业和产业、企业的发展有进一步的指导意义,还有对我们各方面的研究机构也是重要的依据。所以,我认为这次互联网的统计报告应该说是在我们中国互联网事业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我希望我们互联网的统计报告在今后应该根据中国互联网的广泛的普及和互联网应用和产业的深入的发展,应该进一步研究怎么样使我们对互联网事业的发展的脉搏把握更完整一些,使我们统计报告更上一层楼,另人高兴的是,最近一段时间国家统计局信息产业部商务部、发改委员办在有关研究和制定信息化政策的政府机构都高度重视互联网的一些调查统计工作,所以我相信我们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作为能作出最全面最大的工作。 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高先生,下面我们迅速进入本次发布会的核心环节,由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信息服务部主任王恩海先生来发布统计报告的重点核心数据。 王恩海:我跟大家解读一下我们的数据,指出我们2006年发展的问题。我从三部分来 讲,一个是中国互联网发展宏观状况,二是互联网使用情况,第三报告的分析与结论。这次我们加强了城乡和东西部之间的分析。 首先看宏观数据上我们看一下网民数,到2005年12月31日我国的网民达到了11100万人,我们发现宽带网民增长非常迅速,它在一年里增长率超过50%,从而宽带网民已经成为我国互联网用户的主体部分。与此相对应的是我们拨号上网的网民和专业上网的网民有略微下降,我们分析原因是这部分网民有很大一部分转向宽带接入,这是一个好事情。 这两个图上面的是宽带网民的增长速度,虽然这两个数都在下降,但是宽带网民增长趋势远远大于网民增长率。 这次我们公布了网民地域分布情况,2005年我国网民分省数据当中,前五名没有变化,在2005年网民数量增加最多的一个省是广东省,一年增加了近300万人,从增长速度上来讲,数据最高的是海南省,增长率接近了50%。从这个表可以非常清楚看出我国网民和全球网民的比较,到2005年底全球网民是9.7亿,我们网民是1.11亿,我们的网民增长速度略微低于全球网民的增长。 本报告首次公布全球域名总数,全国所有域名总数达到259万个,这些包括通用顶级域名。 这儿比较有意思的数据,我用每个国家拥有的域名总量去除以国家的人口数,得出每万人的域名数,德国是每万人有1500人有域名,在中国现在比较低,是万人域名只有20个,所以中国的潜力是非常大,因为人口基数大,我们随便达到几百的量也是非常客观的规模。 我们发现CN域名增长非常快,现在已经达到109.7万个,也是首次突破一百万大关,在一年当中增加了66.5万域名,这66.5万2005年一年增长的量已经超过CN域名前十年总量的1.5倍,所以2005年CN域名增长速度非常快,也使它成为我国新增域名的绝对总额,也成为域名的首选。 这有一个图是2005年CN域名增长量和通用顶级增长量的比较,红色部分是CN域名增长量,底下部分是通用顶级域名增长量,我们看CN是占绝大多数, 而且CN域名增长量是通用顶级域名增长量的8.8倍。 这是CN域名和通用顶级域名的增长比较,CN增长率是153%,通用顶级域名增长率是5.3%,可以看出这个差距。 这次我们首次公布了IPV4分省数据,IPV4在2005年底达到全世界第三,在广东、北京、江苏、浙江、上海、山东是前六位,这六个省也是我国网民比较多的省份,这些六个省加起来接近全国域名的一半。 现在说一下互联网使用方面的数据。一个网民上网的设备,在这次调查当中,我们看到一个现象,使用笔记本上网的比例已经由一年前的12.8%上升到现在的18.2%,就是在一年当中由笔记本上网的人已经增长845万人,这部分人不仅用笔记本,可能还同时用台式电脑上网。 