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互联网 > 05中国互联网产业百强专题 > 正文

图文:互联网协会发展与交流中心主任胡延平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2日 14:53 新浪科技
科技时代_图文:互联网协会发展与交流中心主任胡延平
图为: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展与交流中心主任胡延平演讲(骆磊 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12月22日,2005-2006年度中国互联网产业调查报告会暨中国百强典礼在北京举行,会上宣布中国互联网产业百强,包括:产业品牌50强和产业创新50强,共同组成中国互联网产业有史以来第一个产业百强名单。新浪科技现场直播了此次会议。

  图为: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展与交流中心主任胡延平演讲(骆磊 摄)

  以下为其讲话全文:

  胡延平:大家下午好。很荣幸能够在这里代表互联网协会,把我们辛苦工作的成果汇报给大家。这一个报告不是互联网协会一家做的,也不是我们报告的小组十几个人完成的。在过去的半年里面,很多人参加过我们专门为这一次报告组织的研讨会,我们专门为这一次报告组织专家团,专门为报告组织的产业意见征求,以及专门为这一次报告组织的各式各样的协议,通过电话和E-mail活动的参与者,我们一起来缔造了这样的成果。就像刚才黄局长所讲的,2005-2006年度的报告,对我们也是第一次尝试,但是这一次尝试是非常的有意义和有价值。因此我们自己起来的时候,我们是由衷地感到自我的激励。

    互联网发展领域里面,各种各样的报告也是很多。市场市场调查研究各式各样的数据也是很多,但是我们的感觉到:第一,像互联网发展充满不确定性一样,互联网产业和市场里面的很多发展的状况和发展的数据,市场变化也是充满了不确定性。从业者寻找这些数据,并使自己的决策基础来自于有效的市场第一线信息。包括过去的很多市场统计的方法,对我们了解这一个领域已经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但是我们认为,在这一个调查的方法和统计的方法、对市场理解,以及相关的基础上,还是有很多需要提高的地方。 我们也是在征集业内专家的意见之后,形成了调查报告,可以说这一个报告也是为了了解在互联网50个细分领域里面的排名或者说是格局。

    第一,我们尝试建立一种能够准确反应业态的市场调查体系,一种专业的产业分析体系和方法。在一些方法的层面,力求有所突破。

  第二,我们希望这一个报告不仅在一些大家所需要的总体数据方面,尤其是在一些细分的市场方面也是非常准确的数据。而细分市场的数据,从目前来看,也是比较地多。但是相对差距也是比较地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作为协会这样的一个机构,有必要站起来做一些工作,提供这一些服务,发挥协会协调和服务的功能。

  第三,我们认为,一份产业报告要保证其不仅仅是宏观的,在微观方面也应该对企业有帮助,我们不仅仅是把握整个产业市场发展的格局趋势,宏观上有一些判断。与此同时,我们对每一个企业的经营管理、业务和服务以及技术层面对他们有一些指导意义。这么一个报告,实际上是很多调查机构一直以来动梦寐以求的完成的工作。包括我们互联网协会今天也是第一次尝试,但是从目前来说我们有决心或者说是愿意去把这一件事情做好。至于成果是怎么样的,我想需要得到的大家的批评和指正。

    前面关于调查的一些基本的出发点,是我刚才对协会领导讲话的补充。我们报告的内容分为五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我们整个报告整体情况的介绍;

    第二个方面是样本基本特征分析;

    第三是基于样本我们做了分析统计所形成的一些主要领域的市场数据;

    第四,基于我们调查所获得5万个样本和做的交叉、关联各个方法所做的数据的挖掘,我们做了四个案例的分析。用我们调查数据去作证和分析,这是一个企业在拓展新业务或者说是他业务的特点,哪一些是它的长项哪一些是短项,以及在行业里面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比如说这一些企业,它的用户和它的竞争对手,他拓展新的业务已有的用户重合度或者说是关联度的一个分析。

