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博客催熟第五媒体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7日 15:50 财经时报 | |
□ 本报记者 罗小卫 “移动博客是影像博客!” 李涛近日接受《财经时报》记者采访时强调,他是北京新网互联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该公司较早在手机上提供了移动博客网站。 “传统博客的范围更广,包罗万象,而移动博客并不是将传统博客的内容搬到手机上,其内容更有针对性,如交友,图片分享等。” 移动博客,未来的媒体? “移动博客其实本质上还是第五媒体的一种内容表现形式。”第五媒体研究专家,《第五媒体:无线营销下的分众传媒与定向传播》一书的作者朱海松对移动博客现象概括道。 随着手机用户数量的蓬勃增长,功能的日益多样化,朱海松认为,手机无可非议地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而且他还从无限广告、无限营销方面对第五媒体进行了新的深入分析。媒介不仅是平面的,还是立体的,空间的,瞬息万变的。 基于此,朱海松将第五媒体定义为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其以分众为传播目标,以定向为传播效果,以互动为传播应用的大众传播媒介,也可称之为手机媒体或移动网络媒体。 对于第五媒体的具体内容,朱海松认为增值服务商,甚至手机上开发出的所有内容都可算是第五媒体的产品。如手机报、 短信网址、短信、WAP、IVR、彩信、声音、游戏、图像、视频、动画等,而这些产品其中的部分表现形式就可以渗透到前面所叙述的移动博客之中。回首这些移动产品,迄今为止给业内带来最大震动的毋庸质疑当属短信业务。 虽然短信市场从三年前占据移动增值服务市场80%的份额减少到目前的40%,跌幅近一半,但代之而起的是包括WAP、彩信、无线游戏、手机流媒体和IVR等在内的整个无线互联产业却呈现出增长的迹象。而且随着运营商、增值服务提供商对第五媒体认识的深入,其不断开发的新产品也日益带来新的生机,如移动博客,短信网址、手机报等等。 彩信作为短信的升级,以声像、图文并茂的多媒体形式弥补了短信的单调形式;WAP服务可以使手机用户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移动博客以其不受环境变化的灵活方便性、及时互动性吸引了更多博客爱好者的关注。 移动博客土壤肥沃 2005年12月19日 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奚国华在召开的中国电信集团公司2006年度工作会议上通报,截至2005年底,全国电话用户数有望达到7.46亿户,其中手机用户数接近4亿,达到3.93亿。同时随着手机用户数量的持续增长,带来的是移动博客前奏曲短信的发送量膨胀。 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全国手机移动短信业务量达到2177.6亿条,而在2005年前10个月全国手机短信发送量已达到2466.6亿条,比上年同期增长40.1%。以每条最低0.1元计算,这一市场收入近250亿元。 短信迅猛发展的同时,博客这两年也在高速增长。以短信为主的SP增值业务与博客在移动博客领域融合。 Blogcn董事长胡之光在移动博客高峰论坛上透露,2002年底全国博客人数达到1000万人,2005年底则有超过1500万。 胡之光认为,博客只是一种平台,其发布形式是网上登陆一个界面,在Web上写自己的东西,上传一些图片、流媒体等等,而真正作为一种平台可以用各种各样的途径发布,其中手机是一个非常好的载体。 胡之光介绍,手机的发展迅速,已经由简单的通话过渡到多媒体手机和 智能手机。手机的操作平台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只是看到一些文字,现在手机跟电脑已经没有多大的区别了。如诺基亚推出的N70、N90,就可以看到一些博客的应用。(010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