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占领:谁为5460资料外泄买单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7日 12:10 ChinaByte | |||||||||
作者: 赵占领 一元钱即可以查到一个人的生老病死,我们的隐私何在?这的确是个问题。 问题之后的问题是,9000万个人资料从何而来?
5460(中国同学录)说,我们也不知资料是如何泄露出去的,我们也要起诉侵权者。 不管这句话是否发自肺腑,5460都无法摆脱干系。 况且,5460凭什么起诉那个自称全球最大中文搜人引擎的Ucloo?商业秘密?主动显示的用户的个人资料已属公开,有馅饼掉下来别人为何不能捡?是否非法入侵5460网站?根据目前的信息我们不得而知,但5460的负责人自己也承认除非用户选择对联系方式等资料进行保密设置,他人可以通过5460网站自身即可搜索到个人资料。但即使对联系方式进行了保密设置,其他个人资料同样仍处在公共领域。自身没有采取技术保密措施而使资料陷于公共领域进而被非法使用,5460凭何把责任推给他人?起诉对方的豪言壮语仅仅是扭转舆论的伎俩。 当然,Ucloo也绝非干净之身。ICP(网络经营许可编号)和 “红盾标志”的缺失,无疑在昭示着Ucloo的蓄谋已久和做贼心虚。 “Ucloo搜索引擎使用了高科技自动程序系统在互联网中搜索信息,精准的算法使得搜索器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收集到最大数量的信息并分析归类。” Ucloo的如是解释让我们看到了一个IT版的掩耳盗铃。 即便没有采取技术入侵的方式,不涉及对网站的侵权,Ucloo也无权利用用户的资料来谋取一己之私,除非获得用户的同意。Ucloo的上述解释,一个显而易见的目的就是要证明其获取资料的途径合法,但却无视了即便是合法的手段也可能带来非法的后果。相对于对法律的无知,我更相信Ucloo是在重新演绎掩耳盗铃般的经典。 在是非的争辩中最终受害的是用户。然而,当起诉Ucloo的声明把5460也变成受害者时,当用户的同情心战胜气愤不平之心时,Ucloo成了千夫所指,5460也成了维权斗士。 成为千夫所指的Ucloo在毫无踪影、任由世人评说的时候,用户的舆论之箭成了无的之矢。这时谁来为用户的资料外泄买单?激情的批判取代不了理性的维权。对资料保管不力,违反网站协议约定的5460将再也无法扭转利益的天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