  第五,我们一起分享06年征集到的一些意见,大家对06年的一些意见。

  我们报告一共有5份。我们有两份报告,我们国内是第一次做的。一个是web2.0的报告,一个是互联网渠道代理商的报告。报告的篇章结构在这个地方给大家做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我们一共分51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总体的结论,下面有50个部分。在每一个部分里面,又具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报告的是我们从调查所得数据做各式各样的分析,第二个部分是产业格局的分析,这产业格局,我们是完全脱离调查数据分析的。我们请了很多专家,完全脱离我们的调查,脱离我们和所得的数据来对产业做一个比较细致的分析。这是微观层面的。

  做报告的第三部分,我们会有一个典型案例的分析,有两个,一个是行业领先者就是市场排名第一的公司,它目前的服务和市场的取向和潜力和业务单元的分析,这是典型案例第一个部分。在典型案例第二个部分,我们会对这一个领域的创新者做一个分析,我们认为,比如说,在门户领域,2006年我们最看好的是哪一家公司,或者说是web领域谁最好。

  这是关于报告的结构,关于报告的内容的视角,我们从用户消费行为的取向来着手分析的。在这一个分析的过程当中,展开对各个企业业务的比较。在方法上用到了大量的比如说企业层面,我们用到了横向纵向业务的交叉、服务的交叉,以及它用户的交叉分析、比较分析等等。与此同时,报告另外一个部分,我们做了大量行业的调查。我们把每一个细分的领域,我们把这一个领域和那一个领域作一个交叉。而不是说仅仅拿企业交叉。在这一个基础上我们的数据一共形成了200多个图表,其中核心的数据图表有900多个,剩下的1100多个,这500多家每一家我们都从头到尾做了一个分析,还跟其他竞争对手的交叉,还有比如把它的新业务拿出来做交叉。

  这是关于报告内容和结构的介绍。如果从一个读者的角度讲,他在看我们报告的时候,他能得到什么样的东西,我们首先把这一个报告的读者假定为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而不是市场的研究者,也不是第一线的销售代表。我们这一个报告第一假定的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具体负责运营和投资的。他看我们报告得到什么样的东西呢?

  第一是企业所作细分市场的规模的分析;

  第二是他企业所在用户的分析;

  第三是他企业所在用户到哪里的分析;

  第四是用户规模的分析;

  第五是市场集中度以及竞争业态的分析;

  第六是企业跟同业之间分析;

  第七是整个市场、包括对其他市场的分析。

    还有一些我们有必要单拿出来分析的部分。

  格局里面我们细分到业态,趋势问题,每一个不同的方向我们去展开,在业态层面的话,我们会对这一个领域的格局,我们也会有信息点。我们的问题不是说它有什么样的困难,是值得关注的一些问号。比如,“提示”部分,我们通过专家小组的分析,在分析06年你从事这一个领域相关业务的时候,有哪一些重要的现象值得你注意的。这一个案例部分就是这样的。

  关于报告获得具体的信息,第一是关于自己,第二个是关于竞争对手的。第三是更加细分市场的。比如说有关与读者自身的领域。我们企业的用户对该企业的服务的情况,还有用户对这一家企业了解的情况,用户的消费水平。关于竞争对手我们说分析的五个方面就不展开了。

  关于报告的结构给大家介绍一下。

    我们的调查是怎么样做的呢?我们调查拿到的样本或者说是接受调查的人的特征什么。在这一块,我们简单说一下。调研样本和学历的分布,因为互联网学历比较高;行业分布,现在学生是比较高的网民的人群;职位的分布,月收入的分布,我们注意到,我们也做过一次月收入的调查,今年跟去年相比有一个上升。这两个范围加起来的比例是75%。占了四分之三。调研样本分布,绝大部分每一个人移动增值服务的消费在5块钱以下,加上10块钱以下的就是在50%。在传统IT的市场,市场分为企业界的市场,各种消费的市场。因为它更多的是消费的是硬件的产品,包括一些软件的产品也不是通过软件的渠道来销售的。相对来说,渠道比较好测量。在互联网领域里面,因为互联网的特点,因为这一个行业必须处于从不确定性到确定性的过程当中,所以说,不管是从业者还是专业的调查机构,很难测量到。当这么多互联网用户以个人身份出现的时候,他的消费支出是处于什么样的水平以及具体结构是什么样的,我们看到,国内很多数据,是千差万别的。

