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互联网 > 正文

国家网格渐清晰 被认为互联网发展第三阶段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3日 10:04 人民网-人民日报

  网格,被认为互联网发展第三阶段

  本报记者 余建斌 蒋建科

  12月21日,中国国家网格运行管理中心与中英开放中间件基础架构研究所揭牌,我国国家网格正式开通运行。这意味着,我国已能有效整合全国范围内大型计算机的计算资源,
形成一个强大的计算平台,帮助科研单位和科技工作者等实现计算资源共享、数据共享和协同工作。

  资源全面共享

  整个互联网有望被集成为一台虚拟的巨大的超级计算机,实现全球范围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数据资源、信息资源、专家资源、设备资源的共享

  我国国家网格的建设由“863”计划“高性能计算机及其核心软件”重大专项支持。据介绍,我国国家网格目前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网络中心、香港大学、上海超算中心、

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等8个成员节点。

  据“高性能计算机及其核心软件”重大专项负责人钱德沛介绍,经过广大科技人员近4年的艰苦努力,我国在高性能计算机、网格软件、网格环境和应用等方面取得了四大创新性成果:建成一个具有18万亿次聚合计算能力、支持网格研究和网格应用的网格试验床———中国国家网格;研制出两台面向网格的高性能计算机:峰值性能每秒11.2万亿次浮点运算的曙光4000A和峰值性能每秒5.3万亿次浮点运算的联想深腾6800;研制出一套支持网格运行和网格应用开发的网格软件CNGridGOS;开发出资源环境、科学研究、服务业和制造业四个领域的11个应用网格。国家网格的正式运行,从技术上来说,表明我国网格计算水平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网格(Grid)”这个词对于很多人来说非常陌生。其实,一些互联网用户已经在运用网格计算了。网上有一种“玩法”:用户下载一个小软件后,在计算机处于屏幕保护状态时,可以利用计算机的闲置能力进行某些计算应用。而在全球互联网范围内,网格则可以把许多闲散的计算机能力整合起来进行一些大规模计算,比如天文学上的计算。

  从专业角度讲,网格是近年来从广域网络计算发展而来的一种技术,它把互联网从通讯和信息交互的平台提升到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被认为是互联网络发展的第三阶段。通过网格技术的应用,整个互联网有望被集成为一台虚拟的巨大超级计算机,实现全球范围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数据资源、信息资源、专家资源、设备资源的全面共享。

  目标直指应用

  地质调查中的华北地下水评估,传统评估方式需要3年,这个系统支持应用网格之后,只要3个月即可完成

  据国家“863”网格计算专家组成员、清华大学教授杨广文介绍,网格有很强的应用性,对行业的

信息化有指导意义。比如地质调查中的华北地下水评估,传统评估方式需要3年。这个系统支持应用网格之后,只要3个月即可完成。

  据介绍,国家网格目前还没有产业化,属相关行业的应用,主要用来构建信息系统,服务对象是一些应用型部门比如软件产业。使用国家网格平台服务的部门,只要在网格中心进行用户注册,并提供相应的自己开发的行业应用软件,就可以使用国家网格的高计算性能。

  杨广文介绍说,网格技术的开发就是“冲着应用目标去的”。从应用方面来看,边远地区如没有足够的力量进行气象信息的计算,可以应用国家网格来进行气象预报。飞机设计软件仿真也可使用网格的平台……利用网格的存储能力可以存储一些行业的大型数据库。很多行业的业务系统可以进行资源共享,并成为各个行业的实际运行平台,在实际的生产应用中发挥作用。

  难得历史机遇

  互联网的“第三次浪潮”正在酝酿,英美等国在网格基础研究方面投入巨大,但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我们并不落后

  对于把网络“打造”成一台高性能的超级计算机的说法,钱德沛认为,这是理论上的说法,可以作为长远目标,但会涉及到技术和政策上的问题。

  当前,国际信息技术界正在酝酿互联网的“第三次浪潮”,美国政府近十年已累计投资网格基础研究近5亿美元,英国政府也已经决定投资1亿英镑。

  我国网格1999年起步建设,比有些国家稍晚。目前我国网络资源量较少,网络条件差一点,网格的应用效果可能会受到影响,但在软件开发水平上,我国则与发达国家相差不多。目前在网格建设上,主要是中国、美国和欧盟在做。说起建设水平,“不谦虚地讲,应该是差不多”。钱德沛自信地说。

  杨广文说,国家网格的进一步发展,要提高软件自主开发能力,进一步完善平台、扩展资源。在应用方面,目前还只是在大行业应用,还需进一步扩展应用范围。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834,000篇。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