在新增数据当中,网民平均每月上网的花费,这个平均每个人是103.6元,这不包括单位公费上网的人,每个月每个网民,我们12月乘到所有网民,我们看出这个数2005年上网总规模超过一千亿美元。 对于BT软件使用情况,我们这次进行单独调查,因为BT软件下载速度快,可能也一些非常好的特点,网民非常喜欢,但是由于知识产权保护方面,BT会对知识产权甚至对不良东西的传播有一些不好的影响,所以我们这次加入BT,我们发现有27.8%的人使用BT软件下载过东西。 现在简单看一下报告分析的结论。这部分是我们这次报告当中加入了,以前没有这部分。首先看一些简单的结论,第一个结论网民规模和上网普及率稳步上升,比较全球规模还比较低,宽带网民一年增长二千多万人,宽带上网已经成为主要上网方式。第三网络资源取得跨越性发展,这包括网络输入带宽等等,第四国家域名CN增长迅速,成为国内新增域名首选。第五,互联网资源与与发展在地域上非常集中,主要在广东上海浙江山东等等省市,无论哪个指标都是非常集中的在这几个省。 对网民的性别我们也做了分析,我们发现网民当中有58.7%的人是男性,41.3%是女性,我们又转换了一下,男性网民的数量占所有男性比例是多少,是9.7%,女性是7.3%,这可以看出男性上网的人要高于女性,这在全球也是这个趋势,只不过他们所占用的比例要稍微高一些。 这是网民年龄的分析。我们以30岁为界,看绝大部分都是在30岁以下的人在上网,30岁以上基本保持在25到30%之间。 这个图我们也是对年龄进行分类分析,我们看到最高的一段是18到24岁,这个柱子的普及率是28.6%,意思就是说18到24岁之间占18到24岁之间所有人口的比例是28.6%,这个比例最高,从这个图上也可以看到,这个分布也不是正态分布,有点略微偏态的分布。 这是网民的学历分析,我们是以大专为界,我们看到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上网情况非常高,有84.8%的人学历的人都在上网,这也是这次新加入的分析。这次特别加重了城乡和东西部的一些分析,我们可以看这个图,这是在城市网民占了9000多万,乡村接近2000万,而城市的人口实际上在全国人口只占42%,就是不到一半的人口争优82.6%的网民,他的普及率到了16.9%,而乡村就比较少了,在乡村当中网民普及率是2.6%,这2.6是什么概念,就相当于整个非洲网民普及率,他们是2.7%,所以乡村网民普及率非常有待提高。 最后我们看到东西部网络资源的对比,从网民、IPV4、域名分析、网站分布来看,东部都远远超过中部,而中部又略大于西部,所以大部分网络资源都集中在东部,大概在75到80%的份额。在第二个标中,东部网民普及率大概13%,中部和西部都在6%左右。东部每一万个人拥有域名数是40个,而中部和西部都是在6多一点,所以这个资源一个是40,一个是6,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差距最明显的还是网站,东部每万人网站是11个,而中部和西部是每万人0.3,所以可以看出中部和西部非常有待于发展。 谢谢各位。 主持人:自13次互联网普及调查报告发布以来,每月一月份调查报告我们走增添了香港和澳门的报告,这次也一样,我们增加了香港和澳门的统计报告,下面有请香港城市大学祝建华教授的发布报告。 祝建华:我们从2000年底开始每年年底对我们香港情况做年度调查,今年是我们第6个年度,我在今天报告当中想对我们过去5年6年的调查发现做一个趋势分析,总的把它分成八个层次,接下来我会对每一个趋势做逐步的介绍。去年这个时候在这个地方我也是跟大家分享了香港互联网这几年发展的经验跟教训,我当时说,香港由于他的经济、社会相对比较发达,所以我当时说了一下这些趋势可能对亚太地区其他国家和地区有些启示作用。 第一个大趋势就是从2000年到2005年底香港网民在持续发展,这是2000年我们第一年做互联网调查,已前的数据都是通过网民自己回忆记录下来的,2000年的时候我们记录到香港有40%成年人在用互联网,到03、04年我们发现这个发展的增长率在逐渐降低,当时我记得去年也讲了在香港互联网的发展,从网民来讲已经趋向饱和,估计将来增长不会太大,但是今年调查显示又进入到比较快的增长,当然这个数据我们还在进一步核实,但是我个人对这个问题也做了其他角度的分析,觉得即使像香港这样进入比较稳步发展的地区,网民的增长其实还是有空间的。 