  网民在上网、购物在线娱乐等等的消费,在互联网每一个月花掉多少钱,我们把这一个数据找出来。我们对互联网规模也做了一个新的度量。我们的结论是,互联网用户月消费是157.8元,包含上网和网上买东西。有线互联网的支出都在我们这一个范畴里面。无线消费不在这一个数据里面了。基于这一个数据,我们对互联网整个市场规模重新做了一个测量,首先我们预期了05年底的时候,中国互联网网民的数量会达到多少,根据我们这样的模型,跟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用户的曲线是一致的,是基本合理的,不会有太大的偏差。用这一个模型我们最终得到的是,在05年底的是中国网民的数量有希望达到1亿零1万左右的规模。

    实际上这是根据模型计算出来的。中国网民的规模是不是真的有这么的多,我们是有不同的意见的,我们必须根据用户的活跃程度对他做一个划分,我们不说用户上过网或是用户一年以前上过一次网,用户曾经用过E-mail或者说是用户每一个月只上一次网,我们把他们定义为互联网用户,我们认为不应该这样定位,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市场基数是不真实的。

  他可能未来会成为网民,但是现在的数据是不真实的,我们参加很多同行包括国外的模型,我们对高度不活跃用户做剔除。剩下的相对活跃的用户,比如说,中部活跃的,比较活跃的,活跃的,我们根据他们上网的频率,这个比例大该是10%。剔除之后,中国网民的数量到05年底的时候,数量应该是9000多万,我们从9800万网民个人消费应该是在187563亿元左右。我们做了一些调查,这对运营商的收入,加上其他互联网细分市场做了一个统计,基本上差不多。这是互联网个人消费市场的规模。

  我们在这一次调查当中,所做的是第一个尝试,我们认为,网民的数量用这样方法来测量,不真实的用户我们坚决剔除掉。第二,我们对个人消费者市场有一个度量,第三,我们尝试对互联网的市场集中度,这一个市场集中度是企业运营的时候,很重要的参考因素或者说是投资者进入市场的时候参考的因素。

  第一,这一个市场刚刚起步,没有很多人做,只有一两家做做。另外一种情况,我们

电子商务市场就是这样的。第一名和第二名差距是非常之大,第一名垄断了将近40%的市场,但是,另外一个可能是,这一个产业已经经过了长时间的竞争和发展和整合,优胜劣汰之后,形成了一个相对高的产业集中度,比如说在电信,在搜索这一些方面,我们已经看得到了。

  尽管有新的竞争者进来,但是市场格局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通过我们的统计,我们把产业集中度60%定义成为用户的行业度,我们把30%定义为中级的行业。根据我们的调查,我们发现在互联网发展的领域,产业度集中最高的是网络的接入,这一个也是大家能想象的,然后是网络安全,然后是即时通讯,然后是网络搜索,完了之后是C2C的市场,另外就是搜索门户了。

  在互联网领域,我们在市场集中度高的有14个,市场集中度中的有32个,市场集中度比较低的有4个,市场集中度最低的是广告联盟和本地咨询。广告联盟,所有从业者都可以理解,广告联盟折射了互联网发展的现状,没有规则,或者说这一个规则正在当中,任何一个人都是游戏的参与者。这一个市场有很多很多的参与。传统的广告来的,有互联网公司自己的代理商,还有很多从境外进来的,还有很多纯互联网广告的代理。手机游戏也是最低的。因为它刚刚进来。

  上面是市场集中度的一个汇报。在50个细分的市场,我们强调概念,过去的市场一直讲市场渗透,或者说是市场普及率,我们认为它不正确的,或者说是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有一个误导。到达率是更加能够反映市场现状,也就是说,一种互联网服务曾经被网民在一定时间内使用过,那么我们定义为到达,到达的意思不是这一个用户是这一个企业的高黏度服务,或者说是一个持久的用户,只要你的服务到达、它曾经到达过。渗透给大家造成一个误会,把到达率等同为高活跃度。