第二个趋势,增长主要来自于年龄的替换,因为我们知道年轻越小的小孩他们在上学的时候已经普遍接受互联网的训练,所以当他们逐渐加入到社会,现有的老年人随着自然规律退出历史舞台,今后在香港特区和内地发达地区互联网民的增长可能主要就是来自于不断年轻人的加入和老年人的退出构成互联网变化的原因。 第三个趋势,用宽屏上网不光成为主流已经成为家庭必备的设施,比如在2005年底香港78%的家庭已经有电脑可以上网,其中74%是通过宽带上网的,而通过电话上网的越来越少。还有个人通过手机上网的,这是我们从2000年开始一直比较关注的但是一直发现它的发展非常慢的,就是无线上网,经过五年连续六次调查,实现上无线上网在香港还是逐步探索是否有前景。在2000年我们发现有4%,到这次调查有9%的网民通过这种方式来上网的。在这次最近调查当中我们发现主要是三种技术,最多的通过3G手机上网,59%,第二多的是无线局域网络,而通过GPRS的只有3%,还有市场上2.75G的,但是实际上真正使用的人非常少。 另外一个趋势,我们在调查当中问了网民上网的网页使用的语言,四种有可能的是香港本地的中文网站,或者香港本地的非中文网站,有海外的中文网站,也有海外的非中文网站。在年前的时候网民有50%的时间是放在本地的中文网站,这个比重到05年底的时候已经增到64%,这是这几年一个比较大的变化。 没有特别变化的就是网上购物,我们从02年开始追踪网民通过网上购物的比例,这个比例每年有波动,但是始终在10到20%之间徘徊,拿购物的内容来讲,在五年前的时候,大家购物最多的是网上订书,现在网上订书在现在已经是第三位,现在网上购物最大的一个内容是通过互联网通过各种各样的娱乐的戏票、球票、电影票,第二个订购电脑和电脑设施。但是从购物内容来看,不光是哪一项并没有真正成为居民生活消费的主要内容,所以我们觉得购物在一个商业网站非常发达的大都市,像香港这样的地区可能还需要很多年的发展。 我们在今年调查当中增加了一个新问题,这是参照了国际电信联盟的一组指标,就是在过去的12个月当中,我们是否因上网而引起的一些经验,其中最容易发生的就是由于上网下载病毒造成的资料或者时间的损失,而大家比较关心的比如说网上的资料被盗窃,或者信用卡被盗窃,这种比例非常小。 最后一个趋势,是我们比较关心的,在香港至少还有接近40%的网民不上网,他们是受到什么原因影响不上网呢?这个主要原因在不断变化,在五年前的时候,主要是由于资源的问题,而现在主要是由于技能的问题,资源的问题变得越来越不重要。 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祝教授。下面我们有请澳门大学的张荣显博士来给我们发布澳门地区互联网使用状况统计报告。 张荣显: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新闻界朋友,非常高兴今天来到这里发布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今天我的报告包括宏观概况、网民特征、上网习惯,非网民对互联网的态度等,最后还将做一个小结。 宏观概括 过去三年,澳门15万家庭大概有9万的家庭上网,上网方式我们可以看到宽带部分一直在增长,现在已经达到79%家庭都使用宽带上网的方式。至于网民增长情况,我们可以看到网民一直在过去几年都在增长,从2001年我们做这个调查开始,到现在它的增长率年增长率大概12.5%左右,2005年比2004年就快了一点,是15%。 从网民增长情况来看,大家可以看到澳门的增长曲线和香港差不多,但大概比香港慢两年左右,香港在2003年的时候是53%,我们在2005年的时候是53%。上网率按性别来分,总的来说,男女比例基本上是一半一半,从年龄看,主要增长大概在成年36岁或者以上,2004年增长主要是体现在年轻人,但是去年反而到了年纪比较大一点的。 