    普及率也是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提出到达率这样的概念,这是我们在明年调查里面需要做的工作,把到达率定义为若干个情况。根据到达率的测算,我们对每一个细分市场的用户的规模做了一个我们认为相对正确的测算,一方面是我们调查的数据产生的,另一方面,我们从各个细分的市场形成了大量的数据,比如说财报,做的统计。基本上五个情况,到现在为止,在中国互联网的市场,中国商业互联网发展50个细分领域里面,到达率最高的是搜索,到达率是89.1%。因为在美国也好,中国也好,在美国是GOOLGE,在中国是百度,这一个数字也是合情合理的数字。接下来是电子邮件,然后是门户,然后是新闻网站。

    从到达率得出来的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政府互联网产业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新涌现的服务或者说是产业,在进入市场的比较低一些,已经有了一个相对可观的基础,这是第一个我们能够观察得到的东西。

    我们能够观察到的第二个东西是,在05年的时候,中国互联网产业基本上已经形成了一个扎实的市场的规模和基础。在每一个领域,大家有一定的高规模比较大用户,基础来扩展的业务。在这一个方面,我们明显地看得出来,一些新到达率比较地低,老业务到达率比较地高。我们看得出来,很多关键的应用这一方面有一个比较客观的到达率。在这一个领域市场到达率第一的是web2.0,然后依次彩铃、广告联盟、手机游戏和IVR。

  关于到达率还有细分市场的测算,是我们这调查在宏观层面的一些成果,在我们调查的微观层面有很多具体的行业了。在具体的细分领域,我们在这一个地方讲一下。通过我们的调查和我们的报告,具体的每一个企业能够看到什么,在这一个地方,我们给大家列了四个案例。

  一个是QQ,一个是当当网,还有上海文广,一个是博客。为什么拿QQ做分析呢,因为我们认为,在这一个地方所列的四个点是互联网发展的很重要的方向。比如说当当代表无线网,博客网代表web2.0的情况。我们认为,对这四个企业业务的取向和市场竞争业态做一个认知的话,有利于我们把握基于客户的服务,基于终端的互联网的服务。从目前来说,从用户来讲是什么的评价以及用他们服务的时候,他们有一些什么不同的服务。在一些企业构建他矩阵,在进行它的业务决策的时候,什么样的新业务对它是最近的、哪一些是远的,哪一些地方是最有优势的,哪一些地方是战略的弱点。尽管进入了那一个市场,实际上,进入之后发现并不是那么一回事。我们为什么把QQ作为第一个案例,因为我们分析小组所有的人认为,05年互联网市场,像QQ这样的公司有比较可观的增长,或者说是我们非常看好他的未来。

   QQ自己的用户对QQ相关的服务并不具有一个高黏度或者说是高活跃度。但是QQ到TOM,相关的一些新闻、教育和其他的一些频道的推广能力等和才刚刚开始有关系,但是一定程度上,我想这一个结果多多少少是有一点点出乎我们的意料。

  第二个是QQ即时通讯用户对电子邮箱的偏好,第一是网易,第二新浪,第三是雅虎,然后是搜狐,一直到第7位的是,只有6%的QQ用户用QQ自己的邮箱。QQ用户搜索引擎的偏好,40%选择了百度,然后是google。

  国内的主要搜索引擎的公布,我们会比较到QQ的搜索的一个变化了。我们看到,使用QQ搜索的用户,它的用户地区分布还是很均衡的,QQ搜索也是一个相对平衡的业务,但是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的为什么呢?QQ搜索很多的用户是通过它的客户端和各种渠道一个用户,我们后来发现,QQ的用户和QQ整个的业务层面的用户是高度对应的。即使在高度对应的情况下,QQ搜索的共享也是非常地小的。

  我们能够看得出来,我们自己的搜索在市场里面还是有比较明显的领先的优势的,我想这一个是值得我们所有人骄傲的。QQ即时通讯用户对C2C的偏好,因为QQ推出了拍拍网,经过100天试运营,但是从目前来看用户数量还是非常地低,39%是淘宝,然后是易趣,然后是一拍,再后是拍拍,反过来说,拍拍有很大的增加的空间,QQ的应用是排在第六位的。

  我们还是用刚才的方法来进行公布。从这一个公布上,我们也能够看得出来,公布的情况。从这一个情况来看,拍拍网相对来说,还算均衡的,但是,跟它整个QQ的用户的地区分布是不一致的。在北京和广东这两个地方,跟QQ其他业务相比的话,占的市场份额更高了。

  下面一个很关键的是,QQ的用户对它的短信服务商的偏好是比较低,我们看得出来,腾讯的一个长项,它得到了第二名的排位。在这一个方面,实际上,我们注意到,QQ今年以来,在很多社区方面,已经超过了无线业务的收入。在无线业务方面的收入处在一个波动的状态。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得到,几乎业内的一个互联网企业,正在寻找摆脱无线业务的束缚,但是在无线领域抓住什么,但是又想摆脱它的束缚。我认为是一个很尴尬和很不应该的情况。手机游戏的QQ比例是非常之高,而且超过了调查的平均的水平。QQ的用户跟大家所想的那样,是一个高度分化的群体,它的收入到了一定台阶之后就不往上走了,包括它的消费行为是一个高度活跃的群体,但是有一定的局限性。手机游戏我们原来以为比例会比较地高,但是实际上这一个比例比行业的比例水平还要低20%,与此相应的是QQ用户的短信服务到达率,是高幅度增长。QQ用户里面,用短信服务这一块比例比较高,他们更加喜欢用短信,但是并不喜欢玩手机游戏。

  我们再来看很关键的一个问题,我们一直在设想,即时通讯服务提供商什么时候可以公开地做这业务,可以成为更多通讯行业的选择,这一个方面我们还需要继续期待。但是,我们在这一天正式到来之前,可以大胆做一个分析。像QQ这样企业,心中默默地在想,但是还不能做这一件事情。从这一个分析上来讲,QQ用户使用IP电话的比例高出行业2%左右,又是客户端,它的IT使用率又是非常地活跃,所以说,如果因为产业政策,QQ这样的企业马上就会切换到即时通讯市场中来,我们也在期待这一天。

  我们再看一下整个即时通讯市场的收入,月收入的分布,在这一个外收入的分布里面,我们很明显地看得出来,QQD收入就像所有人熟悉的一样,相对来说是一个很活跃的群体,但不是一个支付能力很强的群体,但是是敢于支付的群体这跟他的年龄特征有关系。我们再看一下使用地区的情况,从这我们看得出来QQ的分布跟C2C公布的结果也是高度对应的。一些相对比较的互联网公司他们所推出的即时软件还是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至于,年龄的分布,我们就不展开了。

  我们还有另外一个方面的数据,网站这一部分流量的结构,新闻是第一位的,尽管新闻占第一位,但是用户依然是低分布的状态,像QQ和交友占到了一定的比例,但并不是像我们想象中那么高。通过对QQ的分析,实际上,我们对即时通讯的领域现在的现状和06年的发展有一个把握,这一种把握,一个方面是具有行业的共性,另一方面,最主要还是每一家企业自己的决策的时候可以参照。

    大家看到,QQ在05年的时候,推出了许多新的业务,比如拍拍,包括游戏,还有社区进一步的扩展,还有虚拟业务的拓展。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包括在门户,QQ也投入很大的力量,包括门户排名已经上升到第四位。也就是说,这么多努力已经取得了一个阶段性的成果,但是此时此刻,我们研究这一个案例的时候,我们需要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是我们去做的话,对一个已经做得很好基于即时通讯服务矩阵的企业来讲,很多新的业务也是可以存在的。一旦我锁定之后,我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从理论上来讲,很多事情可以做,但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