至于网民特征方面,由于女性上网率增高了,所以我们可以看到2005年女性首次超过男性。在网民组合部分,还有在婚姻状况方面,已婚的也有所增加,从年龄结构来看,就跟刚才上网率一样,从年纪大的那部分的比例有点增加,学生方面就是年纪小的部分从年龄比例看就少了一点。从文化程度分布来看,可以看出类似的情况,高学历部分的组成比例也有所增加。从职业来看,管理层、专业人士也有所增加。 上网习惯。 过去两年的数据都没有什么大变化,主要是在家里上网,每个月上网费用大概比中国内地多很多了,跟香港相比,香港是150多块每个月,澳门是180多块每个月,这跟竞争有关系,因为澳门还是独家经营。网民联网方法主要是通过宽带,79%的网民通过宽带上网。上网时间过去几年都没有很大变化,尤其过去两年都差不多,上网时段来看,基本上使用也很一致的。至于电子帐号也是没有什么大变化,收发电子邮件方面,那个垃圾邮件数量有所减少,其他部分,比如收到邮件或者发送邮件的数量都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在上网的目的方面,主要是获取资讯、跟人家沟通、消遣、娱乐,这些都是网民上网的主要目的,这个结果跟几年前的结果也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从网民上网活动时间分配来看,主要分布在信息的收取,还有电子邮件的收发,网上的交谈等等这些方面,有很多网站跟刚才差不多,主要依赖澳门跟香港的网站,而有一个地方就是中国内地的网站的网民有所增加了。网民在网上购物比例基本上过去三年都有一点增长,但是那个幅度也不是很大。至于购物项目方面差不多,主要是书、旅游这些产品方面。 非网民不上网的原因主要来自于没有这个技能,第二就是没有这个时间和没有这个需要,这跟香港的结果也差不多。 最后一部分就是对互联网信任度的问题,从总体来说,大部分人对互联网都有一种怀疑的态度,所以信息管制方面有超过一半的人认为,互联网信息应该是有管制的,其中这两个方面,从网民和非网民来看,非网民的态度更加保守一点。 最后总结,在宏观方面,宏观方面澳门的上网计算机占家庭的总体有3个百分点的升幅,从拨号上网转移至宽带上网,非常明显,宽带成为主要的上网方式,澳门互联网普及率持续上升,由2004年的46%上升去年的53%,增长率主要体现在35%以上的女性网民部分,而2004年则主要是18岁以下年轻学生的群体中。 曾是网民、但有一段时间没上网,现在重新再上网的网民增长比例开始缓和。已婚、年纪比较大、学历较高的网民比例增加,学生网民比例有所降低,在所有网民当中,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差不多,合占所有网民的近70%。 跟过去一样,网民以家中上网为主,显示互联网成为家庭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媒介。虽然宽带已经成为上网的主要方式,然而网速的提高与网民上网时间长短没有直接联系,过去两年的网民上网时间保持在每周约13小时左右。主要是以工具性功能为主,娱乐性为辅,与前两年比较,在收发电子邮件方面有所减少,使用MSN等网上即时通讯的时间及比例都有明显增加,可能表示网上沟通形态有所转变。 澳门网民经常去的网站以香港网站占大多数,其次是本地,这跟香港跟香港人媒介消费形态是一致的,另一方面游览中国内地占的比例也有所增加。总体来说接六成的居民对互联网抱着半信半疑或者不信任的态度,而且非网民的不信任态度也增加了,而且非网民对互联网不清楚的情况高达四成,反映网民与非网民对互联网的信任有各走极端的现象,接近三分之二的网民认为网上信息需要管制,而且非网民的比例高于网民。以上结果反映了相当比例的澳门居民对互联网还是保持警惕和怀疑的态度,非网民比网民态度更加保守。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