    通过我们刚才的分析,我们认为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第一,QQ应该建立一种区别于传统门户矩阵的服务矩阵;第二,对于QQ来讲,这一种战略应该不是没有不可能的。也不是一切皆可能,我们要研究什么是可能,哪一些是不可能的,哪一些业务离我们最近哪一些业务离我们最远。我们认为依赖他强大的运营优势,对用户的锁定,以及即时通讯具有的各式各样的特征,以及它的经验和业务营运,06年我们最看好的公司就是腾讯了。反过来说,大家可能说,腾讯都已经做了这么多年了,为什么在06年才看好它?我们说的意思是,我们看好一家公司,并不是是常青的,并不是因为它的技术有新的东西,而是就市场发展状况而言,他在06年市场里面,将会占据什么样的市场定位,把握什么样市场主动,它在市场潜能将会得到什么样的释放,这样释放将会给企业带来什么样价值,跟同业做比较,这一种竞争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说的是这样的意思。如果大家都要去寻找一家未来之星公司很多,但是从现实的角度来考虑,06年我们非常看好QQ,包括一些专家在讨论的过程当中也提出来的,实际上,QQ.COM应该建立一种以用户自发、自主参与、用户主导,以他固定用户为中心这样的内容服务的组织和提供的方式,它不应该像三大门户一样细分各种频道又有不同的编辑,然后让大家来阅读,然后阅读量很高,然后有广告。这一方面的话,很多其他的门户也在做,QQ做重复的话,是没有意义的了。但是QQ.com跟其他的门户也是有比较大区别,这一种区别是应该更加发挥它的即时通讯这样的思维或者说是这样的认识互联网的经营模式,而不是去雇编辑和卖广告。这是对腾讯的分析。

  下面是当当网,还有上海文广,还有博客。因为时间关系我不多说了。

  新当当网门户网站使用的是什么样的情况,搜狐排在前面,新浪第二位;C2C网站也是有一定的偏好,当当网对博客的偏好和国内情况差不多。不能说明什么样的问题。

  上海文广作为最终服务的一个企业,它的用户对即时通讯,搜狐是排在第一位,腾讯排在后面。

  我们为什么做这样的分析呢,因为我们想把娱乐的群体的整体特征有一个把握。完之后,文广的用户最多,娱乐网站是新浪娱乐、搜狐娱乐,QQ娱乐,对于门户网站来讲,05年到06年每一个企业都在努力地把握这样机遇,一个是无线一个是宽带,现在几乎所有人都在担心无线互联网的现在,没有一个人怀疑无线互联网的未来。这一个领域的发展对短信来说有一些调整,也有一些振荡,但是从长期来讲,没有一家企业不看好,从短期来讲,每一家企业都有自己的难言之隐。我们对于传统的门户来讲,他们在宽带这一块的机会可能比一些依赖牌照和许可切入这一市场的企业更加具有优势。

    过去的很多服务的经验和用户的基础的话,都可以做这一些事,我们也可以注意到,像搜狐在宽带方面会有非常大的动作,而且对宽带的重视甚至超过了对无线业务的重视。我们希望中国的互联网门户,经历了从90年代中期到现在的发展,能够从窄带上有进一步的扩展。

  博客是新浪、网易、搜狐这样的顺序,新闻也是这样的,财经、社区是这样的排序。大概是这样的情况。在这一个方面,有一些值得跟大家探讨的地方,因为web2.0是05年很多人关注的一个现象,我们绝大多数小组的人认为和传统互联网发展不是一个相互替代的关系,并不一定会领导产业的未来,但是他是一种服务的方式,是网站和网站信息交换的方式,是用户参与的方式,是用户更加贴近你的方式。或者说是,甚至你给他的要求了服务,然后提供给他,形成了他的需求,就是他所需要的。

    门户网站不一定要做博客,但是门户或者说是传统的ICP考虑信息服务的方式,怎么样更加贴近用户。web2.0处在一个漂浮的状态,并不像大家所想象的一样,是多元化的,甚至比非博客用户群更加漂浮一些了。我们有一个调查,中国第一次web2.0的发展现状的趋势的一个调查,今天我就不发布了。关于2005-2006年度一些简单问题我就不展开了。我的报告随后会进一步的跟大家来分享,尤其是我们会形成一个尖端的东西来提供,这是我们协会应该做的工作,但是完整版本的报告不是免费的。

  关于2005-2006年度中国互联网产业的调查及报告的内容给大家汇报到这儿。感谢大家的关注,今年是第一年做,希望大家多提意见,督促、鼓励让我们做得更好。我们需要督促,也需要鼓励,大家给我们多一些掌声。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